最近想法很多……在中国搞技术只能混碗饭吃?
byecar
byecar Lv.10
2006年04月20日 22:35:59
来自于行业脉动
只看楼主

感觉在中国搞技术只能混碗饭吃,没有太大希望    1、中国的文化传统决定的   在中国,技术以及技术人员缺乏社会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就被斥为“奇技淫巧”,工匠(技术人员)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下; 而欧洲从几个世纪以前就非常重视科技了,各国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很多科学家拥有爵位,地位非常高。    2、中国是个官本位的社会   这导致了“唯官正确”的怪象,很多事情,当官的并不懂,但是他发表几句狗p不通的指示,人人都点头称是。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这种事情屡见不鲜,领导的话不管对错,都跟圣旨一样,没人敢去怀疑和辩驳,其实也不是大家都傻到不明是非,而是辩驳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感觉在中国搞技术只能混碗饭吃,没有太大希望  
  1、中国的文化传统决定的
   在中国,技术以及技术人员缺乏社会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就被斥为“奇技淫巧”,工匠(技术人员)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下; 而欧洲从几个世纪以前就非常重视科技了,各国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很多科学家拥有爵位,地位非常高。  
  2、中国是个官本位的社会
   这导致了“唯官正确”的怪象,很多事情,当官的并不懂,但是他发表几句狗p不通的指示,人人都点头称是。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这种事情屡见不鲜,领导的话不管对错,都跟圣旨一样,没人敢去怀疑和辩驳,其实也不是大家都傻到不明是非,而是辩驳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但是如果某个技术人员发表一番见解,则会遭来诸多诘难,原因不是你说错了,而是因为你没权力,人家不怕你,每个人都敢辩驳你,不管他的观点多么荒谬。
   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试问还有多少人有兴趣继续搞技术。  
  3、中国几乎有无限的劳力供应
   在几大生产力要素中:土地、资本、劳力(在中国还要加上权力),资本最值钱(在中国也许是权力),而劳力最不值钱,原因在于中国几乎拥有无限的劳力供应,供大于求,价格当然下跌(也包括劳力的地位);而资本是最紧缺的,供不应求,当然价格上涨(也包括资本家的地位)。
   当然有人会说高端技术人才并不多,甚至极度紧缺,这点我承认,但是我们当中(来此论坛的)有几个是紧缺的高端技术人才呢?99.99%的不都是普通技术人员嘛。  
  4、缺乏支持技术创新的体制,缺乏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没有上述二者,请问还有多少技术人员有无穷的热忱投身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  
  5、企业宁可去买技术,也不愿投入资金进行研发
   君不见上汽南汽抢着收购罗孚汽车,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研发部门和飞利浦彩电研发部门,我们的政策是市场换技术,而不是加大研发投入自己搞技术。  
  6、企业内的“政治”让技术人员心灰意冷
   大部分热衷于技术的人员在“政治”上都相当低能,这也不是他们笨,而是“一心不能二用”,满脑袋都琢磨的是技术,怎么可能天天去琢磨人,但是,企业里混得好的都是成天琢磨人的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搞技术的都想自己去创业,没办法,实在受不了这种环境。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足够的资金,仅靠几个人的小作坊很难成功
李兴龙机电科技
2006年04月26日 12:20:54
12楼

看来你门领导惨了。
回复
byecar
2006年04月26日 12:56:58
13楼
一个业务水平很牛但是不听话的的下属和一个业务水平一般但是很听话很尊重领导的下属。

作为领导你要谁?
回复
sunhan327
2006年04月26日 14:29:23
14楼

我都要。
回复
lub
2006年04月28日 11:21:15
15楼
楼主说的是中国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就说明美国的硅谷等等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了!
回复
hjs3721
2006年04月28日 11:27:20
16楼
现在中小企业的问题是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在我们这行来说就是找不到工程来做的问题,现在拉工程大都靠关系了。
回复
ws550998758
2006年04月28日 11:33:15
17楼
说得太好了!
回复
lanye_kdn
2006年04月28日 11:54:52
18楼
名词解释:什么是技术?技巧?技能?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回复
kongfzhi@co163
2006年04月28日 12:00:49
19楼
相信随着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大,技术人员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况且我们也能够看到,对于普通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不会轻易下岗,因为它一旦下了岗,就很不好再找个这样的工作,除非它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而技术人员很多时候还是可以一走了之的,如果他实在呆不下去了的话,因为市场上技术人员还是不愁吃不到饭的,努力吧,专业精通的同时,也要知道经济和股票,人事和社会,这样才会混得更好
回复
lanye_kdn
2006年04月28日 12:11:41
20楼
转变观念,扪声发财啊!
回复
luoxm
2006年04月28日 12:28:42
21楼
[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2]可以做技术,切不可沉湎于技术。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技术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工程师!


[3]不要去做技术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师的迂腐之言。8051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示波器!技术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和工程师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


[6]抓住时机向技术管理或市场销售方面的转变!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开发,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或销售,前途会更大,以前搞技术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搞管理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搞销售可以培养自己的市场概念和思维,同时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庞大的人脉!应该说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里弱点和性格缺陷!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这些工程师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必须改变!很难吗?只在床上想一想当然不可能,去帮朋友守一个月地摊,包准有效果,去实践,而不要只想!不克服这些缺点,一切不可能,甚至连项目经理都当不好--尽管你可能技术不错!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及早为自己配置一个工作环境,装备电脑,示波器(可以买个二手的),仿真器,编程器等,业余可以接点活,一方面接触市场,培养市场感觉,同时也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准备自己的产品,咱搞技术的没有钱,只有技术,技术的代表不是学历和证书,而是产品,拿出象样的产品,就可技术转让或与人合作搞企业!先把东西准备好,等待机会,否则,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投资人怎么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搞个个人主页是个好注意!!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机会...


[10]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