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置疑新的节能设计标准中不让用电采暖!
huanglaowei
2006年03月31日 14:26:04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现在规委的网站上,正在征求关于北京市节能65%设计标准的意见:http://www.bjghw.gov.cn/ghzt/list.asp?id=5525&column_id=230&column_layer=020009010010100230&title_name=关于征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里面有一条强制性条文:6.1.5除无集中热源、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外,不得采用普通电散热器或家用电锅炉等直接电热式供暖设备:

现在规委的网站上,正在征求关于北京市节能65%设计标准的意见:

http://www.bjghw.gov.cn/ghzt/list.asp?id=5525&column_id=230&column_layer=020009010010100230&title_name=关于征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里面有一条强制性条文:

6.1.5除无集中热源、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外,不得采用普通电散热器或家用电锅炉等直接电热式供暖设备:
1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的住宅小区;
2 无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住宅;
3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昼间用电高峰时段启用的住宅。


我认为这一条很武断,考虑不周。而且规委动辄就将不成熟的东西拿到媒体上去,媒体一通吵作。好像电采暖就罪大恶极的。

从能量消耗上看,一般人们会以为电采暖是浪费高品质的能源,那么我们来算算:

国家发改委多次说明,我国发1度电用280g标煤,算上输送损失10%(可以了吧!),合用1度电需要310g标煤;
按照标准计算,节能50%的建筑冬季平米电耗61.8度电,合19.23公斤标煤
节能65%的建筑冬季平米电耗43.5度电,合13.53公斤标煤
而且还是整个冬季不实施人为调节、恒定温度的情况下计算的。who有问题吗?

按照去年管委报告和本标准条文说明,当前北京集中供热平米用能25.3kg标煤。新建的建筑也好不了哪去。

谁在浪费能量?
电采暖是败家子吗?

从经济上算,我就懒的说了,刚才已经算出了电耗,不用峰谷电价都不比燃气采暖贵。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集中供热浪费,还有建筑保温质量不合格,喊了200多年也没用,不去挖掘主要原因,而去否定电采暖,失望之余,我们不如去支持电采暖!

建议这个条文改得缓和点,不作为强条,同意我意见的DX请上规委的网回意见吧!
免费打赏
ashura_1978
2006年03月31日 18:41:35
12楼
顶了,支持LZ.
回复
f_jg2003
2006年03月31日 19:35:00
13楼
从用能的观点,我觉得电用来采暖还是有些浪费.
从实际来看,因为供热公司的垄断,热费高的不合理,而且今年到冬季还要涨,适当有电、气、油采暖,形成竟争环境,应该对老百姓有利,其实最理想的就是实现多家供热公司自由竞争。
回复
bowen713
2006年03月31日 23:53:04
14楼
直接电采暖是建筑供暖新的方式之一,是一种节约型的供暖方式, 就是因为电价贵,要想省点电费,可以使建房者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不能偷工减料, 这样提高建筑整体的保温标准。
回复
bowen713
2006年04月01日 00:16:58
15楼
发热电缆地面供暖系统是较理想的采暖方式, 有很多优点, 节能,费用比集中供热低, 国家应大力提倡, 我们国家又要进入一个新的电能相对富裕的时间段, 不出一年, 电厂又要到处压机组负荷, 冬天谷电时段电富裕了,存到哪里去, 只有住宅用做采暖是最合理的。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老百姓”们望长远想想吧!
回复
huanglaowei
2006年04月01日 12:04:44
16楼



赞成。用电来采暖,确实有点可惜,毕竟电可以干很多更高级的事情。

但是

一方面,冬季电富裕,夜间电富裕,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供暖需求的时间,而且我们可以稳定连续
有计划的用电,可以尽量用低谷电。这不是正好各取所需吗?

另一方面,供暖负荷是个变量,白天晚上初寒末寒变化波动着,燃煤锅炉最怕波动,启停炉子浪费很大,燃气炉子要好的多,可是集中供热的管网系统也反应不过来,也是怕变负荷的。而电则不然,真是按需求随时调整的。

举个夸张的例子:在北京,堵车太严重,近乎恐怖,此时,开电瓶车就很可能或者一定会比汽油车省能源。

所以,不能简单论,得看看对象的特点。

如果燃煤锅炉去稳定发电,我们综合利用好电,建筑采暖作为电热的平衡池子,可能更好哩。

回复
huanglaowei
2006年04月01日 12:09:08
17楼



这绝对可贵。

当前,垄断行业全在申请提价,如万恶的中石化,唯一不喊大概是电信,因为他们没有借口国际接轨他们比国际价格高。

如果电供暖还能存在,而且价格比集中供热低,集中供热价格就不敢离谱,那么可能我们老百姓还有活路。

如果电涨价呢,我判断低谷电还暂时不会涨价。国家政策啊,说不准,但是总得有所倾向吧。


回复
huanglaowei
2006年04月01日 12:11:12
18楼


不是太明白,集中供热也大多是火力发热,效率和污染难道比发电还好?还有这么多数千分散小锅炉房?

我曾经测过南城的一个燃气锅炉房,空气中氧气含量21%,锅炉烟气中居然剩下17%,多少热量排放到大气里啊!(燃烧好的应该是7%)
回复
huanglaowei
2006年04月02日 12:07:05
19楼
今天上网改改帖子,看见重复的就删掉,没想到就丢了。

补充一下:

1、关于蓄热问题

蓄热固然是好,但是不能够过于夸大,特别是当前能耗高的主要问题不是内部发热问题,是建筑保温和系统控制问题。

特别是,我国建筑不同于欧洲,我们是重质建筑,热惰性比欧洲大很多很多,生活经验中也能够体会,自然对流辐射的采暖方式下,室温变化是极其缓慢的。如同车子的自重大,急加速减速都不易。

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个特点,晚上电采暖高1-2度,白天就能够实现很少用电,更何况电热地面辐射供暖的35-50mm厚的水泥层,不更是一个巨大的蓄热体吗?

我们是不是可以管所有电采暖系统都称做蓄热性系统?


蓄热有作用,但不是值得大大夸大,非它不可。对于保温差的非节能建筑,特别是文物建筑,蓄热方式作就非常明显了。例如颐和园管理局,建筑分散且无法敷设管线,蓄热电暖气就是首选。还有老城里的平房。

我和张锡虎张工在会上曾经为电采暖辩解,一些老先生们大大的不以为然。我也很气,我们可以讨论、可以计算、可以找实例验证,不要凭经验凭感觉就加以否决嘛。

昨天的帖子冲动,有点以暴制暴的情绪,是不对的,但愿我们大家都够理性,还学术以学术。
回复
huanglaowei
2006年04月02日 12:16:49
20楼
2、借贵地召集并发出通知

请各个电采暖企业互相通知、紧急行动,收集你们的工程实例,在本月中旬汇总我处,我们将提交规委和编制组,并发行一期免费赠阅的刊物,用来将来对怀疑者、设计院和开发商说明问题。让大家看看,不是某一家这么说,而是很多事实做证,可以自己去考察。

要求材料里有工程名称、地址、楼书简介、建筑外形照片、内部照片、采暖系统形式、产品简介、

特别是:冬季耗电量、要用户和物业的签名,越多越好,不怕多。

还有,节电窍门、维修服务内容之类。

不要广告,不要打击别人,不要排名先后,要集体行为,为自己为大家争取权益。

还要收集各地支持电采暖的电力部门的证明和政策。


我是在干公益性的实情,不要拿商业行为来烦我!

尽快。
回复
dfsfhe
2006年04月03日 10:31:15
21楼
严重同意!标准不是窗帘,随便拉上很快又能拉开。从电网运行角度考虑很可能很快就又要推电采暖了,与其投巨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不如把冬季富裕的电量给老百姓采暖。
另一方面,拉动我国用电需求的不是电采暖,而是用电量大的特殊工业行业、大型公建和建筑夏季空调负荷。因此,我们建筑部门若想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作贡献,应当从大型公建的节能设计做起,对于居住建筑应当抓减少夏季空调使用需求做起,暖通行业应当从解决大量存量住宅采暖能量浪费做起。
如果单纯论能源效率一点不及其余又会引起新的部门间不平衡和技术不合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