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辖区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拥有6700多万人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之一。按照《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徐州等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极端低温为22.6度,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多于90天。 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及南京等苏南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5~30℃,极端高温为40.7度,夏季需要降温,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0~10℃,日平均气温小于5℃的天数接近90天,如南京为83天,南通为71天,武进为83天。江苏地区冬夏两季没有供暖或空调措施的建筑室内热环境比较恶劣。
江苏省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辖区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拥有6700多万人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之一。按照《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徐州等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极端低温为22.6度,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多于90天。
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及南京等苏南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5~30℃,极端高温为40.7度,夏季需要降温,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0~10℃,日平均气温小于5℃的天数接近90天,如南京为83天,南通为71天,武进为83天。江苏地区冬夏两季没有供暖或空调措施的建筑室内热环境比较恶劣。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办公环境和居住环境成为可能。江苏近年来兴建的公共建筑大都设有空调设施,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城镇住宅空调普及率超过95%,一些高档住宅还设置了集中空调或采暖设施。采暖空调的普及使得采暖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例超过了50%。
近几年,江苏省市建设发展迅猛,每年开发建设的建筑面积近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占80%左右,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占20%左右。建筑总量的高速增加,提高了建筑能耗总量及其在社会能耗总量中的比例(已达30%左右),建筑节能工作的压力很大。江苏地区的气候特点、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不同,江苏的建筑江苏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应该不同于严寒或寒冷地区的北方,也不同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南方。
北方的建筑节能主要考虑采暖与保温,南方的建筑节能主要考虑供冷与隔热,江苏地区既要考虑供冷与隔热,又要考虑采暖与保温,力求取得全年综合节能效益。江苏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一般性民用建筑均存在夏季冷负荷与冬季热负荷。以南京为例,室外空气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时间有2500小时左右,4个月份的平均气温不超过10℃,需要供暖的时间长达3~4个月,可以考虑100天左右的供热期。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影剧院等,由于人员、设备、照明等发热量较大,冬季供暖时间较短,个别场所冬季还需要供冷。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共有近3500小时室外气温超过20℃,超过4个月的时间室外平均气温高于20℃。
江苏一般民用建筑有4个多月需要供冷(可考虑120供冷期),人员密集场所供冷时间更长,达6个月左右;对于住宅建筑,冬季空调设计的负荷约为夏季设计计算冷负荷的70~90%;办公建筑冬季空调设计计算热负荷约为夏季设计计算冷负荷的50-75%左右;商场等人员与照明负荷较大的场所,冬季设计计算热负荷约为夏季设计计算冷负荷的25~30%。
2楼
时间:2011-02-13 10:12来源:泵能网点击:167次
目前我国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的应用发展迅速,但由于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一些规程规范的不尽完善,使得地源热泵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泵能网提醒地源热泵行业必须对这些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是我国大部分地源热泵工程的审批、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后期的监测与管理的整套程序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政府设立审批部门,如北京、沈阳等。尤其是工程后期的管理与监测工作,尚无统一部门管理,造成地源热泵工程运行后的时间里,不了解地源热泵系统是否节能与经济。只有当整个系统完全停止工作时,才知道出了问题,这样导致人们对地源热泵技术的担心和疑虑,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其次是浅层地热能地质基础研究工作比较滞后。浅层地热能在我国起步并不晚,但现在发展滞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浅层地热能缺乏详尽的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国外发展依靠的是地质先行,而在我国,则是一些地质以外的行业(主要是热泵机组厂商)作为推动力量,有一部分人以为只要有了先进的热泵技术就可以进行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事实上,浅层地热能发展的好坏,取决于对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当前,我国即将迎来一个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高潮,需要有大量能够研究浅层地热能结构和换热效果的专业队伍,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才能更合理地根据供暖面积来决定工程的施工方案。
另外,我国的地源热泵工程规模普遍比国外的大,国外大部分都集中在1万平方米以下,我国十几万平方米的工程很多,而且建设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现在20~30万平方米的工程很多城市都有。工程越大对地下环境的要求越高,尤其是大量地埋管换热器集中在一个地块,在城市里不但没有充足的地下空间,而且对地下环境的影响也很大。有些工程把成百上千的地埋管换热器集中布置在一块地方,长期运行后,在中间部位的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大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甚至导致系统的瘫痪。
针对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出现的一些问题,泵能网向专家请教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对策: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水平。地源热泵系统是地质环境、热泵系统、自动控制和暖通空调系统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需要加强暖通空调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的密切配合,做到每一部分都要与整体相协调,才能使整个系统达到经济、节能与环保。
重视开发利用资源前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开展水源热泵适用区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工作。重点评估因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而造成新的地面沉降、水质污染和热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减少环境隐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聚集“地源热泵技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监测与数字模拟和系统控制”等多专业的技术力量联合开展这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地质勘查评价为基础,查清资源情况。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必须重视开发利用前期的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点开展热泵相关土壤参数调查。
研究浅层地热能资源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热泵适用区划分,估算热泵适宜区浅层地热能资源量;制订切合实际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将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纳入近期或远期规划建设中;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建立地温场长期监测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必须坚持节约高效原则,加强浅层岩土热物性测试的研究;开展不同换热方式地下传热模型的模拟试验;地埋管换热器提高效率的设计优化;高性能回填材料的研究等相关技术研发工作,使采用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功效更高。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