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负载以感性负载居多,如:变压器,要想让变压器正常工作得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所以就产生无功电流,产生无功电流就导致供电线路电流增加(可以理解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之和),从而增大供电线路损耗同时还增大线路电压降,因为计量表计一般都装设在用户端(受电端)故这部分损耗由供电局(供电端)承担,为了减少这样的损失,计量考核所以安装无功电度表(目的是罚钱),把这个损失转接到用户身上,用户为了减少无功(实际不可能减少),就采用安装容性负载去中和感性负载,也就是当感性电路放电,容性电路充电,反之,与之相反,就在配电室安装无功补偿器(都是自动切换,没见过手动的),尽量在供电线路上减少无功(指配电室与供电局部分),在用户与配电室之间其实无功损耗并没有减少(损耗依旧,这也是总表亏电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减小无功电流与有功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增大余弦值,余弦值也就是功率因素,当功率因素为1时,夹角为0,感性电流与容性电流正好互补,从而达到目的。
一般负载以感性负载居多,如:变压器,要想让变压器正常工作得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所以就产生无功电流,产生无功电流就导致
供电线路电流增加(可以理解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之和),从而增大供电线路损耗同时还增大线路电压降,因为计量表计一般都装设在用户端(受电端)故这部分损耗由供电局(供电端)承担,为了减少这样的损失,计量考核所以安装无功电度表(目的是罚钱),把这个损失转接到用户身上,用户为了减少无功(实际不可能减少),就采用安装容性负载去中和感性负载,也就是当感性电路放电,容性电路充电,反之,与之相反,就在配电室安装无功补偿器(都是自动切换,没见过手动的),尽量在供电线路上减少无功(指配电室与供电局部分),在用户与配电室之间其实无功损耗并没有减少(损耗依旧,这也是总表亏电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减小无功电流与有功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增大余弦值,余弦值也就是功率因素,当功率因素为1时,夹角为0,感性电流与容性电流正好互补,从而达到目的。
本人学识浅薄,不知对不对,哪里不妥主请指教,谢谢
有几个疑问:1、与一电厂工程师讨论无功时,他说发电机是吸收无功的设备,至今一片茫然,请赐教
2、假如补偿过补会怎么样?
3、本人利用两相电焊机(高无功设备)研究过窃电问题,专门做过实验,也就是使三相有功电度表倒转(即三相电缺一相,电焊机接另两相),在电焊机空载时,电表就会倒转,负载时就正转,请讲一下具体原理
32楼
27#的理解有偏差,并不是“当功率因数为1的时候或接近于1时,电动机就不转了或转的慢了”。功率因数为1的时候是最佳状态。也就是做相同的功用的最小的电流。其实您可以控制功率因数在1,但相信只是理论上可以。(因为哪样很容易过补偿,也就是过补偿总电也是增大的。)哪就是白忙活啦,补来补去起不到作用,还要向电网反送无功。向电网反送无功这方面的影响就请高人分析一下啦:lol
回复
33楼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发无功运行,发电机建立无功是为了维持系统电压稳定,同时发电机也可以从系统中吸收无功以降低电网电压。维持系统稳定。
回复
34楼
回复
35楼
学习了!收益匪浅!感谢9#楼的回答。但是,9#在叙述中有点瑕疵
“5.5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5.5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应该说“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5.5千瓦的机械能对外输出!”
回复
36楼
说得很透彻,学习拉。
回复
37楼
为什么商业用电不考核功率因数?
回复
38楼
谢谢 学习:time: :time:
回复
39楼
第三点在现实中经常存在,应该是和电磁感应有关
回复
40楼
并非都不考核功率因数。
当单独有变压器,且功率大于100KVA或安装容量大时也要考核功率因数的。
回复
41楼
首先第一个问题,发电机是吸收无功的设备,我想重新简单说下,如果让我给出判断结果的话,我只能算是半对,因为发电机因为根据自身工况及外网需要,主要有几种有无功输出状态,即正常时,输出有无功,失磁变为电动机运行时,不发有功,吸收无功,作为调相机时,发出无功,不发有功,当然这只是主要的几种状态
第二个问题,过补偿是指无功功率相位超前么,一般从发电机正常输出有无功时,功率因数一般都按设计控制在0.85-0.95滞后之间,要是表现为超前的话,应该是变为调相机运行了,如果到线路段无缘故的增加无功的话,同样的会出问题,线路过电压,引起设备线路过热,继电保护动作,损失也会很大的。再者功率因数理论上可以达到1,但是实际上你要知道那不可能实现,线路只有有功而没有无功,那样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都不可能运行的
第三个问题我想应该和焊机这个特殊负荷有关系,因为你说了是高无功设备,自电源侧取2跟380进入线,出线相应电源接焊机,因为接通电源情况下,可能是因为线性功率发生变化,导致电度表正常磁场发生偏转,最终使表盘发生倒转,而焊接时,因为焊机二次侧相当于短路状态,电度表磁场又恢复原状态,使之发生正常的损耗计费,这个也是我猜测的,还请大家看看正确与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