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其它部分
xmznt
xmznt Lv.12
2006年03月09日 15:07:05
只看楼主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除本身网络系统设计外,尚有其它部分设计,它们都是工程设计的组成都分。主要包括电源设计、防护设计和光缆传输系统设计等,下面分别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除本身网络系统设计外,尚有其它部分设计,它们都是工程设计的组成都分。主要包括电源设计、防护设计和光缆传输系统设计等,下面分别介绍。
免费打赏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46:27
12楼
防护设计
——防护设计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缆线及布线部件的选用和接地系统设计两部分。
——(1)各种缆线和布线部件(包括配线设备)的选用
——在防护设计中选用缆线和设备是关键。
——①了解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调查周围环境条件,必要时需进行测试(如干扰场强等),以取得翔实可靠的依据。
——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防护标准要求,结合目前用户信息需要和今后发展等因素,对各种缆线和设备的性能特点进行对比,选用非屏蔽系统或屏蔽系统。当综合布线系统周围的环境干扰场强很高、采用屏蔽系统也无法满足规定要求时,应采用光缆系统。
——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的缆线和设备选型,必须按照本讲座曾介绍过的选型原则和技术要求来进行。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47:09
13楼
(2)接地系统设计
——①屏蔽保护接地
当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内部或周围环境对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电磁干扰时,除必须采用具有屏蔽性能的缆线和设备外,还应有良好的屏蔽保护接地系统,以抑制外界的电磁干扰,保证通信传输质量。在屏蔽保护接地系统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具有屏蔽性能的建筑群主于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电缆(包括公用通信网等各种引入电缆)在进入房屋建筑后,应在电缆屏蔽层上(即接地点)焊好直径为5 mm的多股铜芯线,连接到临近入口处的接地线装置上,要求焊接牢靠稳固。接地线装置的位置距离电缆入口处不应大于15 m(入口处是指电缆从管道的引出处),同时应尽量使电缆屏蔽层接地点接近入口处为好。
——b.综合布线系统所有缆线均采用了具有屏蔽性能的结构,且利用其屏蔽层组成整体系统性接地网时,在设计中耍明确规定,施工中对各段缆线的屏蔽层都必须保持360°良好的连续性相互连接,并应注意导线相对位置不变。此外,应根据线路情况,在一定段落设有良好的接地措施,并要求屏蔽层接地线(即电缆接地线的接地点)应尽量邻近接地线装置,一般不应超过6m。
——c.综合布线系统为屏蔽系统时,其配线设备端也应接地,用户终端设备处的接地视具体情况来定。两端的接地应尽量连接在同一接地体(即单点接地)。若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下应大于1V(有效值)。这是采用屏蔽系统的整体综合性要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重要的特定作用,不容忽视。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47:44
14楼
通信引出端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连接到楼层配线架上。工作站的外壳接地应单独布线连接到接地体装置。在一个办公室内可以将邻近的几个工作站组合在一起,采用同一根接地导线。为了保证接地系统正常工作,接地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导线。
——d.由于采用屏蔽系统的工程建设投资较高,为了节约投资而采用非屏蔽缆线,或虽于用屏蔽缆线,但因屏蔽层的连续性和接地系统得不到保证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每年非屏蔽缆线的路由附近敷设直径为4mm的铜线作为接地干线,其作用与电缆屏蔽层完全相同。并要求像电缆屏蔽层一样采取接地措施。
——在需要屏蔽缆线的场合,如采用非屏蔽缆线穿放在钢管或金属槽道(或桥架)内敷设时,要求各段钢管或金属槽道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其两端有良好的接地。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48:09
15楼
e.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干线交接间应有电气保护和接地。其要求是:
——干线交接间中的主干电缆如为屏蔽结构,且有线对分歧到楼层时,除应按要求将电缆屏蔽层连接外,还应作好接地。接地线应采用直径为4mm的铜线;一端在主干电缆屏蔽层焊接,另一端则连接到楼层的接地端。这些接地端包括建筑的钢结构、主属管道或专供该楼层用的接地体装置等。
——干线交接间中主干电缆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邻近垂直的接地导体(如高层建筑中的钢结构),并尽可能位于建筑物内部的中心部位。如果房屋的顶层是平顶,其中心部位的附近遭受雷击的概率最小,因此,该部位雷电的电流最小。且由于主于电缆与垂直接地导体之间的互感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电缆上产生的电动势。在设计中应避免把主于线路设在邻近建筑的外墙处,尤其是墙角,因为这些地方遭受雷击的概率最大,对通信线路是极不安全的。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49:14
16楼
②安全保护接地和防雷保护接地
——a.当通信线路处在下述的任何一种情况时,就认为该线路处于危险环境内,根据规定应对其采取过压、过流保护措施。
——雷击引起的危险影响;
——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源线路碰地;
——地电位上升到250V以上面引起的电源故障;
——交流50Hz感应电压超过250V。
——b.当通信线路能满足和具有下述任何一个条件时,可认为通信线路基本不会遭受雷击,其危险性可以忽略不计。
——该地区每年发生的雷暴日不大于5天,其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100Ω•m。
——建筑物之间的通信线路采用直埋电缆,其长度小于42m,电缆的屏蔽层连续不断,电缆两端均采取了接地措施。
——通信电缆全程完全处于已有良好接地的高层建筑,或其它高耸构筑物所提供的类似保护伞的范围内(有些智能化小区具有这样的特点),且电缆有良好的接地系统。
——c.综合布线系统中采取过压保护措施的元器件。目前有气体放电管保护器或固态保护器两种。宜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固态保护器因价格较高,所以不常采用。
——d.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会遇到各种电压,有时过压保护器因故而动作。例如220V电力线可能不足以使过压保护器放电。却有可能产生大电流进入设备,因此,必须同时采用过电流保护。为了便于维护检修,建议采用能自复的过流保护器。此外,还可选用熔断丝保护器,因其便于维护管理和日常使用,价格也较适宜。
—e.当智能化建筑避雷接地采用外引式泄流引下线入地时,通信系统接地应与建筑避雷接地分开设置,并保持规定的间距。这时综合布线系统应采取单独设置接地体的方法,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如建筑避雷接地利用建筑物结构的钢筋作为泄流引下线,且与其基础和建筑物四周的接地体连成整个避雷接地装置时,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通信接地无法与它分开,或因场地受到限制不能保持规定的安全间距,因此,应采取互相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如在同一楼层有避雷带及均压网(高于30m的高层建筑每层都设置)时。应将它们互相连通,使整幢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组成一个笼式的均压整体,这就是联合接地方式。其主要优点是:
——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楼内各点电位的分布比较均匀,工作人员和所有设备的安全将得到较好的保障。
——较容易采取比较小的接地电阻值。
——节省金属材料,占地少,不会发生矛盾。
——f.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为了减少危险,要求总接线排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以限制接地装置上的高电位值出现。如果智能化建筑中有些设备对此有更高的要求,或建筑物附近有强大的电磁场干扰,要求接地电阻更小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中最小规定值作为设计依据。
——g.智能化建筑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有源设备的正极和外壳、主于电缆的屏蔽层及其连通线均应接地,并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49:33
17楼
防火安全保护
——智能化建筑中的防火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是上升通道的防火措施,其中主要有缆线的选用和有关环境的保护,在设计中应注意:
——(1)智能化建筑中的易燃区域或上升房(或电缆竖井)内,综合布线系统所有的电缆或光缆都要采用阻燃护套。如果这些缆线是穿放在不可燃的管道内,或在每个楼层均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火措施(如用防火堵料或防火板村堵封严密)时,可以不设阻燃护套。
——(2)在上升房或易燃区域中,所有敷设的电缆或光缆宜选用防火、防毒的产品。这样万一发生火灾,因电缆或光缆具有防火、低烟、阻燃或非燃等性能,不会或很少散发有害气体,对于救火人员和疏散人流都有较好作用。目前,采用的有低烟无卤阻燃型(LSHF-FR)、低烟无卤型(LSOH)、低烟非燃型(LSNC)、低烟阻燃型(LSLC)等多种产品。此外,配套的接续设备也应采用阻燃型的材料和结构。如果电缆和光缆穿放在钢管等非燃烧的管材中,且不是主要段落时,可考虑采用普通外护层。在重要布线段落且是主干缆线时,考虑到火灾发生后钢管受到烧烤,管材内部形成高温空间会使缆线护层发生变化或损伤,也应选用带有防火、阻燃护层的电缆或光缆,以保证通信线路安全。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49:50
18楼
光缆传输系统设计
——光缆传输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衰减低。频带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它除了在智能化建筑中使用外.更适用于在工程建设规模和建筑分布范围较大的智能化小区使用。用光缆传输系统组成高性能的通信网络,并与公用通信网相连,使得综合布线系统对内和对外的信息传输均能顺畅井可保证质量。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50:23
19楼
光缆传输系统的选用
为满足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化小区对话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信息的综合传输要求,并处于以下情况时,宜采用光缆传输系统。
——(1)智能化小区范围很大,建筑群体间需用长距离的通信线路传输。
——(2)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内需耍话音、数据、视频及其它信息系统组成多功能、高速率的通信传输网络。
——(3)通信线路需与其它网络(如电力系统网络)一起敷设,要求有抗电磁干扰能力。
——(4)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周围干扰场强很高,平用屏蔽缆线结构的综合布线系统也无法满足各项标准规定。
——(5)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射干扰波指标超过规定,为防止传输信息向外辐射,不直采用电缆传输系统。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50:41
20楼
光缆程式的选用
——综合布线系统中采用光缆传输系统时,对光缆程式的选用应根据网络结构和传输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有以下规定:
——(1)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内短距离传输的计算机局域网络,一般采用多模光纤光缆。
——(2)在公用通信网中,由于都是长距离传输系统,光缆均采用单模光纤。当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公用通信网的一部分时,为了在网络连接时简便,采用的光缆应互相适应、性能匹配,因此,光缆传输系统也应采用单模光纤光缆。
——(3)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光缆光纤直径和模式有以下3种,它们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合。
——①50Km/125μm(光纤直径/包层直径)缓变型多模光纤。
——②62.5μm/125μm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纤;
——③8.3μm/125μm突变型单模光纤。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较为常用的是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纤,其它两种光纤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用。
回复
xmznt
2006年03月09日 15:50:55
21楼
光缆传输网络结构
——光缆传输网络结构目前有点对点、星型和环型3种较为常用,尤其是星型局域网。网络拓朴结构的设计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功能、设备配置、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都有关系。在设计中必须认真比较后选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