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工业循环水控制中的问题?!!
sanmao9639
sanmao9639 Lv.2
2006年02月20日 09:46:55
来自于纯水系统
只看楼主

1、现在总磷控制仪逐渐在循环水控制中的道应用,但是总是存在滞后的问题,该如何解决?2、很多循环水采用常排常补,这样是否合理?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3、是否可以仅仅只用电导率的数据来控制排污及不水?4、排污参数主要有哪些?怎样控制?排污量是多少?以上问题希望XDJM能给与解答,同时希望有提出更多的问题,一起探讨!

1、现在总磷控制仪逐渐在循环水控制中的道应用,但是总是存在滞后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2、很多循环水采用常排常补,这样是否合理?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3、是否可以仅仅只用电导率的数据来控制排污及不水?
4、排污参数主要有哪些?怎样控制?排污量是多少?

以上问题希望XDJM能给与解答,同时希望有提出更多的问题,一起探讨!
免费打赏
kede-1
2006年02月20日 10:02:44
2楼
循环水中的主要水质指标应该是浓缩倍数,所仅以电导率来衡量,应该是不全面的。
回复
sanmao9639
2006年02月20日 10:07:37
3楼
是否可以在补水和循环水回水管各测一个电导率,从而计算出浓缩倍数,达到控制排污的目的?
回复
ggyy_1981
2006年03月03日 20:10:32
4楼
有高手能指教吗?我也想知道啊
回复
lwyhz123
2006年03月03日 22:01:18
5楼
边排边补能够保持水质相对比较稳定,比排一阵补一阵我认为要好
回复
lsa
2006年03月03日 22:26:24
6楼
我也在期待中
回复
actwang
2006年03月05日 23:26:25
7楼
别看循环水流程简单,但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是要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结垢、腐蚀&微生物。排污无非也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导率的变化与浓缩倍数的变化不是一回事。当各种处理措施(如加药等)到位时,通常通过排污来控制浓缩倍数(COC)在一定的范围内。
回复
sanmao9639
2006年03月14日 13:09:35
8楼
楼上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如何用排污来控制浓缩倍数,排污量的多少是否只能通过经验控制?以什么作为标准。
回复
fasjang
2006年03月14日 21:16:29
9楼
1、现在总磷控制仪逐渐在循环水控制中的道应用,但是总是存在滞后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2、很多循环水采用常排常补,这样是否合理?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3、是否可以仅仅只用电导率的数据来控制排污及不水?
4、排污参数主要有哪些?怎样控制?排污量是多少?

1、期待中……
2、采用常排常补,是不合理的,这与节水、高浓缩倍数运行发展趋势相悖,但有其存在的道理。就我所遇到的系统,普遍采用定时排污或者通过控制某型水质指标浓度的高低来排污。
3、当然不行了,但是大多数系统都只通过电导率(大部分)和少数水质指标来控制,因为方便、而且可以实现在线监控,。
4、各项水质指标、药剂浓度等都是排污需要考虑的参数,在很多的参考书和资料上都有水处理前辈们关于如何控制水质稳定、经验公式、调试经验、前沿探讨等专著或者论文。
(排污是循环水处理的一项法宝阿,汗!!!)
回复
mirvama
2006年03月14日 22:49:35
10楼
长知识 ,期待更新
回复
dsxt
2006年03月14日 22:49:55
11楼
1、现在总磷控制仪逐渐在循环水控制中的道应用,但是总是存在滞后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2、很多循环水采用常排常补,这样是否合理?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3、是否可以仅仅只用电导率的数据来控制排污及不水?
4、排污参数主要有哪些?怎样控制?排污量是多少?


1.现在循环水总磷控制好像不多吧,我不知道楼主控制它有什么目的。从控制系统腐蚀的角度考虑,很多循环水处理公司会在系统中投加有机磷酸盐和聚磷酸盐,起到保护碳钢管件、减缓腐蚀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总磷会从零点几到十几个PPM。在线总磷控制仪没用过,所以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滞后问题,如果条件允许,就增加实验室分析总磷的次数,进行对比校正。
2.不合理,不能精确控制系统水质,排多了浪费水、浪费水处理药,如不能及时补充药机会引起系统腐蚀加速;排少了系统硬度上升,容易结构。
3.现在多数循环水处理公司针对开式冷却塔系统的排污是只采用电导率的数据来控制的,因为这样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来实现排污、加药的自动控制。补水其实是不用控制的,因为冷却塔系统是通过浮球阀自动补水的(如果是闭式系统就是通过膨胀水箱实现自动补水,保持系统内的水压在一定范围内恒定),只要排水速度比补水速度慢就可以了。
4.其实在正式运行中排污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防止系统水的浓缩倍数过高,引起系统结垢,具体要看使用的水处理药机性能和是否调节系统的pH,可以通过计算L.S.I指数或R.S.I指数确定。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系统水的水质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