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利是中国水利发展方向吗?
正午焰阳
正午焰阳 Lv.10
2006年02月04日 23:42:11
只看楼主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发世人的普遍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确实不容乐观,“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判断依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符合中国的实际。引起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水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水利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修建各种水利工程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修建各种水利工程,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根据工程的大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发世人的普遍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确实不容乐观,“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正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判断依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符合中国的实际。引起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水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水利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修建各种水利工程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修建各种水利工程,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根据工程的大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利工程的兴建影响河流的自净能力。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对河流的自净能力产生影响;第二,对河道产生影响,由于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坝的兴建,改变了河道输沙的动力,抬高或者降低河道的高程,同时水文特征发生改变;第三,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工程的兴建,对局部湿度、降水、气温等气候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第四,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多层次,大坝的建设,切断了河流的通道,对洄游生物等生物多样性影响是明显的,这正是目前反对兴建大坝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水资源利用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过度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地表水过度的开发使用会引起生态环境问题是多样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断流,从而引发的系列问题。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的断流不仅影响了生态和经济发展,而且曾在国内外曾产生巨大的反响。目前,河流断流一直威胁着北方河流。据统计2000年河流断流数为60条,断流河流的总长度占断流河流总长度的35.%。

  地下水的过度利用,也引发了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统计,全国累计超采地下水1531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地区超采严重,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面积占海河区平原面积的91%。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地面沉降、裂缝、塌陷、海水入侵以及植被的大面积的死亡。全国沉降面积6万平方公里,天津地面最大累积沉降达3140毫米;全国已经发生塌陷2500处,裂缝6000条,其中30%由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海水入侵,目前有1500平方公里, 一些地区因超采地下水植被死亡,特别是一些沙漠地区更加明显。

  (3)污水排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水污染严重,无论是地表水、地下水还是海水,质量都不容乐观。全国61.9%河段地表水质在Ⅳ类以上,特别是海河达到78.5%;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污染造成的缺水城市和地区日益增多;全国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其中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特别是渤海湾、江苏近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海域。形成污染的因素很多,污水排放是重要因素,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吨,不同程度地污染了江河湖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

  (4)水资源开发引发的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湿地与水资源关系密切相关,湿地具有净化水质、提供稳定的水源、消洪滞洪等多种生态功能。由于水利工程而引起的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隔断了河流与沼泽等湿地水体之间的天然联系;挖沟排水,又使湿地不断疏干,导致湿地水文变化,功能下降,甚至导致某些湿地消失。如黑龙江扎龙湿地因水资源开发产生了系列问题。
免费打赏
正午焰阳
2006年02月04日 23:42:59
2楼
绿色水利是中国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述水利发展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的是水资源开发时产生的,有的是水资源利用时产生的,有的是水资源利用后废弃过程中产生的。要解决水利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问题,提高水资源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能力,唯一的途径是走绿色水利之路,绿色水利是中国水利发展的方向。

  绿色是近几十年来经常提到的名词,其内涵并非纯指颜色中的绿色,它有深刻的环保内涵,尽管绿色的内涵尚没有权威的解释,但其基本内容如“环保的、与环境协调和谐的、人类适应环境的、安全的”为大多数人认可。目前,绿色一词已贯穿于社会各个层面,并且深受人民的爱戴,如绿色食品、绿色投资、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贸易、绿色产业等,冠盖“绿色” 名词帽子的各种行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绿色水利并不只是在水利前面加戴上“绿色”的帽子,它具有新的深刻的内涵。所谓的绿色水利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且节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

  水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是环境资源,它是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环境属性的综合体。绿色水利要兼顾这三种属性。在此基础上,绿色水利还包含四个基本的思想。

  (1)环境思想

  水利发展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时代发展之要求,也是水利发展过程中水利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实事求是的说,我们过去的水利发展是关注环境保护的,如每项水利工程都做了环境影响评价书,这种工作对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发展水利与环境保护面临着新的矛盾,近年来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争论持续升温就体现了这种矛盾的尖锐程度。保护环境是发展水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水利发展包含浓厚的环境思想,是绿色水利的重要特征之一,符合科学发展观对水利的内在要求。

  (2)生命周期性的思想

  从水资源利用过程来看,水资源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即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废弃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每个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水利建设过程中,过多关注的是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水资源的利用和废弃过程中水界关注不足。绿色水利将这三方面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地体现了水利生命周期的思想,对水利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思想

  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是构成绿色水利的重要思想之一。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与保护环境是相辅相成的。节水高效是利用尽可能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一个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社会,同非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社会相比,一定是对环境破坏小的社会。事实上,我国水利对环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方式。如上游大水漫灌或者无节制的浪费水资源,导致下游无水可用,引发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等。如果不将节水高效利用纳入绿色水利的范畴,绿色水利则难以实现。

  (4)绿色+水利+文化的思想

  我国水利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内涵极其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随着水利与生态环境关系矛盾的激化,绿色、水利与文化的有机结合,绿色水利文化也渐渐成熟,不断渗透到水利的各个领域,在不知不觉中滋润哺育水利及其相关领域的人。绿色水利文化形成对绿色水利的建设和积极的发展将起到无形的但是很稳固的支撑作用。

  将这些思想深入贯彻到水利工作的实际,必将对中国水利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总之,绿色水利是一种新的理念,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水利中的具体体现,是科学的水利发展观,它是中国水利发展的方向。
回复
mushengyuan
2006年02月05日 10:52:45
3楼
该是发展方向,但有待发展!
回复
fengshu20030908
2006年02月05日 11:04:45
4楼
绿色水利一定是发展方向
回复
gxqzlyx
2006年02月05日 12:21:18
5楼
应该说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回复
zuo-ang
2006年02月05日 23:43:21
6楼
绿色水利一定是发展方向,绿色水利一定是发展方向!!!
回复
xiaoduoduo
2006年02月09日 13:40:04
7楼
还有艺术水利啊
回复
sunmx484
2006年02月09日 22:13:17
8楼
说了这么多,好象除了第一条和我们做水电的有关系外,别的就没有关系啦
回复
tianhai1
2006年02月10日 22:55:31
9楼
水利向绿色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污染环境就等于毁灭我们自己。
回复
hhexk
2006年02月11日 22:20:15
10楼
绿色水利是中国水利发展方向吗?一定要加上“绿色”二字吗?实质问题能解决吗?这和当今“水利一号”前几年所提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还有所谓的“环境水利”、“数字水利”、“人文水利”到底有何本质区别?我还可加上“循环”二字,就叫“循环水利”!岂不和“循环经济”联系上了吗!
回复
nimo2
2006年02月14日 22:35:14
11楼
现在都在讲绿色
关于水利的绿色还是一个比较长远的想法...
目前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