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梁陈方案的原文
jtllee
jtllee Lv.7
2006年01月19日 12:05:16
只看楼主

谁有当年梁思成关于北京规划的梁陈方案啊,全称是《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原文 谢谢了

谁有当年梁思成关于北京规划的梁陈方案啊,全称是《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原文 谢谢了
zimoer
2008年03月14日 22:12:03
12楼
 1943年,陈占祥在利物浦大学城市设计系读研究生时,系主任贺尔福曾告诉他,都市计划的实施有赖于都市计划的立法和区划条例。因此,在1944年底,当他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而进人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时,便随英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大伦敦规划的主持人阿伯康培爵士读博士生,研究都市计划的立法,并深人了解了英国为战后重建而制定的市区规划,研究了“大伦敦规划”,进而把都市计划不仅看做是局限在某一个城市内的规划,而且应符合城市周围地区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实行全面规划,也就是进人城市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新阶段,即国际上通称的大都市圈规划。作为阿伯康培的助手,陈占祥完成了英国南部三个城市的区域规划。由于成绩突出,他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的会员。第二次世界大故结束后,1945年,在伦敦召开世界民主青年代表大会,29岁的陈占祥以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当选为大会的副主席。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邀聘陈占祥回国主持北平城市规划工作,陈占祥毅然放弃博士生学业,立即奔向祖国的怀抱。导师阿伯康培教授隆重欢送他的学生,并对未来的北平规划寄以厚望。由于内战开始,使陈占祥北上的计划无法实现。南京政府内政部任命他为管造司简派正工程师,同时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讲都市规划学。这期同,他主持完成了在明故宫遗址上规划的国民政府行政中心方案。而后,陈占祥又借调到上海市建设局任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图组代组长。同时,他与陆谦受、王大闳、郑观萱、黄作燊等著名建筑师成立了五联建筑与计划研究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陈占祥看到了祖国的光明前途。他应梁思成的邀请,于当年10月赴京,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企划处处长,同时兼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讲都市规划学。1950年2月,他和梁思成一起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联名写成《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主张保护北京几百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物古迹,在西郊三里河另辟行政中心,疏散旧城密集的人口,保留传统的古城格局和风貌。新方案既可保护历史名城,又可与首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建设相衔接。1951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征集和讨论过程中,他和梁思成一起竭力主张采用中国传统的"碑"的作法,坚持以"碑"为主体的设计方案,终于以此为基础而得到了实施。1953年,完成的一条300米长的沿街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中,他努力实践梁思成关于探索"民族形式"的主张。

  1954年,陈占祥调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任副总建筑师。1957年,陈占祥被错划为"右派",在以后长达22年的漫长岁月中,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仍然相信党和人民,无论在艰苦的下放劳动中或者在"摘帽"后分配他搞技术情报研究的工作中,他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从1962年起,他翻译了现代建筑大师赖特、密斯、柯布西埃和格罗庇乌斯等的大量著作、言论、文章和作品,介绍、翻译了许多国外先进的规划理论和实例,也翻译了不少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专利,给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内部资料。北京首都体育馆室内人工冰球场的地面做法,是陈占祥亲自到中国科学院情报所专利馆查阅文献找到的。这套先进的技术,使体育馆的比赛场地既可以充水冻冰赛冰球,又可以化冰撤水恢复木地板赛篮球。他是建筑师中第一位到专利馆查阅资料的读者,在浩瀚的专利资料中,从极为特殊的英文文体中寻找有用的先进技术。

  1979年12月,陈占祥被调到国家城建总局城市规划研究所(现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担任总规划师,退休后仍担任顾问总规划师,并还担任《城市规划》(英文版)主编。80年代以来,他两次出席在菲律宾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年会,并被选为会议副主席;出席国际建筑师协会于加拿大召开的年会;还访问了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经验。1988年,他应邀赴美国讲学,进一步向美国各界和大学师生介绍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并吸取国外的有益经验。

  陈占祥治学严谨,作风踏实,善于把一生所学与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相结合,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重视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建设

  1949年9月,梁思成在致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的信里曾提到:陈占祥先生在英国随名师研究都市计划学,这在中国是极少有的"。陈占祥是我国系统地学习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早期的专家,他对西方城市规划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践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国内不少从事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员,对国外城市规划发展的情况不太熟悉,对于许多新的专业名词不得要领,甚至张冠李戴,盲目应用。针对这种情况,陈占祥认为要特别重视对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的研究,搞清基本概念,加强理论建设。为此,他作了极大的努力。在他主编《城市规划》(英文版)的工作中,他不惜功夫,总是逐字逐句地为作者修改译稿;1984年,中国建筑学会召开生土建筑国际会议,他负责审阅论文的译稿,会前,他整整花了半年的时间,为会议重译了30余篇论文,除了文字上的修饰之外,更主要的是澄清许多基本理论概念上的误解和混乱。
回复
zimoer
2008年03月14日 22:12:16
13楼
强调城市规划的区域概念

  陈占祥认为,世界上城市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产业革命的城市,也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而是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地区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大都市圈区域规划的新概念和新理论。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得到了国际城市规划界的普遍共识。1947年,陈占祥任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图组代组长时,提出开发浦东新区的建议;1950年,和梁思成共同提出在北京复兴门外建设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区的计划,都是从大都市圈的观点出发,疏散人口,保护古城,避免旧城的超负荷运行,使城市得到健康和有效的发展。

  陈占祥强调城市规划中的区域观点,认为不可就城市论城市,因为现代社会中城市总是与它周围的地域和邻近的城市、乡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客观现实。规划师要尊重客观,把握客观,在客观的基础上加以主观安排,才能做出切实可行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在对许多城市的规划方案进行评议、审核、指导或咨询中,陈占祥始终以区域规划的理论作为指导。如对深圳特区规划,他认为从地理角度分析,深圳是大香港都市圈的重要部分。1997年,香港归还祖国后,必将有更大发展、更加繁荣;如果只凭目前香港本身的弹丸之地,其进一步的繁荣是很难实现的。又如对杭州市的规划,他主张把杭州市的旅游业伸展到整个钱塘江流域,以充实杭州及其附近的旅游资源。他同国内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周干峙、任震英、郑孝燮等一致明确杭州市的性质是历史文化名城,不宜过多地安排工业建设,要从杭州所处的地区范围着眼,东起宁波,西起千岛湖,再到黄山,沿钱塘江开发成优美的旅游系统,使沿线城镇都得到发展经济的实惠。该地区按这些构想开发后,开始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回复
zimoer
2008年03月14日 22:12:34
14楼
 倡导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

  陈占祥认为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不但应当而且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资本主义是私有制,虽然有种种城市法规的控制,但仍然解决不了城市的盲目发展、城市的混乱、无秩序、建筑物?quot;各行其尊"等一系列的弊病。而这些问题在公有制的社会里就能够得到较好控制和解决。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应该发挥制度的优势,创造出更多更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环境。

  早在英国攻读都市计划学硕士时,陈占祥设计的利物浦市中国城方案,既与利物浦市的规划和环境相协凋,又具有中国民族的风格。三进院落的空间布局,局部位置的堆石成山,充分吸取了中国传统的手法。从设计的指导思想上体现了规划和建筑的统一。1953年,陈占祥完成了北京月坛南街沿街的办公楼和宿舍的规划设计,体现了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的优越性。在建筑造型上既吸取了西洋古典建筑的手法又融合了中国建筑的许多细部,更突出了建筑群的节奏感,使整个设计给人以清新、向上和生机勃勃的感受。当地居民自豪地称之?quot;社会路"。

  规划与设计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城市风貌和空间环境上,而且还体现在开发城市土地的使用价值上。陈占祥一贯主张城市开发的目的在于开发土地的使用价值。这在1957年曾是受到"批判"的谬论,而今天却成了规划,设计工作者的共识。他认为开发土地的使用价值,首先要有可行的城市规划,随后要有恰当的建筑设计,于是一个新的职业:建筑师.规划师(Architect/Planner)将应运而生。他们出于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城市内亟待开发的土地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以充分发挥土地使用的潜力,创造出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效益。

(陈骅声、陈衍庆)
本文引自《中国工程技术专家传略》

[作品目录]
主要论著:

1、 陈占祥,中国古代都市计划理论的探讨,利物浦大学刊物都市计划评论(TOWN PLANNING REVIEW,1945 AUTUMN,UNIVERSITY OF LIVERPOOL PRESS)1945(秋季刊)。
2、 陈占祥,中国建筑理论,建筑理论(ARCHITECTURAL REVIEW),1947。
3、 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思成文集》(四),1986。
4、 陈占祥译,预制混凝土墙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