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文大事记
wnb
wnb Lv.11
2006年01月18日 20:29:11
只看楼主

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一)秦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河流众多的文明古国。在有文字记载的五千余年历史中,有关开发河流水利、抗御洪旱灾害的斗争,史不绝书。按照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看,这些记载表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每一次取得开发河流水利的成功或抗御洪旱灾害的胜利,都莫不与正确掌握与运用水文知识有关。如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知道了“水性就下”的道理,而采取疏导措施取得了成功。李冰也“识察水脉”,修都江堰工程,立三石人水尺,建成中国最早为工程控制运用服务的水位观测站。《管子》中的河流分类、《诗经》及《书经》中的丰富水文信息、《吕氏春秋》及《黄帝内经》中的水循环论述等,为中国先秦时期的水文瑰宝。秦汉时代的测雨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中国测雨器的发明比西欧要早三百余年。随着全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和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为防洪、航运、灌溉应用的“水则”、“水志”普遍设立,增长了对河流水文规律的认识。汉代张戎对泥沙运动的精辟论述、王充对潮汐生成的正确解释以及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它们都是中国水文科技史上璀璨的篇章。

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

(一)秦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

一、古老文明时期(1840年以前)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河流众多的文明古国。在有文字记载的五千余年历史中,有关开发河流水利、抗御洪旱灾害的斗争,史不绝书。按照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看,这些记载表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每一次取得开发河流水利的成功或抗御洪旱灾害的胜利,都莫不与正确掌握与运用水文知识有关。如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知道了“水性就下”的道理,而采取疏导措施取得了成功。李冰也“识察水脉”,修都江堰工程,立三石人水尺,建成中国最早为工程控制运用服务的水位观测站。《管子》中的河流分类、《诗经》及《书经》中的丰富水文信息、《吕氏春秋》及《黄帝内经》中的水循环论述等,为中国先秦时期的水文瑰宝。秦汉时代的测雨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中国测雨器的发明比西欧要早三百余年。随着全国人口的日益增多和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为防洪、航运、灌溉应用的“水则”、“水志”普遍设立,增长了对河流水文规律的认识。汉代张戎对泥沙运动的精辟论述、王充对潮汐生成的正确解释以及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它们都是中国水文科技史上璀璨的篇章。

(一)秦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

史前时期(公元前22世纪以前)

(1-1) 史前的水文考古

距今约六千年前,半坡人定居在今陕西西安城东6公里处的半坡村。该处为河流二级阶地,下距河流较近,饮水方便,又有一定高度,不易被一般洪水所淹没,周围地形平坦,土地湿润肥沃,易于耕作,出入方便。证明半坡人选择居住地时,对旱涝枯洪水变化的认识已十分清楚。另据考古发掘,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在公元前35世纪~前30世纪时已有人工水井;浙江湖州市邱城遗址下层,有公元前27世纪的九条排水沟和两条宽1.5~2米的大型引水渠。说明这些地区的居民当时已知道引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传说时代(公元前21世纪前)

(1-2) 中国最早的一次洪水记载

据《水经注》卷十五·洛水载:“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这是传说的中国最早的一次暴雨洪水记载。

免费打赏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1:00
22楼
(1-137) 确定黄河水位测报标准

据《续行水金鉴》载:“淮、黄二渎,每年伏秋水涨,其大小总以老坝口水志为准。则应酌定乾隆七年(1742年)最大水志连底水一丈四尺七寸为准,每年水势较比尚差若干,令河臣明白奏报,以便验度水之大小。”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1-138) 吴江长桥补立横道水则碑

吴江县长桥垂虹亭两侧立有左右水则碑,1964年太湖水文调查时发现有碑仍立于旧址,而左碑在明清之际已遭损毁,清乾隆十二年重新仿建,改名“横道水则碑”补立于亭之左侧。碑石高1.87米,宽0.88米,厚O.18米。碑面划分七则,则距0.25米,碑文为:“一则,水在此高低田俱无恙;二则,水在此极低田淹;三则,水在此稍低田淹;四则,水在此下中田淹;五则,水在此上中田淹;六则,水在此稍高田淹;七则,水在此极高田俱淹。”此后,该碑又倾倒河中,1964年太湖水文调查时捞起重立。1967年,长桥坝塌后拆除,碑石下落不明。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1-139) 始定洪泽湖控制运用水位

经议定洪泽湖仁、义、礼、智、信五坝的启闭一律以高家堰水志八尺五寸平水为度。俟仁、义、礼三坝过水二尺五寸,始开信坝,次及智坝。以后有所变更。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1-140) 淮河开始报汛

据《续行水金鉴》载,乾隆二十二年六月,乾隆帝提出:淮河应建立报汛制度,按照黄河用塘马报汛的办法,正阳关“为淮水上下关键”,“大汛时,着白钟山(时任江南河道总督)酌委妥员在彼探报”。七月,河南抚院覆称:于信阳州属之长台关河口、罗山县之周家渡口、息县之大埠口、乌龙集、固始县之往流集、三河尖等处“各照式设立水志,令地保乡约轮日看管,令州判巡检,每月派役巡查,如遇水发,则由各县挨次填单飞报下游,正阳关通判逐程转报江南河院察核”。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1-141) 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

据文献记载:8月16-20日,伊、洛、沁河及干流区间均发生连续大暴雨。雨区范围较广,除三花区间外,还包括汾河、漳卫河和洪汝河流域。由于伊洛河、沁河和干流区间洪水同时遭遇,在花园口断面形成近400年来的最大洪水,造成黄河下游的严重灾害。这场洪水的特点是干支流洪水同时遭遇,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据调查粗略估计,花园口洪峰流量达32000立方米每秒,5天洪量85亿立方米,12天洪量120亿立方米,均超过了1958年和1982年。

(1-142) 淮、海、汉江大水

据《清史稿,河渠志》载:“乾隆二十六年七月,沁、黄并涨,武涉、荣泽、阳武、祥符、兰阳同时决十五口,中牟之杨桥决数百丈,大溜直趋贾鲁河”。另据《清史稿·灾异志》载:同年“五月,潜江、洛阳等七州县大水;六月南宫河水溢;云梦河水涨,高涌丈余,田宅尽淹,死者无算;峡江大水溢,江陵、娄县、固安、永清、宁河、文安、望都、容城、庐龙大水;乐陵、金乡、鱼台、宁阳、汶上、寿张大水;八月,东昌卫河决”。该年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均有水灾。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1-143) 沅江大水

据《清乾隆奏摺》载:“五月十八、十九等日,辰沅山水骤下,武陵城外长堤正当其冲以致堤口溃漫,该县城乡房屋多有坍塌,人口亦有淹毙。武陵、桃源……等县被灾较重,抚恤一月。沅陵、泸溪二县情形也重,应须抚恤及借给籽种。……”在沅水五强溪坝址上游58~91公里范围内,发现有该年洪痕石刻7处。经调查计算,沅水沅陵最大流量为38700立方米每秒,五强溪为41700立方米每秒。为沅水干流自1766年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其重现期为140年左右。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1-144) 再定洪泽湖控制运用水位

据《清史稿·河渠志四》载:乾隆四十年,“江南旱,高、宝皆歉收。总督高晋、河督吴嗣爵、萨载合疏言:‘嗣后洪湖水势,应以高堰志桩为准,各闸坝涵洞相机启放,总使运河存水五尺以济槽,余水尽归下河以资灌溉。’从之。”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1:36
23楼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1-145) 乾隆帝命阿弥达探黄河源

为青龙冈堵口事,乾隆帝命门侍卫阿弥达(阿桂之子)“恭祭河源”。四月上旬阿弥达到达河源地区,后在上乾隆帝的奏疏中称:“查看鄂敦他拉共有三溪流出,自北面及中间流出者水皆绿色,从西南流出者水系黄色……至噶达素齐老地方,乃通藏之大路,西面一山,山间有泉流出,其色黄,询之蒙、番等,其水名阿勒坦郭勒,此即河源也。”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1-146) 乾隆帝提出自堤顶量水位法

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六月奏报黄河水情:“徐城水志长水三尺四寸,连前涨至八尺六寸,……溜势涌急。”乾隆帝考虑河床冲淤的影响,对所奏水情产生疑问,因而提出:“向来量水,惟从河底至水面为准,今思应另从堤顶量至水面为量法,方得为实。……着传渝李奉翰亲身前往探查,由堤顶至水面详细测丈。”七月,李奉翰奏报:“徐城志桩现水一丈一尺四寸,堤顶高出水面七尺三寸,是依圣谕另一量法,从堤顶至河底一丈八尺七寸,较前河底刷深四尺七寸,水势畅行也。”上述史料表明:1.当时水志记录,无统一高程基准,河床又冲淤不定,故不同年份水情难以对比分析,以石堤顶作为固定点,向下量至水面测水情,是一改进;2当时徐城是黄河下游入海的咽喉,其水志读数是启闭各减水坝的依据,朝廷至为关注。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

(1-147) 长江中下游及山东大早

据《清史稿·灾异志》载:乾隆五十年“二月江夏武昌旱;济南、菏泽自春且夏不雨夏邹、临邑、东河、肥城、滕县、宁阳、日照、嘉善、桐乡、宣平、苏州、高淳、武进、甘泉皆大旱,河涸。秋,太平、观城、沂水、寿光、安邱、诸城、博兴、昌乐、黄县旱”。是年安徽、浙江、江苏、山东均大旱。另据《故宫档案资料》①记载:江苏、安徽等省州府所报降雨寸数累计,为按雨水渗入土壤深度计算(降雨寸数如3~5寸,以5寸计,微雨不累计)例如江苏北部各州县记载:

农 历 2-6 月

州 县 名
原记载降雨寸数
折算雨量毫米数*

阜宁 8.5 90.7
盐城 13.0 138.7
清河(今清江) 33.0 352.1
铜山 21.0 224.1
砀山 15.0 160.1
沛县 16.0 170.7
邳州(邳县) 24.0 256.1
宿迁 21.0 224.1
海州(连云港) 27.0 288.1
沭阳 25.0 266.8

*估算实际雨量以3:1折算。

①故宫档案资料还有:淮河、运河、黄河等水位奇枯、太湖干涸、洪泽湖消落,受旱时间二月至九月,一般旱期140天,长者达200天以上,“麦禾失收,饿死者枕籍,灾情深重”等记载。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2:18
24楼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1-148) 大渡可地震洪水

据四川《乐山县志》载:“五月初六日,川省地震,清溪县山崩,壅塞炉河(指大渡河),断流十日。五月十六日,水忽冲决,自峨眉界来,崇朝而至,涛头高数丈,如山行然,漂没居民以万计,郡城(指乐山城)丽正门崩入三百余丈长。北门关外武庙,土人刻甲子(1744年)水痕于屋壁,今更倍之,城南铁牛高丈许,亦随流而没,至湖北牢川始渐平。”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1-149) 长江上中游洪水

据《清史稿·灾异志》载: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宜昌大水,冲击民舍数十间,常山、庆元、南昌、新建、进贤、九江、临榆大水;六月,荆州万城堤决,城内水深丈余,官署民多倾圮,水经两日始退,漳河溢,枝江大水入城深丈余,漂没民居,罗田大水,城垣倾圮,人多溺死,江夏、汉阳、九卫、武昌、黄陂、襄阳、宜城、光化、应城、黄冈、蕲水、罗田、广济、黄梅、公安、石首、松滋、宜都大水;七月,江陵万城堤溃,潜江被水甚重,汉阳大水。”是年长江洪水期长,自五月至七月接连几次洪峰,据调查,宜昌河段最大洪峰流量达86000立方米每秒。长江支流漳河、清江、汉江、鄱阳湖水系都发生了洪水,而以湖北省被淹36县,受灾最重。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1-150) 永定河卢沟桥设专职报汛

据《续行水金鉴》载:乾隆五十六年四月,直隶总督梁肯堂奏称:“……风堤外委,则令移驻石景山汛卢沟桥,专司汛期内报水之事”。为永定河卢沟桥设专职报汛的最早记载。按永定河原名“浑河”,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四月,由康熙帝赐名为“永定河”。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1-151) 乾隆帝批评黄河督报汛不实

据《续行水金鉴》载: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二日,乾隆帝对河督李奉翰等所奏黄河万锦滩七月间几次涨水尺寸提出批评:“所奏未免张大其词。伏秋大汛。黄沁等河叠次涨水,其势固为旺盛,但骤来之水,旋涨旋消,迨第二次涨水,其初次所涨之水自己早经下注,断无积而久待之理。是统计涨水尺寸,虽有丈余,其实随涨随消,所存底水不过数尺。若如该河督等所奏,竞似河水有涨无消,积高至一丈四五尺,一齐下注,有是理乎?且似此建瓴高涨,则下游何以消纳?……嗣后该河督等奏报水势增涨情形,务当分晰声叙,将涨水若干,消落若干,二次又涨水若干,除初涨之水业经消落外,现存底水若干尺寸,据实奏闻,毋得仍前重叠牵算,过事张皇,致骇听闻也。”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1-152) 海河南系洪水

海河流域南部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7月18-22日)发生一场大暴雨,暴雨中心主要位于滹沱河和卫河流域。特别是滹沱河流域,从正定以上乃至太行山背风区的五台、代县、繁峙等县,均出现大暴雨,造成滹沱河干流近200年来的最大洪水。据调查估算,干流黄壁庄(集水面积23272平方公里)洪峰流量达20000-27500立方米每秒。由于降雨集中,各河同时暴涨,宣泄不及而发生漫溢或决口,使100个州县受灾,最严重的有30个州县。这场洪水,由于主要雨洪区范围偏南,所以除滹沱河及其下游地区外,受灾程度不很严重;至于漳卫南运河流域,则受黄河支流沁、丹河决口漫入卫河的影响,使大量客水加入,加重了卫河沿线灾情。

清嘉庆六年(1801年)

(1-153) 海滦河洪水

五月中旬至六月下旬,海河流域出现长时间连绵淫雨。六月初一至初七(7月11-17日),海河各水系(除漳卫河外)及滦河流域发生大雨或暴雨,历时7天左右,雨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山区。暴雨中心区位于永定河、大清河流域。该年特大洪水,主要由这场暴雨造成。六月,北运、永定、大清、子牙、南运等河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尤以永定河、大清河出现了历史上的特大洪水。据调查,永定河官厅(集水面积43402平方公里)洪峰流量达9400立方米每秒,大清河支流拒马河千河口(集水面积4740平方公里)洪峰流量18500立方米每秒。永定河干流、官厅山峡和上游桑干河为近500年来的第1、2位洪水,大清河南北支为100~200年一遇,潮白河也在l00年以上。海滦河流域共有170个州、县受灾,大都位于各河下游平原地区,尤以北部平原受灾最重。海河各水系洪水下泄,汇集天津,造成天津的特大洪灾。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

(1-154) 永定河上游开始报汛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2:46
25楼
据《续行水金鉴》载:嘉庆十三年六月十三日,“奉上谕……因思永定河发源于晋省浑源州,该处水势情形,设遇汛期加长,亦速行知会下游,预为防护。着该抚饬知浑源州,随时禀报。倘察看水势增长,即由六百里一面具报直隶总督,一面呈报军机处,勿稍迟滞。”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

(1-155) 微山湖因风消水

据《续行水金鉴》卷一百二十载:嘉庆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李亨特(时任东河总督)奏:“……十七日寅时,东北大风猛骤异常,湖(微山湖)水西颺,探量湖口闸志桩,陡落水二尺五寸。查该湖东风过大,则湖水西颺见消;西风过大,则湖水东颺见涨,系属常事。臣即驰赴韩庄查勘。迨臣行抵该处,风色平静,湖水渐涨。至十八日辰刻,探量湖口闸志桩,已颺回二尺三寸。计水卷上西南一带山坡滩洼,收干折耗,消去二寸。提取该厅(加河厅)历年湖水消涨底簿,并查档案,知嘉庆十四年(1809年)五月初十、十一等日亦有风颺消水之事。”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1-156) 徐松描述冰川融水

徐松在《西域水道记》中描述新疆木扎尔特冰川融水情况:“岭下洪流喷薄,厥声殷雷,色如米汁,谚曰白龙口”。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1-157) 卢沟桥设水志报汛

据《续行水金鉴》载:嘉庆二十四年,因防汛需要,在永定河卢沟桥设立水志观测水位,并向朝廷报汛。除观测水位外,也曾进行流量测验。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3:12
26楼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1-158) 清麟庆记述水尺制作的发展

清道光十六年,麟庆编著《河工器具图说》中记述:“志桩之制,刻划丈尺。所以测量河水之消长也。桩有大小之别。大者安设有工之处,约长三、四丈,校准尺寸,注明入土水丈尺;小者丈余,设于各堡门前,以备漫滩水抵堤根,兵夫查报尺寸。古人取诸身曰指尺,取诸物曰黍尺,隋时始用木尺志桩”。叙述了中国水尺制造的发展过程。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1-159) 林则徐奏报江汉大水

据《再续行水金鉴》载:道光十八年九月,湖广总督林则徐奏:“……今年水势盛涨之时,省城(指武昌)皇华馆志桩涨水至三丈四尺一寸,上游万城堤(即荆江大堤)杨林矶志桩(位于今沙市上游)亦涨至二丈六尺二寸,是江流已极浩瀚,而襄河(汉江)于七月初九至十一日,复陡涨二丈有零,几於措手不及。……”此前长江、汉江已有水志报汛。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1-160) 四川盆地洪水

七月二十九至八月初三日(8月25-29日),四川境内发生一场持续4-5天的大范围暴雨。暴雨区主要位于邛崃山以东,大巴山、龙门山以南,巫山以西,长江干流以北地区,包括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流域和岷江中下游地区,雨区范围约13.7万平方公里。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河流均发生了特大洪水。据估算,岷江平羌峡洪峰流量24900立方米每秒,为历史调查的最大洪水。嘉陵江北碚洪峰流量约为52100立方米每秒,超过1981年洪水,为1840年以来的第3位洪水。沱江、涪江、渠江支流的洪水均为1840年以来的第1~2位洪水。这场洪水受灾30余州县,遍及上述各江流域,沱江流域受灾尤重。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3:34
27楼
二、外来影响时期(1841~1948年)

(一) 清代后期(1841~1911年)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中国,从此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设海关、开商埠,疯狂掠夺中国资源。为了确保外国船只在中国沿海和内河航行安全,由其控制的海关在海港、河港码头设置水尺,观测潮水位和江河水位,并利用在华传教的特权,由教会私自设立测候所或观象台,以搜集雨量等气象情报。这些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全用外文记录,并掌握在外人手中。这是中国在水文气象领域受外来影响的开始。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向西方学习了先进的水利科学,开始在国内几座大学的土木、水利、地理等学系讲授水文学课程,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水文工作者,开始有了中国人自己设立的一批水文测站。在当时水文专业名词、术语尚无统一译名的初始阶段,水文观测资料仍用外文记录,甚至聘用外人为技术指导。随着水文资料的逐渐积累,国人又着手对一些主要江河的水文情势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并在国内的《水利》杂志上陆续发表论文,用分析计算的成果对一些水利工程规划(如《导淮工程计划》、《永定河治理计划》等)进行论证。由于水文测站相继增建、测验方法与仪器设备相继引进,“水文”之名开始在中国传开,在政府机构中开始正式设置水文管理单位,水文事业在中国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连年战乱不休,当政者又不关注水文建设这一基础工作的发展,以致中国的水文事业长期处于举步维艰、动荡薄弱的状态。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3:58
28楼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2-1) 北京开始连续观测降水量

俄国教会在北京进行连续降水量观测及其他气象观测。后由帝俄中央科学院继续进行至光绪九年(1883年)止。为中国最早开始引用西方技术作长期连续观测和记录降水量的测站。其后,入侵的外国势力,凭借其取得的在华传教和通航的特权,在中国沿海及内地相继由教堂、海关设立测候所观测降水量:如香港(1853年)、上海(1873年)、汉口(1880年)、福州(1880年)、温州(1883年)、北海(1885年)、九江(1885年)、烟台(1886年)、镇江(1886年)、台中(1891年)等地,均先后由外国人开始观测。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2-2) 黄河中游洪水

8月6~8日,黄河中游发生一场大暴雨,雨区主要处在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两侧支流特别是西侧支流,以及泾河支流马连河、洛河上游地区,暴雨中心在皇甫川、窟野河一带及泾河支流马连河、洛河上游地区。这次洪水是由西南东北向切变线型暴雨造成。经嗣后调查考证推算,黄河干流陕县站洪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其洪峰水位为1385年以来的最高值。洪水下泄至中牟县将原有溃决口门复又冲宽至360丈(约1000余米),大量洪水均由中牟口门向东南漫流,经贾鲁河入涡河、大沙河后夺淮归洪泽湖。豫、皖两省共有40余州县受灾。

(2-3) 麟魁论三门峡的控制作用

据《续行水金鉴》载: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麟魁(时任礼部尚书)奏称:“陕州万锦滩居二门山上游,每岁清明立志桩,霜降即撤。黄河水报必於此者,以下有三门阻扼,水去不能迅疾,极马之力可以行及水前。是全河咽喉不在万锦滩而在三门山。若三门山则固天之设险以蓄河势,无庸疏凿矣。”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4:29
29楼
清道光二十八年、二十九年(1848、1849年)

(2-4) 长江中下游连年大水

道光二十八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各省普遍多雨,江湖并涨,堤圩冲决甚多。湖北“枝江大水入城”、“江夏(今武昌)城内,水深丈许,舟泊小东门。”湖南江湘并涨,堤围亦多漫溃。江西赣江大水,8月江水自湖口西溢,鄱阳湖逆流而上,滨湖各县水灾惨重。安徽江淮并涨,圩堤漫决成灾。江苏江海暴溢,长江两岸水深数尺。道光二十九年,长江中下游鄂、湘、赣、皖、苏诸省继上岁之后,又连续发生大洪水。鄂省2-6月阴雨不断,江湖并涨。沿江各县及汉江均大水为灾,为数百年所末见。江浙太湖地区并沿江一带大水,江海潮溢。据历史资料记载:该年太湖流域为自明崇帧十三年(1640年)以来209年中的最大洪水。

清咸丰五年(1855年)

(2-5) 黄河决口改道

据《清史稿·河渠志》载:“咸丰五年六月,决兰阳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坝头乡以西),夺溜由长垣、东明至张秋穿运,注大清河入海,正河断流”。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黄河夺淮的历史。黄河北徒后,大运河南北断航,淮河亦不能回复故道,淮水从此主要由江苏三河经高邮湖流入长江。

清咸丰六年(1856年)

(2-6) 吉林中部洪水

8月,吉林中部、黑龙江拉林河水系和辽宁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水。据调查,松花江中上游和拉林河,为近百年来的最大洪水;辽河支流东辽河、清河和干流铁岭站,为历史洪水的第二至第五位。这场洪水灾害较重,如《吉林通志》载:“咸丰六年,吉林、伯都纳(扶余)、三姓(依兰)、阿勒楚喀(阿城)灾。分别缓蠲旗民谷仓丁银。”《永吉县志》载:“咸丰六年,六、七两月间淫雨,松花江水溢,温德亨河决口,水浸省城(吉林),北极、致和、德胜三门外尽成泽国,淹没田庐无算”。《开原县志》载:“咸丰六年夏大雨,河水泛涨,水深丈余,冲没田禾坏庐舍,人畜漂溺”。

清咸丰年间(1860年前后)

(2-7) 设置“罗星塔零点”

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在福州市马尾镇对岸长乐县营前设立海关,建立码头。在离码头台阶一米处的岩石斜坡处刻一标志,作为高程零点,称为“罗星塔零点”。后因该点经常浸水,甚至泥沙湮没,不便使用,乃在该零点附近较高岩石上另刻一标志,称为“罗星塔基点”,其高程为2.743米。此高程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为福建省水利、水文系统广泛应用。

清咸丰十年(1860年)

(2-8) 上海黄浦江设置水尺

1842年以后,英、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先后侵入上海。外国侵略者为了航行安全,除在黄浦江东岸一侧设置引导灯桩外,又于1860年在张华浜设立“吴淞信号站”,树立水尺和信号杆,悬挂水位标球。这是在长江水系内最早设置的观测水位(潮位)的近代水尺。

(2-9) 长江洪水

入夏以来,金沙江下游、三峡地区、清江及荆江一带,先后普降暴雨。金沙江洪水与三峡区间洪水遭遇,出峡后又与清江及荆州暴雨遭遇,遂形成流域性的特大洪灾。据《四川省近五百年洪旱涝史料》记载:“屏山,三月二十七日大雨雹,五月二十七日大水涨涌入城,二十八九日水更奇涨丈余”。“丰都,江水暴涨入城,塌城二百余丈”。“万县,六月大水入城,滨江市街,唯见屋瓦”。云阳、奉节、巫山、巴东、归州(今秭归)、宜昌及以下沿江城市均有水灾记载。据历史洪水调查,7月18日(夏历六月初一)宜昌洪峰流量达92500立方米每秒。枝城站洪峰流量110000立方米每秒。该次洪水冲开长江南岸藕池口,洪水泻入洞庭湖。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

(2-10) 长江沿线等各地港口海关设置水尺

2月3日,英国侵华海军舰队从上海溯江窜到武汉等长江沿线各地窥探。此后,各侵略国为其舰船航行安全,在其开设之海关所在港口设置水尺观读水位。计有:

港埠名称 水尺开始观读时间 港埠名称 水尺开始观读时间
上海(江海关) 1860年(黄浦江水尺) 沙市关 1899年1月
南通 1918年7月 宜昌关 1877年4月
镇江关 1881年1月 万县 1917年1月
南京(金陵关) 1912年1月 重庆关 1892年5月
芜湖关 1880年5月 苏州关 1900年
安庆关 1924年2月 长沙关 1910年1月
九江关 1885年4月 天津海关 1878年
武汉(江汉关) 1865年1月 广西龙州海关 1896年11月
岳州关 1904年1月 广东三水海关 1899年
监利 1934年1月 哈尔滨铁桥 1898年8月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5:06
30楼
清同治元年(1862年)

(2-11) 珠江三角洲台风暴期

4月,广东珠江三角洲出现台风暴潮,“省河捞尸八万余”。是广东出现台风暴潮史料记载中死人最多的一次。

清同治六年(1867年)

(2-12) 设立导淮测量局

据《续行水金鉴》载:同治六年六月,江督曾国藩奏请於清江(今江苏淮阴市)设立导淮测量局,同年十月得到批准执行。同月“江督扎淮扬道开设导淮局,先将修淮事宜详议章程呈核遵办。局中应用官绅禀候本部堂会同漕督部堂扎委。立局之初,以测量地势高下为先务。……”

(2-13) 汉江洪水

据略阳、留坝、南郑、石泉、商县、郧阳等州县志记载:“八月阴雨连绵”,“八月霖雨四十日”,雨区范围还包括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在八月十四至十八日期间(9月ll-15日)发生一次强度很大的暴雨。造成全流域性大洪水。经调查估算,安康洪峰流量为30000立方米每秒。位于暴雨中心区的堵河竹山河段洪峰流量为12500立方米每秒,为百年来的最大洪水。干流丹江口洪峰流量为45000立方米每秒,为自186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这场洪水造成汉江全流域大水灾。

清同治七年(1868年)

(2-14) 英人艾略斯考察黄河

本年,英国人艾略斯(Ney Elias)对黄河铜瓦厢决口后的新河道进行了考察,并于1871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公报第40卷发表了《1868年赴黄河新道旅行笔记》。

清同治九年(1870年)

(2-15) 长江上游洪水

7月,长江上游连续出现大雨和暴雨,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和重庆至宜昌段干流区间出现强度很大的暴雨,上游岷江、雅砻江,中游汉江、洞庭湖也出现大雨和暴雨。大雨区范围很广,致使长江上游发生一场特大洪水,中下游及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段出现了数百年来最高洪水位。经调查推算求得长江寸滩站洪峰流量100000立方米每秒,宜昌站为105000立方米每秒,嘉陵江北碚站为57300立方米每秒。从考证资料推断,这场洪水为自115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四川、湖北、湖南三省及江西、安徽沿江地区均遭受严重水灾。该次洪水冲开长江南岸松滋口。

回复
wnb
2006年01月18日 20:45:39
31楼
清光绪元年(1875年)

(2-16) 晋西洪水

7月17日,晋陕峡谷东侧、吕梁山以西的黄河支流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义牒河等流域发生一次暴雨,历时约l天。大雨笼罩了兴县、临县、方山、离石、柳林等5县。暴雨中心在湫水河、义牒河流域。雨区范围还波及到汾河上游,滹沱河部分支流及沿黄两岸部分地区。同日,上述黄河支流发生特大洪水,陡涨陡落,来势迅猛,为1875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据调查推算,湫水河林家坪站(集水面积1873平方公里)洪峰流量7700立方米每秒,三川河后大成站(集水面积4102平方公里)洪峰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均为1875年以来的最大值。

清光绪二年(1876年)

(2-17) 苏州立水则碑

光绪二年,江苏巡抚吴元炳令仿制吴江水则碑立于苏州胥门外河滨,以验河水消涨,而悉农情。此碑现收藏于苏州市碑刻博物馆内。

清光绪三年(1877年)

(2-18) 沿黄各省发生罕见旱灾

本年前后,沿黄河各省连续大旱,而以是年为尤甚。“河南有四、五季末收者,有二、三季末收者”,“报灾八十七厅、州、县”,“待赈饥民不下五六百万”,饿死者无数,状极凄惨。山西“比年不登,粮价日腾。”“被灾极重者八十余区,饥口入册者不下四、五百万,”“饿死者十五六,有尽村无遗者”。

清光绪四年(1878年)

(2-19) 黄河首用公制拔海高程

据《再续行水金鉴》(卷一百六)载:“是年测量壶口马王庙最高水位为四百六十五公尺零九,龙王庙最高水位为四百六十一公尺零一”。为黄河首次以“公制拔海计高”来测量最高水位。其后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九年(1893年)等年亦在同一地点作过最高水位测量。

清光绪八年(1882年)

(2-20) 皖、浙地区洪水

6、7月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杭嘉湖地区,发生一场历史上有名的“光绪壬午年大水”。这一地区于6月16-20日和7月8日出现两次成灾暴雨,范围涉及皖、浙、赣、鄂四省,主要在皖、浙两省。暴雨区范围广,横跨大江南北,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同时出现大暴雨。此种情况为历史上所少见。根据淠河、皖河、青弋江、饶河、信江及钱塘江等河流的洪水调查,洪峰流量均为近百年来的最大洪水。安徽省灾情较重,全省有60州县受灾,赈灾人口达22万余人。

(2-21) 印度潘底特率队测量黄河河源

英属印度政府派遣由潘底持(Pundit A.K)率领的测量队横越西藏,过黄河上游楚玛河,通过鄂陵湖西岸,越山以至黄河河源。1879-1882年测量成果刊于1885年英国《地理杂志》。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

(2-22) 珠江流域洪水

6月,珠江流域除云南少雨干旱外,贵州、广西、广东三省普遍降雨,两广雨势较大。根据清代故宫档案及有关地方志的记载,形成该场洪水的主要降雨时间在6月12-18日。暴雨中心区:一个位于湘江上游的全州、桂江上游灵川、桂林、兴安一带;另一个位于北江英德、清远、怀集一带。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同时发生大洪水。西江支流柳江、桂江、贺江以及北江支流潖江、滨江均发生近百年来未有的特大洪水。由于西江、北江同时陡涨,北江及珠江三角洲的灾情更为严重。广、肇二府属均遭水灾,广州市区城内水深一二尺,为数十年末见之水灾。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