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氟量多少对压缩机的以及整机系统的影响
pemrt
pemrt Lv.2
2010年09月15日 09:28:52
只看楼主

系统缺氟,在短期内,吸气温度升高,吸气压力降低,那么关于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会有怎样变化,有人说排气会过热,我不太理解,有没有哪位大侠有这方面理论验证多谢了

系统缺氟,在短期内,吸气温度升高,吸气压力降低,那么关于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会有怎样变化,有人说排气会过热,我不太理解,有没有哪位大侠有这方面理论验证多谢了
免费打赏
荣昌制冷
2010年09月16日 07:07:04
2楼
系统缺氟,吸气温度升高,吸气压力降低,由于压缩机的吸气(进口)温度高,排气温度当然也是高的,所以说排气会过热是对的。但排气压力会随吸气压力的降低而降低的。
回复
pemrt
2010年09月16日 20:30:22
3楼
但是排气的温度不会受到吸气低压的影响吗?也就是说压缩机在压缩低压高温的冷媒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回复
killzx99
2010年09月16日 21:50:21
4楼
问的好
是个不错的问题
欢迎参与讨论
氟少吸气温度高,首先压焓图上可以看出如果继续按等熵压缩到开始的冷凝压力下
所以1、 排气温度右移,温度升高
继续再讨论压缩机过热问题
过热增加后等熵压缩到该冷凝压力下,压缩机单位做功增加,且制冷剂过热蒸汽无法给压机冷却散热,所以可能压缩机温度升高
但又由于,氟量少质量流量小
所以虽然单位功增加,再乘以减小后的质量流量。实际功率未必上升
所以2、 压缩机是否过热取决于二者的具体大小

[ 本帖最后由 killzx99 于 2010-9-16 22:08 编辑 ]
回复
killzx99
2010年09月16日 22:07:09
5楼
继续讨论压力变化
由于氟量小后导致蒸发压力降低,单位制冷量减小,质量流量小。偏离了最佳工况
蒸发侧换热温差不变时蒸发侧总吸热量降低,不变的负荷与为与减小的制冷量达到新的平衡
势必蒸发换热器侧换热温差增加,即导致蒸发侧出风空气或出水水温升高,达到平衡。实际往往由于换热器设计温差为最佳
所以3 大多吸热量会减小
冷凝侧,由于吸热量不变或减小,压缩机耗功可能增加或减少。
所以4 冷凝侧负荷变化未知,冷凝压力变化不确定

但实际上多半是,氟缺导致制冷流量大大减小,蒸发侧吸热量大大降低,压缩机功耗由于质量流量减小占主要,所以功耗降低,这样二者只和即冷凝器负荷大大减小
在环温不变情况下,相当于冷凝器过大,导致温差减小即冷凝温度(压力)降低
反过来节流后干度增加,又减小了单位制冷量

实际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
就如同以上分析的过程那样即为原因

但根据经验更多的就像大伙说的那样氟少膨胀阀开到最大后质量流量减小扔占主要因素
往往结果是吸气过热度增加,排气温度升高,压缩机功耗减小,冷凝压力降低

[ 本帖最后由 killzx99 于 2010-9-16 22:13 编辑 ]
回复
pemrt
2010年09月17日 12:33:04
6楼
多谢了,其实这是一个有增有减得过程,从压焓图上看,压缩过程右移,但同时冷凝压力降低,所以从理论上讲,排气未必升高,但从实际经验来看,排气往往会升高,但我遇到一台机器,冷媒是R410a,排气报过热故障,在通常情况下,排气只有80℃左右,如果报故障,那么压机的温度达到了120℃左右,这让我有点迷惑,我觉得温度有增加但未必能达到这么高,而且当时的吸气温度也差不多27℃,压力0.4MPa,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可能是误报,我觉得从理论计算上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困难,不知道bz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帮我判断一下:handshake
回复
pemrt
2010年09月17日 12:38:50
7楼
bz说的节流后干度增加,制冷量减少,我不太理解,在缺氟的情况下,阀肯定是越开越大,到最后起不到节流的作用了,为什么说干度增加?
回复
killzx99
2010年09月18日 21:45:04
8楼
我提干度增加的假设是
蒸发压力降低,冷凝压力不变时
节流后制冷剂湿蒸汽液态所占比例减小即干度增加
回复
killzx99
2010年09月21日 20:13:04
9楼


从经验上来说的话,排气温度升高的原因很多,而由于氟量少导致升高的比例不大
实际往往是由于环温高,膨胀阀、过度节流、回油压机故障等原因导致排气温度高原因更多
建议你可从最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排查

[ 本帖最后由 killzx99 于 2010-9-21 20:18 编辑 ]
回复
adingkgb
2010年09月21日 23:21:34
10楼
一般的压缩式压缩机
在缺少工质的条件下运行,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在刚开始运行阶段,温度是低于正常工况的:因排气压力较低,质量流量较小,且压缩机本身的温度尚未升高,所以排气所带出的热量也少,排气管升温的幅度也小。
但在运行过一段时间以后,排气温度就会大大高于正常工况:因排气管阶段的制冷剂状态是蒸气,而不是气液共存状态,所以此时的温度并非和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而排气的热量中,一部分是从蒸发器吸收来的热量,另一部分是压缩机在运转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比如摩擦)。这部分热量也是通过排气来带出的。当工质缺少,虽然从蒸发器吸收得来的热量已经减少,但由于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大大减少,压缩机本身热量带出就比较困难。时间一长,必然导致压缩机温度升高,排气过热。
回复
adingkgb
2010年09月22日 00:06:26
11楼
冷凝压力(温度),压缩机压缩比,润滑油工作情况。。。。这些都是影响排气温度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系统,很多方面是在设计和生产时就基本确定的,除非故障发生,否则不会有太大变化(比如压缩机的压缩比,润滑工况,节流装置的设计流通能力)。但要注意,如果是冷凝温度提高所导致的排气温度提高,其排气过热度未必会明显提高。
从运行维护的经验来看,实际运行中,吸气过热度对排气过热度的影响是比较明显和直接的。

吸气温度并不能表示制冷剂在吸气点的状态,而吸气过热度就不同了。通过吸气过热度(饱和蒸发温度减去吸气温度),我们可以确定吸气状态点。 从压焓图上可知,如果过热度升高,那么吸气点右移。此时的制冷剂状态参数中的比容增加(密度减小),说的通俗点,就是进入压缩机的气体更加稀薄。虽然压缩机的体积循环量是基本不变的(每小时多少立方制冷剂),但由于吸入气体的密度下降,导致质量循环量的降低(每小时多少公斤制冷剂)。最后导致压缩机内的热量带不出来,整体温度和排气温度都会上升。

一般在实际的运行维护中,要确定机组的故障,采用以下办法:如果压缩机排气过热度高,而吸气过热度不高,(高低压差较小),就怀疑压缩机内部的吸排气效率是否有问题。
如果排气过热度过高,吸气过热度也很高。那无非是供液量不足(蒸发压力会降低),或热负荷太高(蒸发压力不会降低)。至于供液量不足的原因,其中一个可能就是制冷剂不足。
如果是制冷剂过多,那么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不会异常升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