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电视塔的动力特性及风振反应分析
我爱钱
我爱钱 Lv.8
2010年09月02日 15:26:10
只看楼主

论文简介: 建立了合肥塔的杆系和梁系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合肥塔的动力特性分析并比较了2种模型的差异。随后形成一维串联多自由度动力模型,模拟了合肥塔顺风向脉动风荷载,并进行风振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塔顶部鞭梢效应极为明显,高振型对合肥塔风振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附件名:2010921283412370505.rar 文件大小:270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论文简介:

建立了合肥塔的杆系和梁系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合肥塔的动力特性分析并比较了2种模型的差异。随后形成一维串联多自由度动力模型,模拟了合肥塔顺风向脉动风荷载,并进行风振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塔顶部鞭梢效应极为明显,高振型对合肥塔风振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附件名:2010921283412370505.rar

文件大小:270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免费打赏
myjping
2010年09月02日 20:41:18
2楼
模型,进行了合肥塔的动力特性分析并比较了2种模型的差异。
随后形成一维串联多自由度动力模型,模拟了合肥
回复
hitchenxi
2010年10月25日 13:28:05
3楼
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试验, 观察并研究了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纵向力与纵向应变(变形) 关系、试件横向变形、宏观变形特征、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 发现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在达到最大荷载前可出现明显的剪切变形, 最终发生剪切破坏的现象,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管混凝土破坏模式由常见的腰鼓形向剪切形转化的原因和内在变化机理。试件的基本参数为: 混凝土强度f cu = 4214~7019MPa ; 钢材屈服强度f y = 32513~39210MPa ; 含钢率α= 814 %~1816 %; 套箍系数ξ= 01568~11855。 下载:15次  推荐人:liuchao08tongji
回复
hitchenxi1981
2010年10月26日 11:12:00
4楼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 原国家建委批准颁布。 • 1978年, 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建委批准颁布。 • 1989年, GBJ 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设部批准颁布, 1990 年开始实施,并于1993年作局部修订 • 2001年,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于汶川地震 (2008.5.12) 后作了局部修订, 成为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版本) 。 • 2010年,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目前已完成报批手续。 下载:79次  推荐人:gamping
回复
hitchenxi
2010年10月27日 15:22:38
5楼
, TJ 11?7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 原国家建委批准颁布。 • 1978年, 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建委批准颁布。 • 1989年, GBJ 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设部批准颁布, 1990 年开始实施,并于1993年作局部修订 • 2001年,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于汶川地震 (2008.5.12) 后作了局部修订, 成为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版本) 。 • 2010年,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目前已完成报批手续。 下载:83次  推荐人:gamping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