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有多少是绿色的?
cs221100
cs221100 Lv.2
2010年08月05日 15:34:44
只看楼主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二战以来现代建筑发展的突飞猛进,建筑设计朝向全面机械化、设备化的模式发展,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征服地球引力,一次又一次地攀登新的高度,摩天大楼比比皆是。但由此也给地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了地球性规模的环境危机,令人心痛地糟蹋着地球资源。现在人类一年所消耗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是大自然孕育100万年才形成的。 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是超乎常人所能想象的。根据欧洲建筑师协会的估计,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消耗了地球能源的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二战以来现代建筑发展的突飞猛进,建筑设计朝向全面机械化、设备化的模式发展,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征服地球引力,一次又一次地攀登新的高度,摩天大楼比比皆是。但由此也给地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了地球性规模的环境危机,令人心痛地糟蹋着地球资源。现在人类一年所消耗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是大自然孕育 100 万年才形成的。

建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是超乎常人所能想象的。根据欧洲建筑师协会的估计,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消耗了地球能源的 50% 、水资源的 50% 、原材料的 40% 、农地损失的 80% ,同时产生了 50% 的空气污染, 42% 的温室气体、 50% 的水污染、 48% 的固体废弃物、 50% 的氟氯化合物等等,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正是说明建筑产业是造成地球环境危机的最大牌主角。

在我国 2000 年以前, 95% 的建筑采用实心粘土砖,每年因生产粘土砖而毁田 50 万亩,造成了严重的耕地损失。但是,即使是钢筋混凝土,由于建筑市场对于砂石的大量需求,造成一片滥采砂石之风,河川、大山伤痕累累,导致了一场更严重的国土破坏。

建筑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其一砖、一瓦、一钢筋、一玻璃,都是环境破坏之源。据统计,一般住宅楼平均每户所使用的建材之 CO2 排放量需要一棵乔木 40 年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完毕。因此,以目前的都市绿化现状来说,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建筑产业再不进行 CO2 的减排控制,则根本无法奢言可持续建筑政策。

建筑物也是动物的“杀手”,住宅、办公大楼的夜间照明光线,很容易混淆鸟类的巡航系统,美国科学家据研究,单一栋大楼在一个晚上就可能造成成百只鸟的死伤,尤其在鸟类大量迁徙的河川或大湖边上的大都市。日益猖獗的光害,不但扰乱了夜间迁徙动物的星相导航系统,也引诱大量趋光性的动物、昆虫(如:萤火虫、树蛙等)迈入死亡陷阱。

有感于地球环境的危机,人类也逐渐意识到了建筑的问题, 1993 年第 18 次国际建筑师协会会议上,发表了“芝加哥宣言”,以“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 建设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掀起了绿色建筑的旗帜。从此以后,世界各国均开启了绿色建筑的评估系统,从 1996 年的美国 LEED 认证,到 2006 年我国建设部公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尽管绿色建设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过分商业化的绿色建筑评估取消也是危机。绿色建筑虽然标榜地球环保设计,然而假如是不当需求、不必要的建设,再好的绿色建筑也是枉然。绿色建筑评估毕竟只是一个方法,假如不能谨慎规划、减少建设浪费,再谈绿色也无用。

要知道任何建设都是对地球的创伤,“不建设才是最好的绿色建筑”,因此惟有消除无谓之建设,减少无谓之设施,才是迈向可持续建筑之最高境界。复杂化、巨型化、科技化的建筑系统,是生态系统高度风险化的象征,反而越简单、越分散、越人性的建筑创意,才是更生态、更可持续的环境设计。只有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节约型社会,发挥以柔克刚的自然设计智慧,才能掌握绿色建筑的真谛。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为环境、为地球、为后人留下资源和空间,这才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做的事。
免费打赏
viva911
2010年08月05日 17:55:04
2楼
现在国内真正的绿色建筑屈指可数
回复
feiyue163
2010年08月05日 20:26:46
3楼
达到这个标准难度很大,要全面的考虑。有些绿色建筑其实质徒有虚名,真正做到绿色建筑需要付出很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