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流冷却塔的独特应用
leetian
leetian Lv.2
2005年11月10日 15:56:58
只看楼主

横流冷却塔(CROSS FLOW COOLING TOWER)和逆流式冷却塔(COUNTER FLOW COOLING TOWER)是冷却塔的基本形式. 一般了解冷却塔的大概知道两者的区别在于结构,原理, 成本, 检修的方便性不同. 其实, 横流塔在某些特殊的冷却水制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1)在高温差(HIGH RANGE), 即热水冷水温度差超过18 C 以上的, 由于热水要在短时间内降低温度18 C以上, 必须要有充分的和填料空气接触的时间, 所以填料要做的很高.(实际上相当与二次,三次冷却)

横流冷却塔(CROSS FLOW COOLING TOWER)和逆流式冷却塔(COUNTER FLOW COOLING TOWER)是冷却塔的基本形式. 一般了解冷却塔的大概知道两者的区别在于结构,原理, 成本, 检修的方便性不同.
其实, 横流塔在某些特殊的冷却水制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
1)在高温差(HIGH RANGE), 即热水冷水温度差超过18 C 以上的, 由于热水要在短时间内降低温度18 C以上, 必须要有充分的和填料空气接触的时间, 所以填料要做的很高.(实际上相当与二次,三次冷却)
由于横流塔的风和水是交叉流向的,阻力只和径深有关, 同高度无关, 故理论上可以做到很高. 而逆流塔的填料不能做的很高, 风和水对流, 一般做到1.5M 以上, 就可能产生气阻. 比如, 钢厂的彩涂和镀锌冷却,橡胶厂里, 热水需要由55 C降低至35 C或更低, 就可以用到横流塔.
良机在为SKS钢铁做的水塔, 填料高度5.5M, 冷却温差25C; 为APP金光集团的造纸制程, 采用4000T/H单CELL横流塔, 填料高度15M;
2)在污水场合, 横流塔可以采用网格填料,并且可以随时方便清理,不用停机;(逆流塔虽然可以采用网格填料, 但清理就有问题. 而且,实际工程中,污水往往伴随高温, 因此横流塔可以双管齐下.
比如,上述的APP金光集团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造纸集团, 几乎全部采用良机的横流塔设计, 在污水和高温水方面, 处理效果很好.
上海良机
工程部
李 天
TEL: 0086 21 57609600 FAX: 0086 21 57609466
MOBILE: 13386069298 EMAIL: LCJSB@LIANGCHI.COM.CN


免费打赏
tanhaiou
2007年05月05日 20:11:30
2楼
说的有些道理,但横流塔整体冷却效率是不如逆流塔高的,而且占地面积一般比逆流塔要大一些.湿空气回流和干扰也较逆流塔要大
回复
wankexin
2007年05月26日 13:35:43
3楼
先不说楼主说的是否在理
楼主对于这些图片应该很熟悉的,设计选型系数1.3,但冷却效果实在不好,请帮忙分析一下?
谢谢!
回复
leetian
2007年06月13日 10:37:03
4楼
您好!
是哪边的水塔?横流钢结构LHC型, PVC填料. 效果不好原因很多.比如型号选小, 厂商偷量等等.
我的意见只是说明在某些场合, 如大温差和污水处理方面,横流塔有其独特的应用. 实际在标准场合, 无论横流,逆流都是可以的.
有冷却塔方面的问题, 可以联络我.我们共同探讨.
LI TIAN
13386069298
LT@133SH.COM
回复
wankexin
2007年06月18日 19:31:57
5楼
LRC-LNS系列,原设计工况37/32/28,设计系数1.29倍。
楼主是良机,应该非常熟悉啊?
回复
leetian
2007年06月25日 16:13:47
6楼
LRC-LNS是早期的台湾冷吨机型. 性能应该是不会不够.但早期在销售水塔时, 容易把冷吨和水吨混淆, 造成机型选小或没有余量. 实际上, LRC-LNS在1999年左右就不在大陆地区销售了, 全部统一为LRCM-LNS, 现在改为LRCM-HS. 除了广州香港地区还有小量销售.
最好能有实际循环水量和具体机型数字. 才可以判定是否机型不够或性能不足.
回复
wankexin
2007年07月02日 18:08:42
7楼
机型年份2001年,采用YORK离心机,750RT,冷却塔LRC-LNS-1000(700T/H),请问这种配置是否合理?
回复
leetian
2007年09月04日 22:28:56
8楼
2001年的LNS肯定是冷顿机型。在广州地区销售
回复
wankexin
2007年09月09日 23:56:02
9楼
LRC-LNS-1000配700RT的离心机是否有问题呢?
回复
wankexin
2007年09月09日 23:57:30
10楼
上面错了,是配750RT的离心机,是否有问题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