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控制阀
北斗星照
2010年07月28日 16:43:09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从分汽缸出来的蒸汽有7bar(g),电动控制阀用在换热器一次进蒸汽侧,根据二次水侧出水温度调节蒸汽量。现在已知蒸汽量。换热器的设计压力是4bar,7bar(g)在经过汽水分离、过滤之后,直接进入到电动控制阀中不知道这样行不行,即:电动控制阀的进汽压力是7bar(g),出汽压力是4bar(g)。而我的同事说,从分汽缸出来的蒸汽有7bar(g),必须先经过减压,将压力减到4bar(g),再假设在电动控制阀全开时压力降是0.5bar。即电动控制阀的进汽压力是4bar(g),出汽压力是3.5bar(g),这样对控制阀选型。我实在不明白,因为完全可以不用先减压,控制阀完全可以对蒸汽减压,并根据二次侧出水温度控制蒸汽流量。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从分汽缸出来的蒸汽有7bar(g),电动控制阀用在换热器一次进蒸汽侧,根据二次水侧出水温度调节蒸汽量。现在已知蒸汽量。换热器的设计压力是4bar,7bar(g)在经过汽水分离、过滤之后,直接进入到电动控制阀中不知道这样行不行,即:电动控制阀的进汽压力是7bar(g),出汽压力是4bar(g)。而我的同事说,从分汽缸出来的蒸汽有7bar(g),必须先经过减压,将压力减到4bar(g),再假设在电动控制阀全开时压力降是0.5bar。即电动控制阀的进汽压力是4bar(g),出汽压力是3.5bar(g),这样对控制阀选型。我实在不明白,因为完全可以不用先减压,控制阀完全可以对蒸汽减压,并根据二次侧出水温度控制蒸汽流量。
请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谢谢!
免费打赏
pldmen
2010年07月28日 17:59:40
2楼
是不是必须进行减压不是绝对的。首先要看进蒸换热器的压力能不能低于,才能保证换热器的安全。正常情况下是要安装减压装置,但换热器的设计压力是,使用时,即使压力达到5bar,并一定就能损坏换热器。
回复
lizhenghua2004
2010年07月29日 15:08:18
3楼
应该要减压的,电动调节阀前后压差太大了,会影响阀权度,使阀的调节能力失灵
回复
北斗星照
2010年07月30日 16:29:28
4楼
首先,我很感谢pldmen 和lizhenghua2004的留言。蒸汽换热系统的设计,包含了减压、换热、蒸汽流量控制方面的要求,是个综合性的工作。控制阀根据二次侧出口水温调节阀门开度。(在二次侧热水出口的地方,接有温度传感器,调节一次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
按照减压阀+控制阀的设计,优点是:控制稳定,能很好的控制换热器二次出水的温度。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1、管线上阀门过多,压力损失大。从减压阀出来的蒸汽压力是4bar(g),而进入电动控制阀阀前的蒸汽压力小于4bar(g)。(电动控制阀前还有截止阀、过滤器等),那么进入换热器的蒸汽压力就更低了。再加上,换热器普遍选的比较大,很容易造成换热器内蒸汽压力低,造成疏水阀失流现象,蒸汽消耗量也大。
2、假设电动控制阀的进汽压力是4bar(g),出汽压力是3.5bar(g),(即:电动控制阀有0.5bar的压差,这一点也是假设出的,因为不同口径的阀门在全开时,节流损失是不同的)。所以,这种计算方法,存在诸多的假设和不确定性。因为假设电动控制阀的压差是0.5bar,在选型时,在蒸汽流量一定时,会造成阀门口径偏大(因为压差小)。
按照只装控制阀的设计,优点是:管线简单。直接调节电动控制阀开度。进汽压力7bar(g),出汽压力是3.5bar(g),控制阀前后压差大,阀门口径比较合适的。(相对于方案1: 进汽压力4bar(g),出汽压力是3.5bar(g) 阀门口径偏大,)。它的缺点是:
1、电动控制阀的进汽压力是7bar(g),出汽压力是3.5bar(g),蒸汽流量,根据选型软件,选出控制阀的型号和口径,同时,选型软件还给出了满足蒸汽流量的阀门开度。但是,当二次侧水量或进水温度变化时,导致二次侧出水温度也要变化。而控制阀是根据二次侧出口水温变化的,控制阀的开度必然也要跟着变化。会导致一次侧蒸汽压力不稳,蒸汽量变化。这是该方案最大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这两种方案的理解,请大家讨论。
回复
hxp612
2010年08月02日 07:10:48
5楼
:) 关注中 继续谈论
回复
senlin3
2010年08月02日 09:37:25
6楼
路过, 学习下
回复
梦想成真321
2010年08月02日 17:58:02
7楼
我也不太明白,等专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