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而嵌固端的选取却面临着各种不同情况,如不设地下室但基础埋深较大;没有地下室但其层数或多或少,且基础形式不同等。根据以上情况正确选取其结构嵌固端,是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它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因此有必要对结构嵌固端的选取作进一步探讨,并由此引伸出若干相关的技术问题。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而嵌固端的选取却面临着各种不同情况,如不设地下室但基础埋深较大;没有地下室但其层数或多或少,且基础形式不同等。根据以上情况正确选取其结构嵌固端,是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它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因此有必要对结构嵌固端的选取作进一步探讨,并由此引伸出若干相关的技术问题。
2.结构嵌固端的条件
高层高层建筑的结构嵌固端通常是选择在地面标高处,但地面标高处要真正成为结构嵌固端是有条件的,而且在输入首层计算高度时还有许多讲究。
2.1 设有地下室时的条件
(1)地下室顶板标高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能太大,极端的情况如半地下室则首层楼面一般不能成为结构嵌固端,除非其高差仅为1—3级台阶高度时才可能考虑;
(2)地下室顶板结构应为梁板体系(即不可设计成元梁楼盖),且该层楼面不得留有大孔洞,楼面框架梁的抗弯刚度要足够大,楼板也要有相当厚度;
(3)地下室侧壁要有良好的侧限,即必须与“地球”有良好的接壤,上述半地下室顶板不能成为结构嵌固端的原因就是不满足此条件。
对于上述条件中对首层楼面框架梁的要求,假设满足《抗震规范》第6.1.14条“位于地下室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首层处的柱截面往往远大于框架梁截面,故即使有意增大框架梁截面并增加抗弯钢筋用量,上述要求仍很难满足。就此要求而言,则只有多层或小高层建筑才有可能以首层顶板作为结构的嵌固端,而真正意义的高层建筑则完全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12楼
提个问题啊 对于较高的高层结构或者对于较柔的高层结构 我们一般会加大地下室刚度来确保嵌固 但是对于本身刚度就很好 高度又不是很大 即使不满足嵌固条件也能满足各种参数要求的建筑我们是否有必要 人为的加大刚度来满足嵌固要求呢(不需要加大刚度就满足的除外) 个人意见是没必要 不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回复
13楼
我也是同意楼上的观点。不一定就是人为的加大刚度来满足嵌固要求的工程就会比把嵌固端放到基础部位时经济一些的。总之满足就满足。不满足不一定非要去满足的。
回复
14楼
谢谢楼主的文章,拜读后收获良多,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文章!
回复
15楼
完整的结构知识体系,楼主知道的真不少,收藏了,呵呵
回复
16楼
我也有个疑问:对于不同的上部结构或者下部结构,起嵌固的部位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但具体的尺度是什么???如何做??? 实在是不清楚,心里没底呀。
回复
17楼
请教楼主个问题,计算上部梁,柱时,PKPM建模要不要把嵌固层以下部分也建进去?
回复
18楼
顶了,谢谢楼主了,学习了
回复
19楼
急需这方面的知识,楼主你真太好了!
楼主QQ多少啊!
回复
20楼
为什么一定要把嵌固的部位放在地下室的顶板呢,规范上说了一定要把嵌固的部位放在地下室顶板了吗?根本没有说吧!
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的部位不但地下室顶板很厚(>180mm),而且梁也是胖梁(因为《抗震规范》第6.1.14条“位于地下室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我一直都是把嵌固的部位的部位放在基础面上,这样地下室顶板甚至还可以做成无梁楼盖,地下室的柱子配筋也不必是上一层的1.1倍!经济效益要好的多,又满足规范要求!
"地下室的柱子配筋是上一层的1.1倍"的前提是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若不能满足地下室的柱子配筋是上一层的1.1倍,则地室不能作为嵌固端,不能作为嵌固端又怎么了,这样反而更省钢筋!还没违反规范!
回复
21楼
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嵌固端,地下室顶板甚至还可以做成无梁楼盖,这样建筑更好用!又没违反规范!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