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教训:室外大功率背景音乐上的一个教训!(推荐)
sleepinggod
2005年10月22日 18:49:23
只看楼主

我们的室外背景音乐系统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室外大功率音箱60W共7个,在使用的第一天中突然全部死亡,一台都不响了(开始3个小时左右正常)。我们经过排查,发现喇叭牺牲了!在找原因的时候,发现功放的逻辑地和音箱的逻辑地(公共端)恰好接反了。也就是说,相当于音箱的地线接了功放的“火”线了。现在给大家一个经验,就是背景音乐系统在接线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老实将公共地对接就可以了!

我们的室外背景音乐系统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室外大功率音箱60W共7个,在使用的第一天中突然全部死亡,一台都不响了(开始3个小时左右正常)。我们经过排查,发现喇叭牺牲了!

在找原因的时候,发现功放的逻辑地和音箱的逻辑地(公共端)恰好接反了。也就是说,相当于音箱的地线接了功放的“火”线了。现在给大家一个经验,就是背景音乐系统在接线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老实将公共地对接就可以了!
免费打赏
sleepinggod
2005年10月22日 18:52:37
2楼
现在我们冷静讨论:究竟背景音乐(定压式的)功放和音箱是不是可以随便接??

我们的经验,低功率的可以,运行很正常,这说明原理上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大功率的不行呢?

我们可以用强电的思维来理解这个问题啊,灯泡装大功率和低功率不是一样的吗?没有正负的区别啊?

欢迎讨论!
回复
李兴龙机电科技
2005年10月23日 19:32:49
3楼
看来真的小心。
回复
jjmhappy
2005年10月26日 09:27:19
4楼
我感觉喇叭烧毁不一定是极性接错的原因:原因如下:
当单只喇叭工作时,可以不管它极性随意接。但如果是在多只喇叭就一定要注意极性了。要解释为什么要注意极性,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喇叭的极性:
通俗地说,就是喇叭在接受交流音频电流时,假设正半周使喇叭盆向外推,负半周喇叭盆向内吸,此时标注一个极性。当接多只喇叭时也一定要保证喇叭在接受交流音频电流时,正半周使喇叭盆向外推,负半周喇叭盆向内吸这一原则,即喇叭相位要相同。否则就会在2个喇叭同时工作时相互造成干涉(声波相互抵消一部分,且影响另一喇叭的运动),影响声波的振幅和频率,因而造成声音还原的失真,特别影响高频声波的传输,造成声音质量下降。
单个喇叭来说它是没有极性的,当多个喇叭安装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是同一个音箱内多只喇叭)需要考虑每一个喇叭放出声音的相位,另外一般的功放一路输出为一条信号线和一条地线,人为的给喇叭定义了正负端,并且功放的输出信号线也被定义为正,地线被定义为负.这么做纯粹是为了防止接错线

一般喇叭出厂时都标注了极性,如果没有标注,也可以用万用表最小电流档接在喇叭两端,用手轻推纸盆,表指针摆动同方向的,相同颜色的表笔就是同名端
回复
jjmhappy
2005年10月26日 10:00:04
5楼
另外你7只大功率音箱烧毁,是烧毁的高音部分还是中音部分,你也没有具体说明故障现象,如果是高音部分烧毁,说明你的分频器设置有问题,或者功放功率过小,如果是你中音或者低音部分,很可能你的功率过大原因,如果单一喇叭,你还是找找你功放的原因!
回复
sleepinggod
2005年10月26日 19:00:51
6楼
感谢碧海长空的精辟分析,先回复如下:
1、我们的所谓正负极接错,所有的喇叭均错,也就是说,彼此的错法一致!这我可以肯定。
我的看法和你一致,喇叭是没有正负极的,但具体原理不是太清楚,看了你的回复,懂点了!
2、我们的音箱烧毁是一点音也没有了,估计是高中低全挂!

我们的功放和分区选择器工作良好,其他的小喇叭都正常用呢!
回复
sleepinggod
2005年11月16日 18:27:24
7楼
本问题的最新进展,正式选布,本产品选用的是dsapp的30/60W的室外音柱,换过之后,不到2天,又挂了四个,并且是高音部分挂了,高音喇叭送修,低音照常工作,稀奇阿!功放是BGM的,现在DSApp说,功放是垃圾,不匹配,靠,100V的定压功放和70/100V的音柱不匹配,搞不懂,有那位高手可以解释的??
回复
cdlide
2005年11月17日 11:09:39
8楼
把你的图啊,资料什么的都发上来看看啊
回复
sleepinggod
2005年11月17日 11:49:11
9楼
哦,这个事情,我只能尽力了,公司有规定的,如果没有领导的许可,全图是不外传的,这样吧,我发个系统图看看吧,怎么样??
回复
sleepinggod
2005年11月17日 12:10:52
10楼
给系统图,BGM的
回复
luojie997234
2005年11月17日 12:30:21
11楼
根据我经验功放的功率小的话是代不起来的或声音小,不会烧坏喇叭,这个工程给我一个教训在施工的时候要做好技术交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