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美化的要求,地铁车站、地下商业街等地下工程的建筑装修,越来越丰富多彩,趋向高档次。但多年来这一领域,一直忽视工程防水与建筑装修的协调,装修工程的返修率居高不下。业主浪费大量的投资,束手无策,十分头痛。究其原因,一是工程的防排水设计,不顾及日后的装修;二是装修的设计,也不去研究原本的工程防水。土木工程的施工和建筑装修多数是由不同的单位承包,从而更激化了这一对矛盾。建议设计、施工、管理诸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注意研究这一问题。业主要重视作好‘工程防水与建筑装修’的接口协调工作。
1、地下空间内的水
水泥混凝土是多孔性的透水材料。从水泥混凝土闻世,科学家就在研究配制低渗透性能的‘防水混凝土’。到目前为止,用于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衬砌的渗透系数,一般可以达到1.0×10-10m/s至1.0×10-11m/s.对房屋建筑工程来说,要求目前配制的防水混凝土渗透系数达到零,是不现实的。基于诸多因素,地下空间内的渗漏水现象还会长期存在。
地下空间内的水分来源,有3个要因:
1.混凝土结构渗漏水;
2.与地下空间温度相关联的水分蒸发,形成的高湿度;
3.地下空间与地面连通,因温差形成的‘结露现象’。
这3个因素,会导致在地下空间工作的人员身体不适和某些设施的运转障害。
地下工程渗漏水,与地下水位、地下结构的形式、地层的渗透性、混凝土的材质和厚度有关。地下工程设计必须规定防水等级。国标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如表1所示。地下工程验收时,也必须按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严格验收。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表.1
防水等级 标 准
1 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 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千分之一;任意100平方米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1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平方米。
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千分之六;任意100平方米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平方米。
3 级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任意100平方米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数不超过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平方米。
4 级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d,任意100平方米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d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如表2所示。地下工程对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和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必须达到防水等级一级或二级的规定标准。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表.2
防水等级 适 用 范 围
一 级 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
二 级 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
三 级 人员临时活动的场所;一般战备工程
四 级 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
本文的着眼点是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和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该类型地下工程验收时,不允许有渗漏水存在。
达到防水等级一级和二级的地下空间,湿气(高湿度)和结露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1.湿气(高湿度),即空气中含有的水分;
2.结露,即凝结到地下空间壁面和设施表面的水珠。
湿气(高湿度)、结露与地下空间的温度、水蒸汽压、以及空调的设置使用,具有相互依存性关系。
2、侵蚀性物质在混凝土表层露点区域的沉积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定义:见SIA162/1标准
混凝土是防水的,即指:混凝土结构内表面的水分蒸发量,大于从迎水面渗透穿过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渗入量
混凝土是防水的这一概念,并不意味着没有一定量的水从混凝土本身渗透而过 新加坡地铁对地下工程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检测表明:
1.预制混凝土(如隧道管片)为1×10-11m/sec
2.现浇混凝土(如车站顶板)为1×10-10m/sec
对一个设计寿命100年、承受20m水头的地下构筑物,在100年内理论上,预制混凝土每平方米的地下水渗入量为2.5m3;现浇混凝土每平方米的地下水渗入量为16.0m3。
土层水从隧道衬砌的外表面渗透流向隧道衬砌内表面(图1),在这一渗流过程中,必然在隧道衬砌混凝土壁的某一区域,水分的蒸发与水分的补给达到平衡状态,这个区域我们称其为“露点区域”(Dewpointzone)。
土层水中含有的可溶性或其他活性侵蚀性物质,随着水分的蒸发,将沉积在混凝土壁的露点区域。天长日久,越积越多,从而加剧了对混凝土的腐蚀。常见的表面膨胀剥离,就是腐蚀损害的体现。因混凝土的密度不同,所以露点区域的分布也是极不规则的,这样更加剧了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损坏。
土层水往混凝土衬砌内的渗入,除了静水压力作用外,还受到隧道内环境的影响,由地铁列车通行活塞风产生的强气流,促使隧道内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由此产生的负压力,起着吸引土层水渗入的明显作用。进而加剧了侵蚀性物质的渗入和沉积。
侵蚀性物质的沉积,还发生在地下空间出入口的混凝土壁‘结露区域’。同样,有表面析碱和腐蚀病害发生。
3、结构防水与建筑装修
地下空间内有水存在和水中侵蚀性介质对混凝土潜在的腐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在地下工程的建筑装修行业,对这一事实的研究甚少。招致地下工程的返修率居高不下,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地下商场、地铁车站、交通隧道、地下工厂等,系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通常要求设置良好的通风与空调设施。借以减缓地下空间内的水分导致的高湿度,对人体带来的不适。
3.1工程防水与建筑装修的‘接口’协调
1.地下工程建筑装修,应在全面研究工程防水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2.建筑装修现场施工,必须保护防排水设施;
3.建筑装修必须顾及到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的实施。
3.2露点区域的建筑装修
1.建筑装修设计要对防腐蚀作特别考虑;
2.考虑对混凝土表面定期冲洗的作业方便;
3.与通风设施匹配,改变混凝土壁结露的位置与状态。
3.3建筑装修与防水工程维护
1.从腐蚀防护的角度,设定钢骨架的安全使用期;
2.建筑装修用铁管、铁件,按10至15年的安全使用期,确定再次装修的年限;
3.建筑装修顾及到可卸式止水带的更换。
4.建筑装修力求使地下工程的引排水措施隐蔽化。
3.4渗漏水现象与结露现象的鉴别
在可疑的湿基面上,粘贴一块铝板,隔数小时,如表面凝结水珠,则判定为结露现象;如铝板正面无水珠,反面有水珠,则判定为渗漏水现象。
4、只能引流排导的构筑物渗漏水实例
渗漏水对建筑装修危害实例很多,作者在本文论述、关注的焦点是“不能封堵、只能引流排导的构筑物渗漏水现象”。在众多的渗漏水治理案例中,使作者,潜心于研究地下工程防水与结构建筑装修的相互影响课题。
案例1:上海火车站与地铁3号线的地下人行通道
上海火车站与地铁3号线的地下人行通道,2000年12月开通,2001年1月遇冬季气温骤降,顶板、底板开裂渗漏水;封堵十分困难,‘东边封、西边漏’;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不致因涉水滑道;特派工人现场值勤、不断扫水。
最终解决方案,采用的是“引流导排”,如果您经过这个通道,您可留意靠墙的塑料排水管通排系统;已经过去6年了,效果很好。
案例2:上海火车站出站地下人行通道的防水与装修
上海火车站1987年9月28日建成、投入使用;当年冬天南二出口通道就渗漏导致地面积水,立即组织抢修。变形缝渗漏水、地道通往站台的楼梯踏步渗漏水为治理难点,反复封堵效果甚微。在作者的多媒体图片上可见1987年新开通时的照片、变形缝渗漏水正在凿开维修的照片、上海火车站南二出口地下通道变形缝渗漏水及顶部装修与灯具损坏的照片。
上海火车站南二出口、南一出口通道在使用7年之后因干湿循环等因素顶板装修曾全部损坏拆除;从照片中可见,上海火车站地下通道曾经出现的顶板渗漏水及抹灰脱落、钢筋锈蚀等现象;还有上海火车站南一出口通道顶板曾经发生的混凝土剥落及钢筋锈蚀状况;再有车站楼梯渗漏水状况,堪称质量通病多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