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短路电流的计算疑问
hitwb
hitwb Lv.7
2005年09月24日 17:47:56
只看楼主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141页的“短路电流计算示例”中,三台电机到底是同步电机还是异步电机?1、如果是同步电机,那么144页的第(4)点计算由异步电机向F点提供的短路电流? 而且看115页,也没有说同步电机会对短路冲击电流、短路全电流有效值产生影响,所以第144也的Ich是不是选用公式有误?是否应该套用公式4-29、4-30?2、(1)如果是异步电机,那么在141页计算电机的电抗标幺值时怎么套用的是同步电机的计算公式?异步电机的计算公式应该是第92也的4-14式啊。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第141页的“短路电流计算示例”中,三台电机到底是同步电机还是异步电机?

1、如果是同步电机,那么144页的第(4)点计算由异步电机向F点提供的短路电流?
而且看115页,也没有说同步电机会对短路冲击电流、短路全电流有效值产生影响,所以第144也的Ich是不是选用公式有误?是否应该套用公式4-29、4-30?

2、(1)如果是异步电机,那么在141页计算电机的电抗标幺值时怎么套用的是同步电机的计算公式?异步电机的计算公式应该是第92也的4-14式啊。

(2)异步电机会对短路点注入短路电流吗?看144页的第(4)点是考虑了这点,套用的公式就是同步电机的公式。

3、第143页最后一行说查表得出答案,可是那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怎么根据图表查出来?
免费打赏
大鼻山
2005年09月24日 20:28:17
2楼
你说的是第几版手册?
回复
大鼻山
2005年09月24日 20:34:40
3楼


呵呵,你的眼光是对的。我刚翻阅我尘封多日的第二版老手册,上面记不清何时已用铅笔注了几个字:“同步机?异步机?”,跟你的疑问完全一致。

不知道第三版手册更改没有!请朋友们也去查查!
回复
大鼻山
2005年09月24日 20:39:09
4楼
对于这样发现重大原则性技术问题的朋友,要重奖。
回复
大鼻山
2005年09月24日 20:43:55
5楼
此外,我在该计算题的P142有旁注:化简的(E)和(F)步骤是多余的,完全可以从(D)一步到(G)!分布系数只会把短路计算复杂化!
回复
大鼻山
2005年09月24日 21:10:00
6楼
我斗胆猜测第三版也没修正过来!
等周一上班查阅第三版就真相大白了。
回复
jingkong12
2005年09月24日 22:25:37
7楼
楼主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第141页的“短路电流计算示例”中,三台电机到底是同步电机还是异步电机?”
我答复:楼主看的很细致啊!从书中看,应该是异步电动机。


楼主问:“1、如果是同步电机,那么144页的第(4)点计算由异步电机向F点提供的短路电流?
而且看115页,也没有说同步电机会对短路冲击电流、短路全电流有效值产生影响,所以第144也的Ich是不是选用公式有误?是否应该套用公式4-29、4-30?”
我答复:我感觉,按照书中方法,115页公式4-31应该是冲击电流峰值ich.m


楼主问:“2、(1)如果是异步电机,那么在141页计算电机的电抗标幺值时怎么套用的是同步电机的计算公式?异步电机的计算公式应该是第92也的4-14式啊。”
我答复:看来异步电动机也适用90页表4-2中公式;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21页表4-2中序号1中列出:发电机,调相机,电动机。也没特别说明 电动机是指同步电动机。手册中92页的公式是指相对值,而相对值不是标么值。


楼主问:“(2)异步电机会对短路点注入短路电流吗?看144页的第(4)点是考虑了这点,套用的公式就是同步电机的公式。”
我答复:楼主看的可真细致,我仔细的看了看,感觉书中计算的短路电流是对的;对比前面的短路电流可以看出,在计算电动机短路电流时,它计算的是0秒值短路电流,而零秒的短路电流值是要考虑的(足够大时);别的值如0.2秒及稳态值是不考虑的;因为此时电机的短路电流已衰减完毕。算例前面的系统及发电机都计算了0.2秒及稳态值。


楼主问:“3、第143页最后一行说查表得出答案,可是那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怎么根据图表查出来?”
我答复:从图中查的值和书上的算例也不完全一样,至于查表,就更不一样了,难道是用插值法(我猜测的,不知对不对)麻烦啊!
以上观点请指正,关注中!

回复
jingkong12
2005年09月24日 22:28:55
8楼

从(D)到(G)不用分布系数法吗?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请斑竹明示!
回复
jingkong12
2005年09月24日 22:30:55
9楼
在关注中
回复
大鼻山
2005年09月24日 23:02:37
10楼

直接应用星三角公式啊!
回复
jingkong12
2005年09月25日 00:08:09
11楼
方法简单!导来导去,最后的公式还是星角变换的公式,还是斑竹高啊!我按照书上的套路走了,呵呵!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