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初探 --转贴
superstar2202
2005年09月09日 16:43:49
只看楼主

营造法式初探(一)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著名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的关系、内容的某些局限性以及当时官式建筑的分类法。 对我国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的研究,国内有梁思成先生的遗著《宋营造法式注释》,正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整理,问世之日可期。国外有日人竹岛卓一所著《营造法式之研究》一书刊行。由于宋代建筑术语的隔阂,加上此书体裁的限制,以及后世传抄图样失真,使今天的读者对理解此书有不少的困难,前些年四人帮横行时,为了“评法批儒”,曾把《营造法式》挂上“儒法斗争”热闹了一阵,但对此书的研究并无丝毫的推动。近年来笔者因教学需要,曾以此书作为教材,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点滴体会,同时也有不少疑问。现不揣浅简,撰成此文,错误之处希指正。

营造法式初探(一)
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著名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的关系、内容的某些局限性以及当时官式建筑的分类法。 对我国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的研究,国内有梁思成先生的遗著《宋营造法式注释》,正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整理,问世之日可期。国外有日人竹岛卓一所著《营造法式之研究》一书刊行。由于宋代建筑术语的隔阂,加上此书体裁的限制,以及后世传抄图样失真,使今天的读者对理解此书有不少的困难,前些年四人帮横行时,为了“评法批儒”,曾把《营造法式》挂上“儒法斗争”热闹了一阵,但对此书的研究并无丝毫的推动。近年来笔者因教学需要,曾以此书作为教材,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点滴体会,同时也有不少疑问。现不揣浅简,撰成此文,错误之处希指正。
一、《营造法式》和江南建筑的关系 浙江宁波宝国寺大殿是北宋前期所建的一座木架建筑,他的四根内柱是用拼合法制成的,其中三根是由八根木料拼成的八瓣形柱子(图一)。这不仅是国内已知的最早拼合柱实例,也是宋代拼合柱实物的孤例。而在此殿建成后九十余年问世的《营造法式》中也载有拼柱法(图二),虽然拼合方法不同,但同是用小料拼成大部件以解决用料的困难。不久前我们为了苏州瑞光寺塔的复原设计,曾去考察了五代末年至宋初的几座石塔和经幢,联系江苏宝应出土的南唐木屋(图3)和镇江甘露寺铁塔第一、二层来考虑,感到五代至北宋间江南一带的建筑和《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的做法很接近,尤其是大木作,几座石塔的斗拱、柱、枋、檐部等,几乎都可和《法式》相印证,屋角起翘也平缓,和明清时期江南的“嫩戗发戗”迥然不同。因而使我们联想到北宋初年曾在汴京名噪一时的建筑大师俞皓,他从杭州去京师后,于端拱二年(989年)也就是灵隐寺石塔建成后29年,在东京建成了著名的开宝寺十一层木塔,他著的《木经》则被奉为营造典范而流行于世,是李诫《法式》问世前的权威性建筑著作。所以说由于俞皓的活动和《木经》的传世而使浙东建筑做法在京师产生一定影响,那也是不足为奇的。
从《法式》的内容来考察,除了前述拼柱法以外,还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些做法在江南很流行而在北方则很少见到,例如竹材的广泛使用、“串”在木架中的重要作用,上昂的应用等。
法式》竹作制度叙述了种种竹材用法:竹笆可代替望板;窗子上下的隔墙、山墙尖、拱眼壁等可用竹笆墙(称为“心柱编竹造”,“隔截编道”,这种墙在江西、安徽的明代建筑上仍被使用);殿阁厅堂的土坯墙每隔三皮土坯铺一层竹筋,称为“攀竹”用以加强墙体;竹子辟蔑编网,罩在殿阁檐下防鸟雀栖息于斗拱间,称为“护殿檐雀眼网”,这是后来用金属丝网罩斗拱的先例;用染色竹篾编成红、黄图案和龙凤花样的竹席铺在殿堂地面上,称为“地面棋文覃”;也可用素色竹篾编成花式竹席作遮阳板,称为“障日 ”;在壁画的柴泥底子里,还要压上一层篾作加固层;施工时的脚手架(称为“鹰架”)和各种临时性凉棚,也多用竹子搭成。这些情况表明竹材在汴京用得相当广泛,即使在宫廷中,也不比江南逊色。竹子盛产于我国南方,很早就用作生活器具和建筑材料,北宋咸平二年王禹 在湖北所建黄岗竹楼即是著名的例子。汴京宫廷建筑大量使用竹材,使之带有浓厚的南方建筑色彩。“串”这一构件在《法式》厅堂等屋的大木作里用得很多,主要起联系柱子和梁架的作用,这和江南常见的“串斗式”木架中的“串枋”和“斗枋”的作用是相同的。例如,贯穿前后两内柱的称“顺袱串”(与梁的方向一致);贯穿左右两内柱的称“顺身串”(与檩条方向一致);联系脊下蜀柱的称“顺脊串”;相当于由额位置承受副阶椽子的称“承椽串”;窗子上下横贯两柱间的称“上串”、“腰串”、“下串”。这些串和阑额、由额、襻间、地袱等组成一个抵抗水平推力(风力、地震力等)的支撑体系,使木构架具有良好的抗风、抗震能力,若以此和串斗式木构架比较,不难看出其间的相似之处。大量的出土明器证明东汉时广东一带已盛行串斗式建筑,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所示建筑图案中也有腰串加心柱做法,和《法式》很接近。至今江西、湖南、四川等的农村,仍采用串斗构架建造房屋,二千年间一脉相承,说明了它的存在价值。
《法式》卷四飞昂条说:“造昂之制有二:一曰下昂,...二曰上昂”。可是作为斗拱上重要构件的这两大昂类,只有在江南才能全部看到,而在北方这么多唐、宋、辽、金以至元代建筑中,却只见下昂而未见上昂(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补间铺作在下昂后尾下有一斜料,形如上昂,但作为附加的装饰物,不具上昂的作用,故不能视为真正的上昂)。宋代上昂遗物,苏州一地即有两处:其一,玄妙观三清殿内槽斗拱两侧(图四);其二,北寺塔第三层塔心门道顶上小斗八藻井斗拱(图五)。这两处上昂时期略晚于《法式》,都是南宋前期之物。上昂遗规还可见于江南明代建筑。有趣的是:北方唐、宋、辽、金建筑上虽然不用昂,但到明代,北京宫殿、曲阜孔庙等处官式建筑的外檐斗拱后尾,却仿上昂形式
免费打赏
superstar2202
2005年09月09日 16:51:03
12楼
(3)厦两头造与九脊殿厦两头造用于厅堂及余屋,九脊殿用于殿阁。二者形式相似,而构造有区别。厦两头造系由不厦两头造发展而成,就是把两坡项房屋的两梢间加上披檐成为两厦,所以称之为“厦两头”。按《法式》卷五造角粱之制:“凡厅堂并厦两头造,则两捎间用角梁,转过两椽(亭榭之类转一椽。今亦用此制为殿阁者,俗谓之曹殿,又曰汉殿,亦曰九脊殿)”。可知厅堂梢间两厦,其深为二椽,即包括檐柱缝至中平榑缝的范围。中平榑以上部分仍按两坡顶做法。对此《法式》未另立出际制度,应可按不厦两头造办理。亭榭建筑规模小,不可能转过二椽,故只转过一椽,即山面两厦范围自檐柱缝至下平榑缝止,深一架椽。九脊殿做法比较复杂。《法式》卷五出际之制:“若殿阁转角造即出际长随架(于丁袱上随架立夹际柱子以柱榑梢,或更于丁袱背方添?头袱)”。这里“出际长随架”和夹际柱子、?头袱如何具体结合?因原文过于简略而无法深究。这里可作两种推想:一种是梢间之广大于二椽,须于丁袱上立?头袱、夹际柱,柱上承榑、榑梢出际长一架椽 ;第二种是梢间广等于二椽,即于山面的下平榑位置施?头袱,立夹际柱,柱上承榑,榑梢出际按不厦两头造制度。在唐宋遗例中,还有殿堂按厅堂厦两头做法的例子(如正定隆兴寺摩尼殿)。3.转角做法四阿殿、九脊殿、厦两头造、撮尖亭榭四类屋顶都有转角造棗即屋顶转角做法。其关健是如何布置角梁和角椽。角梁包括大角梁、子角梁、隐角梁和四阿殿屋角联接大角梁而上的续角梁(清式称为由戗)。子角梁和隐角梁都安在大角梁背上(清式将二者合一而为子角梁)。大角梁担负着转角出檐部分的重量,是屋角结构的主干,它的前部支点在撩檐枋和牛 脊榑,后尾支点则在下平榑。对于如何处理大角梁后尾支承点的结构,《法式》并未阐明,在唐宋遗例中可以看到四种办法:1)抹角袱棗在丁袱上或铺作上安45’斜梁承角梁尾; 2)?衬角袱棗在大角梁之下,其平面投影与大角梁重合,外端支于转角铺作上,里端支于草袱上(清式称递角梁);3)丁袱棗在房屋山面(丁头)所作顺身方向的梁,草袱、明袱均可(清式称顺粱、扒梁);4.铺作后尾棗由转角铺作及近角两朵补间铺作昂尾(或里跳华拱)从三个方向共同承托大角梁尾。其中抹角袱、?衬角袱、丁袱都曾在《法式》大木作制度中提到,但做法未详。
从屋角自重分布情况来分析,如果把角梁分成前后两段,中间主要支点在撩檐枋缝上, 那么角梁前段与后段所受荷载(屋面自重)相差并不悬殊,也就是说大角梁后尾加于支座上的作用力并不太大,一些依靠斗拱里跳来作支承点、或是把大角梁后尾压在下平榑之上的遗例,都能持久地保留至今,也可证明这一点。不过,考虑到地震、风雪等突发性破坏因素,把大角梁后尾压在榑下较为稳妥、安全,因此,从唐到清,绝大多数遗例采用这种办法。《法式》指出,隐角梁压在大角梁之上,而隐角梁又须和檐椽取平以承版栈(即望板),可知大角梁后尾位置低于椽子,应该是压在榑下的。隐角梁两面各隐入一椽份位,以容纳角椽后尾。其它续角梁也隐一椽份,以容转角各架的椽头。但山西一带宋金建筑大角梁后尾位置甚低,致使屋角起翘高于明清官式做法,与《法式》不符,当属地方手法。
回复
superstar2202
2005年09月09日 16:51:11
13楼
三、铺 作当人们走近佛光寺大殿阶前和室内时,疏朗雄大的斗拱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中国古代建筑远看屋顶、近看斗拱这二个最醒目的特色,在这里可以得到难忘的印象。到了编写《法式》的年代,斗拱的装饰价值已被夸张起来,那些琳琅满目的铺作,有不少部分已失去了原来的结构价值而有了独立的装饰意义:一些房屋开间不大,也排列了补间铺作;简洁合理的偷心造遭到冷落,重拱计心造风靡宫殿、庙宇等高档类建筑;室内纵横罗列的大量斗拱,也仅仅是为了承载天花以及烘托皇权和神灵的至高无上。出现这种倾向,当然和北宋时期整个官式建筑追求精巧华丽的总趋势是分不开的。而其风气沿袭至于明清,导致斗拱累赘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法式》所录斗拱图样来看,编者也着眼于复杂的、装饰性强的重拱全计心铺作,对一些简单斗拱和偷心造、单拱造则比较忽视,但恰好是这些做法还较多地保留着斗拱本来的价值和意义。为了使这个曾在我国建筑历史上放过异彩的创造不致被追求繁褥豪华的风气所掩盖,应该让那些简朴真实的铺作恢复应有的地位。本文也想在这方面作一番努力。1补间铺作的布置1)朵数:从建筑与结构两方向来分析,补间的设置应根据房屋规模大小、等级高低, 开间大小等因素来决定。凡是高大的殿堂,等级高、开间大,补间就用得较多;反之,补间就可以少用或不用。总之,必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法式》对补间的朵数只提到二种情况,但实际上宋代建筑中补间布置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第一,不用补间。卷八《钩阑》:“凡钩阑分间布柱,令与补间铺作相应…,如补间铺作太密,或无补间者,量其远近,随宜加减”。实例有榆次永寿寺雨花宫、晋城青蓬寺等多处;第二,心间用一朵,次间不用。如易县开元寺观音殿等,多见于小型殿宇; 第三、各间都用补间一朵。如晋祠圣母殿等;第四、心间用二朵,其余用一朵;第五、各间都用二朵(第四、五项见《总铺作次序》);第六,小亭榭铺作可以多于二朵。卷四用材制度规定,第八等材用于殿内藻井或小亭榭施铺作多者。而藻井可用铺作五朵(见卷八《造斗八藻井之制》),亭榭应与之相类. 由此可见,《法式》所录补间的布置办法不能全面反映宋代的实际情况。 (2)间距(中到中)《法式》对铺作间距只要求分布均匀,而没有规定尺寸与分‘值,其原因和间广是相同的(参阅上文)。实例也表明,宋代木构建筑上铺作排列疏密参差不一:密者间距110分,疏者199分、205分’,不用补间者可达303分’(表3)。《总铺作次序》规定“或间广不匀,即每补间铺作一朵,不得过一尺”,也只是相对地限制补间朵数相同的各间面阔不能相差太多,以免产生另乱之感。从我国古代营造制度的发展来看,正式规定斗拱之间的标准间距,是在清雍正年间编制工部《工程做法》的时候,在此以前,尚无定则。根据慢拱长度为92分,加两侧散斗跳出各2分’,共得96分,因此使用重拱铺作时,两朵之间相距不应小于100分,这是就其最小极限值而言;最大距离则等于间广,即不用补间铺作时两朵柱头铺作之间的距离。例如永寿寺雨花宫心间两铺作间相距4.85米(303分”)。
《法式》卷二十一小木作功限《拱眼壁板》:“拱眼壁板一片,长五尺,广二尺六寸(于四等材内用)提供了一个拱眼壁板的长度和材等,因而可以算出其长度的分值为104分,加上它两侧的栌斗底宽24分,扣除板子嵌入栌斗中的3分,得出铺作间距约为125分,这是从《法式》例举的尺寸中唯一可以推算斗拱间距的例子,但也无法证明这就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值,只能说有此一法而已。2厅堂铺作厅堂类房屋等级比殿堂类低,使用的斗拱也较简朴;厅堂室内不做平棋、平(门音),梁架露明,所以结合梁架用斗拱作装饰。这是厅堂斗拱的两大特点。下面仅就厅堂檐下斗拱进行讨论(室内铺作略):
( l)单斗只替就是用一个栌斗和一只替木把柱、梁、榑三者结合起来。这种做法简洁可取,结构性格 明确,在云冈石窟中已用于石刻佛殿檐柱上,推想在唐宋低档官式建筑上曾普遍使用。 奈良时期一些建筑也常用这种办法,法隆寺东院传法堂(建于791年前)即为一例,其式样和我国略有不同的是:宋代单斗只替伸出的梁头立面成长方形(切几头或耍头), 则作上大下小的梯形。明代江南一带官僚第宅中仍流行单斗只替。明清时期盛行的“雀替”,音形均似由“只替”转化而来 (2)把头绞项作把单斗只替上的替木换成令拱加素枋,就成了把头绞项作。在麦积山石窟中己有这种斗拱的完整形式,敦煌唐代壁画中更是普遍。现存唐代砖塔如西安兴教寺玄奖塔、登封会善寺净藏塔等,也用这种斗拱来装饰檐下墙面,这是最早移植于砖建筑上的一种斗拱,可以想见在当时是何等流行!据壁画及上述两塔遗例所示,其补间或作斗子叉手,或不用补间;转角则将令拱与柱头枋伸出作耍头和切几头(如玄奖塔),即令拱、柱头枋都和切几头(或耍头)相列。(3)斗口跳 将把头绞项作的梁头伸出作成华拱头,拱头安交互斗承托撩檐枋(但不用令拱),即成斗口跳。这是最简单的出跳斗拱。早期实物有山西平顺天台庵,稍后有平顺龙门寺配殿、大同华严
回复
czz3783002
2007年07月19日 09:52:16
14楼
这么好的资料,都不回?请快点载完.
回复
liduci
2008年01月08日 13:23:22
15楼
剩下的什么时候传啊?
回复
panshuai2046
2009年06月19日 17:57:50
16楼
没有图片,文字看起来很困难!!
回复
xiyike
2009年06月20日 06:25:56
17楼
楼主上传的资料很丰富、详实,对我们作设计非常有帮助,非常感谢搂主,希望搂主再接再厉,继续为大家服务。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