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暴雨路面被淹,各位同行来谈谈感受吧!
dohuhh
dohuhh Lv.5
2010年05月10日 11:33:39
只看楼主

新城区成水浸街重灾区城市“硬质化”是“元凶”“5·7”大暴雨袭城后,广州市出现了大面积的水浸街景象。有细心市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联想困扰多时的岗顶水患,以及不久前的杨箕水浸,再对照此次的多处水浸街,水灾多发生在楼高路宽的广州新城区,反而是路窄设施旧的老城区少遭水淹。新区水浸主因公园少“回顾广州的建设历史,实在规划得很有水平。”袁奇峰表示,广州的城市建设传统,始终将城市与公园作为有机的结合,“你看老城区里的荔湾湖公园、流花湖公园、越秀山公园、东山湖公园等等,无一不是均衡的分布在市民居住地之间。”

新城区成水浸街重灾区

城市“硬质化”是“元凶”

“5·7”大暴雨袭城后,广州市出现了大面积的水浸街景象。有细心市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联想困扰多时的岗顶水患,以及不久前的杨箕水浸,再对照此次的多处水浸街,水灾多发生在楼高路宽的广州新城区,反而是路窄设施旧的老城区少遭水淹。
新区水浸主因公园少

“回顾广州的建设历史,实在规划得很有水平。”袁奇峰表示,广州的城市建设传统,始终将城市与公园作为有机的结合,“你看老城区里的荔湾湖公园、流花湖公园、越秀山公园、东山湖公园等等,无一不是均衡的分布在市民居住地之间。”

“城市开发中的逐利心理,让新建区域的排涝功能降低。”袁奇峰认为,如今的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开发面积的压力大,公园逐渐被“边缘化”。以珠江新城为例,除了中轴线绿化带和中央公园等少量天然去水地质,全是建筑物。满眼都是钢筋混凝土,满街的水泥路面,都是无法自然渗水的物质,学术上称作城市“硬质化”,后果是降水将全部进入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堪重负。

扩大水面增强排涝功能

袁奇峰表示,公园如今被视作城市化过程中的奢侈品,实际上却是城市防汛的必需品。他建议,参照以前的公园与城市比例,通过连通河涌、建造公园等手段,扩大水面,加大渗透率,增强天然的排涝功能,“一方面能美化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能应对越加频繁的暴雨侵袭,减低汛情带来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免费打赏
通途之梁
2010年05月18日 08:32:42
53楼
雨水管道作为道路设计的附属工程,为了节省投资,只考虑道路红线内雨水;重现期选择偏小;只考虑局部;没从整个系统考虑,也就是说城市总体规划雨水系统没有综合考虑;河道的治理只重视景观、绿化等表面工程,忽视其主要的防洪排涝作用。系统维护管理不善,比如雨水泵站不能正常运行、管网堵塞等。
回复
xue_lang
2010年05月18日 09:18:30
54楼
很简单的
城市规划跟不上
回复
lymyxz
2010年05月18日 11:22:25
55楼
姑苏先生分析很有道理。长了见识。

国外建设大型箱涵排城市雨水避免了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dohuhh 于 2010-5-11 18:11 编辑 ]
回复
88.lz
2010年05月18日 11:54:48
56楼
解决汽车被淹,多建立体停车场。或者改用划舟作交通工具就好啦,第二个威尼斯,多好啊!:victory:
回复
chaoxin007_2010
2010年05月18日 14:12:11
57楼
本人公司接受许多住宅设计工程,也参与设计许多小区内雨水管道设计。体会就是开发商根本不重视雨水排放,你做了设计,他们都会想法设法不做,丢给城市排水部门去考虑。
回复
chaoxin007_2010
2010年05月18日 14:18:09
58楼
最近在做的住宅小区是临海的坡地,地形高差较大。在前期与开发商沟通时,就强调要上排洪及雨水排水,开发商不想建。但去年雨季工地被地块上游下来的雨水冲出雨水沟来,开发商才同意做室外雨水排水管线。
回复
jingni008
2010年05月18日 14:55:06
59楼
我觉得规范应该与时俱进,设计给规范套的太死,问题难以解决
回复
铁塔
2010年05月19日 22:11:56
60楼
技术是先进的,
经济是雄厚的,
技术+经济就难说了,尤其是要通过招投标的,为了拿到标,拼命压价,结果就质量差的过程出来了。
回复
xiaoliu229
2010年05月20日 00:12:05
61楼
城市内涝现在好像还没有明确的设计标准,这是个大问题。
回复
syquan1988
2010年05月20日 10:32:25
62楼
好东西啊!先谢谢楼主了!
网易上果然有不少好东西!下载下来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