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设计是近几年室内外设计中长提及的理念。在中国,农耕经济持续了几千年,与收成好坏直接相关的自然条件倍受人们的关注,久而久之,“关注”便积累为崇敬、依恋等情结。因为这种情结,自古以来,对于室内环境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偏好,并提炼其中精华并加以升华。但进入21世纪,工业化进程让人们享受到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设计理念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室内外设计中对生态意识的思考》通过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的总体呈现;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及保留自然的意义 塑造个性生态环境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作者对于生态意识在当代室内外设计中的背景、内容、发展方向和重要意义。总之,生态意识是当代室内外设计不可忽视并应该大力提倡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出发点,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客观审视。我们既要依托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将生态设计实施,更要从思想意识上关注生态环境,唤起更多的人对于生态环境关注并参与到生态环境设计的队伍中,创作出更多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使我们的家园更健康更美好。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自然 环境 生态一、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的总体呈现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在词典里的意思是天然,非人为的,不拘束,不呆板,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最简单的就是视觉的自然,也就是人可以直接看到的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生活的环境。人对自然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只要人活着就离不开自然。在中国,农耕经济持续了几千年,与收成好坏直接相关的自然条件倍受人们的关注,久而久之,“关注”便积累为崇敬、依恋等情结。因为这种情结,自然观念在室内外设计也有了反应,而且这种情结将一直延伸下去。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将自然引入室内空间的做法,那就是盆景艺术。供石、养花、制作盆景,这些古老的艺术就是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的具体表现。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意在“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小见大,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反映出来的,就是人们热爱自然、依恋自然,希望与自然亲近的感情。这种将自然景物组合提炼的艺术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并有了新的门类的出现,这就是花艺装置艺术。 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设计者不只把眼光放在了花花草草的组合,他们向更广阔的自然寻找灵感,森林,海洋,星空,都成为设计者们的素材。将一个巨大的水族箱作为饭店的中庭的设计(图1-4),可谓是一个大胆且有趣的构思。但这种构思就是基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更密切的接触到自然,使我们真实的感受它。如果说这个设计是视觉型的话,那么将整个餐厅装饰成一个海底世界的效果就是感觉型的体现。如今,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尝试在高层建筑中建造空中花园,使生活和工作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也能够接触到自然,因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空中花园 ”。 不论是视觉还是感觉,都是人们自然观念的体现。麦克哈格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涉及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过去的文化是尊敬自然的力量,懂得与自然调和的方法。工业革命以后的开发,脱离了自然,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见退化,环境祸患正威胁着人类生存。因此,人类应当在开发自然的同时,重新唤醒对自然的尊重。在我们的文化中,那种“回返”传统(文化的和自然的)的大趋势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文化现象,回归是一种稳重朴素的美学,是对世俗化日常生活的兴趣,也是对社会和自然的法则、伦理的肯定和尊重。人们都逐渐变得冷静和成熟起来,开始重新思考自身,为自己定位。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有了对自然的渴望,在设计中就应该提倡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也就是——生态设计意识。不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的幽雅、丰富的自然景观,天长日久都可以给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高楼大厦已不再是环境美的追求,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的追求。现在,人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把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来,在人类生存的空间中进行自然景观的再创造。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使人们在生存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成为可能。二、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设计就应该处理好大环境(自然环境)。具体讲,小环境的创造包括提供给生活和工作在其中人们以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和声环境,以及长效多适和灵活开敞的室内空间等等;对大环境的保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界的有节制的索取,二是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对自然资源少废多用,在能源和材料的使用上贯彻节约能源、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等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等)、减少光污染和声音污染等。通过对生态设计的分析,生态设计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总结为这么几点,协调共生原则、能源利用最优化原则、废物生产最小化原则、循环再生原则、持续自生原则。具体体现在设计中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设计师们的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天地,除了为艺术形象上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外,也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然而,当一种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面世的时候,人们往往对它还不很熟悉,总要用它去借鉴甚至模仿常见的形式。随着人们对新技术和新材料性能的掌握,就会逐渐抛弃旧有的形式和风格,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式和风格,充分挖掘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即使是同一种技术和材料,到了不同设计师的手中,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和表情,以及不同的使用方式。譬如,粗野主义的暴露钢筋混凝土在施工中留下痕迹,在勒·柯布西埃的手中粗犷、豪放,而到了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的手中,则变得精巧、细腻;同样工业化风格的形象在SOM和KPF的手中分别有了不同的诠释;同样的生态建筑在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和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的手中也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不同的生态设计方式。20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室内设计的创作处于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技术和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室内环境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生态环境,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采用,丰富了室内设计的创作,为室内设计的创造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譬如用材料吸热降温,利用构造通风和降温等是目前设计师正在尝试的技术。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中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建筑空间的质量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设计师们的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形象上的突破和创新,生态化的设计就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2、应用自然光 在建筑使用自然光有着漫长的历史。勒·柯布西埃 (Le Corbusier)的郎香教堂。路易斯·康 (Louis Kahn)的金贝尔美术馆、埃罗·沙里宁⑥(Ero Saarinen)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瑞斯小教堂、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的)水晶教堂、安藤忠雄的光的教堂、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柏林国会大厦等,均充分利用了自然阳光的特性,塑造出一种神圣、脱俗的至内空间氛围,在建筑用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以使其展示的建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进步,对建筑照明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自然光线的引入,除了可以创造空间氛围外,还可以满足室内的照明,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工照明。依靠自然光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能够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感。“有机建筑”的思想就是强调建筑内部的自然观,强高接近自然,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 3、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着其他能源封锁可媲美的优点——可再生,无污染,因此太阳和风对未来的室内设计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的外观和通风系统的设计。这使人们对建筑外立面和建筑的自然通风有了新的理解;视觉的联系、引进日光照明、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遮阳、充分预防眩光、合理运用太阳能、合理运用风能。 4、注重自然通风 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地适应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地控制建筑微气候。但空调技术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对空调的过分依赖和不加限制地滥用,是造成当今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原因。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就不提倡使用空调,指出空调技术的弊端。空调所产生的恒温环境使得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而且空调技术在解决了建筑恒温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诸如污染等其他的问题。因此,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设计普遍采用的一项比较成熟和廉价的技术措施。采用自然通风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空调制冷系统。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达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这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5、用自然要素改善环境的小气候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的要素与人有一种内在的和谐感。人不仅仅具有进行个人、家庭、社会的效活动的社会属性,更具有亲近阳光、空气、水、绿化等自然要素的自然属性。自然环境是人类自下而上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室内设计中自然要素的引用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景观办公室”成为时下流行的办公室的设计风格。它一改过去办公室的枯燥、毫无生气的气的氛围,逐渐被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的环境所代替,根据交通流线、工作流程、工作关系等自由地布置办公家具,室内空间充满绿化。办公室改变了传统的拘谨、家具布置僵硬、音调僵化的状态,营造出更加融洽轻松、友好互助的氛围,更像在家中一样轻松自如。“景观办公室”不但改善了局部的小气候,而且不再有旧有的压抑感和紧张气氛,而令人愉悦舒心,这无疑减少了工作中的疲劳,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激发了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使办公室洋溢着一股活力,减轻了现代人的工作压力。 6、主动技术干预在被动方法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便需要主动技术干预起辅助作用。如利用能量转 化的原理,使用太阳能收集器和光电转化器利用地热资源;提高原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等。再如采用自然通风系统的生态建筑,当利用自然风压无法实现自然通风的时候,可以采用热压,热压与风压相结合、机械辅助等手段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将生态学的观念引入设计,增加设计的科学性,使美学观念上升为逻辑观念,这将是以后设计的方向。三、保留自然的意义 塑造个性生态环境人和自然的和谐生命存在的状态,这种和谐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互为协调和动态的平衡。中国城市化的浪潮实际上不可逆转了,人类建造技术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生活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类不得不回到“生存”这一根本性立场上来,反思和考虑居住问题和城市发展的问题已不容忽视了。清华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曾在2009深圳国际设计论坛的演讲中说:“生态设计是指注重对自然生态的维护和协调,以及人为的生态环境设计,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利用科技成果树立环保的、健康的、文化的理念,在设计中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环境,通过综合治理把人口集中的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给人类以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保证。”当代设计师为了这一目标一直在做着探索和尝试。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罗林用麦秆打包建造的草砖房;美国设计师威廉摩根在森林中设计的四组圆形天井穴居;摩洛哥马拉喀什用抗突和覆土的技术建造旅馆饭店;以及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超级纸屋”,这些都是设计师从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吸取经验,如生土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等等,建造出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建筑体,力求做到建筑与自然共生,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我作为环境艺术设计队伍中的一员,需要懂得应该做什么样的设计,怎么样做设计,这已经上升为伦理高度。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当对环境负责,考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应该对人负责,考虑健康、安全的功能需求,还应当对文化负责,考虑地域文化传统的持续与发展。
《室内外设计中对生态意识的思考》通过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的总体呈现;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及保留自然的意义 塑造个性生态环境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作者对于生态意识在当代室内外设计中的背景、内容、发展方向和重要意义。总之,生态意识是当代室内外设计不可忽视并应该大力提倡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出发点,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客观审视。我们既要依托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将生态设计实施,更要从思想意识上关注生态环境,唤起更多的人对于生态环境关注并参与到生态环境设计的队伍中,创作出更多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使我们的家园更健康更美好。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自然 环境 生态一、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的总体呈现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在词典里的意思是天然,非人为的,不拘束,不呆板,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最简单的就是视觉的自然,也就是人可以直接看到的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生活的环境。人对自然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只要人活着就离不开自然。在中国,农耕经济持续了几千年,与收成好坏直接相关的自然条件倍受人们的关注,久而久之,“关注”便积累为崇敬、依恋等情结。因为这种情结,自然观念在室内外设计也有了反应,而且这种情结将一直延伸下去。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将自然引入室内空间的做法,那就是盆景艺术。供石、养花、制作盆景,这些古老的艺术就是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的具体表现。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意在“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小见大,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反映出来的,就是人们热爱自然、依恋自然,希望与自然亲近的感情。这种将自然景物组合提炼的艺术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并有了新的门类的出现,这就是花艺装置艺术。 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设计者不只把眼光放在了花花草草的组合,他们向更广阔的自然寻找灵感,森林,海洋,星空,都成为设计者们的素材。将一个巨大的水族箱作为饭店的中庭的设计(图1-4),可谓是一个大胆且有趣的构思。但这种构思就是基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更密切的接触到自然,使我们真实的感受它。如果说这个设计是视觉型的话,那么将整个餐厅装饰成一个海底世界的效果就是感觉型的体现。如今,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尝试在高层建筑中建造空中花园,使生活和工作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也能够接触到自然,因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空中花园 ”。 不论是视觉还是感觉,都是人们自然观念的体现。麦克哈格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涉及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过去的文化是尊敬自然的力量,懂得与自然调和的方法。工业革命以后的开发,脱离了自然,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见退化,环境祸患正威胁着人类生存。因此,人类应当在开发自然的同时,重新唤醒对自然的尊重。在我们的文化中,那种“回返”传统(文化的和自然的)的大趋势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文化现象,回归是一种稳重朴素的美学,是对世俗化日常生活的兴趣,也是对社会和自然的法则、伦理的肯定和尊重。人们都逐渐变得冷静和成熟起来,开始重新思考自身,为自己定位。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有了对自然的渴望,在设计中就应该提倡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也就是——生态设计意识。不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的幽雅、丰富的自然景观,天长日久都可以给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高楼大厦已不再是环境美的追求,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的追求。现在,人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把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来,在人类生存的空间中进行自然景观的再创造。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使人们在生存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成为可能。二、生态意识在室内外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设计就应该处理好大环境(自然环境)。具体讲,小环境的创造包括提供给生活和工作在其中人们以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和声环境,以及长效多适和灵活开敞的室内空间等等;对大环境的保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界的有节制的索取,二是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对自然资源少废多用,在能源和材料的使用上贯彻节约能源、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等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等)、减少光污染和声音污染等。通过对生态设计的分析,生态设计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总结为这么几点,协调共生原则、能源利用最优化原则、废物生产最小化原则、循环再生原则、持续自生原则。具体体现在设计中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设计师们的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天地,除了为艺术形象上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外,也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然而,当一种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面世的时候,人们往往对它还不很熟悉,总要用它去借鉴甚至模仿常见的形式。随着人们对新技术和新材料性能的掌握,就会逐渐抛弃旧有的形式和风格,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式和风格,充分挖掘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即使是同一种技术和材料,到了不同设计师的手中,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和和表情,以及不同的使用方式。譬如,粗野主义的暴露钢筋混凝土在施工中留下痕迹,在勒·柯布西埃的手中粗犷、豪放,而到了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的手中,则变得精巧、细腻;同样工业化风格的形象在SOM和KPF的手中分别有了不同的诠释;同样的生态建筑在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和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的手中也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不同的生态设计方式。20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室内设计的创作处于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技术和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室内环境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生态环境,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采用,丰富了室内设计的创作,为室内设计的创造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譬如用材料吸热降温,利用构造通风和降温等是目前设计师正在尝试的技术。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中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建筑空间的质量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设计师们的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形象上的突破和创新,生态化的设计就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2、应用自然光 在建筑使用自然光有着漫长的历史。勒·柯布西埃 (Le Corbusier)的郎香教堂。路易斯·康 (Louis Kahn)的金贝尔美术馆、埃罗·沙里宁⑥(Ero Saarinen)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瑞斯小教堂、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的)水晶教堂、安藤忠雄的光的教堂、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柏林国会大厦等,均充分利用了自然阳光的特性,塑造出一种神圣、脱俗的至内空间氛围,在建筑用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以使其展示的建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进步,对建筑照明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自然光线的引入,除了可以创造空间氛围外,还可以满足室内的照明,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工照明。依靠自然光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能够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感。“有机建筑”的思想就是强调建筑内部的自然观,强高接近自然,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 3、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风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着其他能源封锁可媲美的优点——可再生,无污染,因此太阳和风对未来的室内设计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的外观和通风系统的设计。这使人们对建筑外立面和建筑的自然通风有了新的理解;视觉的联系、引进日光照明、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遮阳、充分预防眩光、合理运用太阳能、合理运用风能。 4、注重自然通风 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地适应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地控制建筑微气候。但空调技术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对空调的过分依赖和不加限制地滥用,是造成当今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原因。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就不提倡使用空调,指出空调技术的弊端。空调所产生的恒温环境使得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而且空调技术在解决了建筑恒温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诸如污染等其他的问题。因此,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设计普遍采用的一项比较成熟和廉价的技术措施。采用自然通风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空调制冷系统。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达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这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5、用自然要素改善环境的小气候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的要素与人有一种内在的和谐感。人不仅仅具有进行个人、家庭、社会的效活动的社会属性,更具有亲近阳光、空气、水、绿化等自然要素的自然属性。自然环境是人类自下而上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室内设计中自然要素的引用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景观办公室”成为时下流行的办公室的设计风格。它一改过去办公室的枯燥、毫无生气的气的氛围,逐渐被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的环境所代替,根据交通流线、工作流程、工作关系等自由地布置办公家具,室内空间充满绿化。办公室改变了传统的拘谨、家具布置僵硬、音调僵化的状态,营造出更加融洽轻松、友好互助的氛围,更像在家中一样轻松自如。“景观办公室”不但改善了局部的小气候,而且不再有旧有的压抑感和紧张气氛,而令人愉悦舒心,这无疑减少了工作中的疲劳,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激发了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使办公室洋溢着一股活力,减轻了现代人的工作压力。 6、主动技术干预在被动方法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便需要主动技术干预起辅助作用。如利用能量转 化的原理,使用太阳能收集器和光电转化器利用地热资源;提高原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等。再如采用自然通风系统的生态建筑,当利用自然风压无法实现自然通风的时候,可以采用热压,热压与风压相结合、机械辅助等手段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将生态学的观念引入设计,增加设计的科学性,使美学观念上升为逻辑观念,这将是以后设计的方向。三、保留自然的意义 塑造个性生态环境人和自然的和谐生命存在的状态,这种和谐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互为协调和动态的平衡。中国城市化的浪潮实际上不可逆转了,人类建造技术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生活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类不得不回到“生存”这一根本性立场上来,反思和考虑居住问题和城市发展的问题已不容忽视了。清华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曾在2009深圳国际设计论坛的演讲中说:“生态设计是指注重对自然生态的维护和协调,以及人为的生态环境设计,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利用科技成果树立环保的、健康的、文化的理念,在设计中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环境,通过综合治理把人口集中的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给人类以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保证。”当代设计师为了这一目标一直在做着探索和尝试。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罗林用麦秆打包建造的草砖房;美国设计师威廉摩根在森林中设计的四组圆形天井穴居;摩洛哥马拉喀什用抗突和覆土的技术建造旅馆饭店;以及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超级纸屋”,这些都是设计师从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吸取经验,如生土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等等,建造出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建筑体,力求做到建筑与自然共生,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循环再生型的建筑材料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我作为环境艺术设计队伍中的一员,需要懂得应该做什么样的设计,怎么样做设计,这已经上升为伦理高度。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当对环境负责,考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应该对人负责,考虑健康、安全的功能需求,还应当对文化负责,考虑地域文化传统的持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