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痕之后:重庆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
cof_05112476
2024年06月09日 23:50:10
只看楼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   “岌岌九峰晴有雾,瀰瀰一水远无波。”(宋·冯时行)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黛湖上空远眺北碚城区)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与黛湖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 创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物种基因库,山脉连绵,灵秀幽美,九峰并峙,文化悠长,近两千年前便有宗教及文人活动的历史记载。同时,缙云山也是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市民休闲赏景的热点区域。因此,自然保护区内的违规建设、蚕食林地、无序发展等现象曾长期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  
“岌岌九峰晴有雾,瀰瀰一水远无波。”(宋·冯时行)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黛湖上空远眺北碚城区)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与黛湖

▲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

创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庆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物种基因库,山脉连绵,灵秀幽美,九峰并峙,文化悠长,近两千年前便有宗教及文人活动的历史记载。同时,缙云山也是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市民休闲赏景的热点区域。因此,自然保护区内的违规建设、蚕食林地、无序发展等现象曾长期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018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作出了重要批示。在重庆市、北碚区两级坚强领导下,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启了关键性的攻坚阶段,累计拆除保护区违法建筑8.8万平方米,整治突出环境问题269个,生态修复约10万平方米,覆土复耕复绿48.15万平方米,逐渐让缙云山保护区“绿肺”功能得以恢复。为进一步高质量普及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和缙云山整治工作成果,形成集教育、科普、展示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基地,北碚区决定在某违规建设宾馆拆除后的场地上新建“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 (以下简称生态展示馆),同时将其作为与重庆市委党校共建的教育基地。
建设场地所在位置三面环山,北向直面有“藻类基因库”之称的黛湖     ,视线所及处皆为连绵青山。宾馆拆除后,留下一块约1400㎡的平整场地,与周边山体接触面已形成多处陡直切削,在青山密林中犹如一块刺眼创痕。这片创痕,不仅是视觉上的,也是机能与情感上的。场地因长期人为建设,在生态修复能力、地理原真特征等方面形成与周边连绵林带强烈的反差。

▲项目区位关系 ▲违章建筑拆除中(业主提供) ▲违章建筑拆除中的建设场地与黛湖全貌(秦廷富 摄)

意义
在全面拆除违建、生态修复的总方向下,生态展示馆成了保护核心区中唯一的新增公共建筑,本身便成为一处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展品”。面对过去的人为创痕,设计须在严格而敏感的生态逻辑和审批程序下进行修复与再生。首先确立的基本定位是, 建筑以“家宅”而非“殿堂”(亲和而非威崇)之立场与青山共生 。“中国人对于 “家宅” 的概念……在全部家宅庭园的配置里,房屋本身退处于比较次要的位置。”“和谐、参差、新奇、掩藏、暗示”     ,成为   以“吾国与吾民”为立场探索与“山”共存的基本原则  

▲设计草图(褚冬竹) ▲总平面图 ▲建筑效果图 ▲建筑模型(褚冬竹摄) ▲建筑模型(褚冬竹摄)    

以“洞天缙云”作为设计象征和意义实现的推演线索   ,将朴实谦逊的形态原型和丰富有序的内部路径结合,既聚焦内向体验,也注重外向揽景,通过直观展示、互动媒体、研讨对话、主题报告、场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处可观、可游、可学的沉浸场景。
“洞天”,即名山胜地、世上仙山,将其作为文化线索规定了特定的空间含义:洞——法之自然,强调对空间参观线路中有意识地限定、连贯、引导;天——融于自然,强调参观学习后,回归山林的豁然开朗和精神领悟。

▲建筑鸟瞰 ▲建筑局部鸟瞰 ▲二层观景外廊 ▲二层观景外廊 ▲内部空间分层示意图 ▲拆解分析图  

“缙,帛赤色也”。一说,山峰云霞色赤如火、姹紫嫣红,赤多白少为“缙”,故得名缙云。虽得名源头已很难定论,但色彩印记早已与这座山林相伴数千年。因此,如何将深藏密林中的建筑含蓄地与天空关联、与色彩关联,也成为设计初期切入时的隐隐目标。
如何让观者抵达时,“已观山上画,更看画中山”     ?纸张载体并非目的,画内之“山”才是意趣。建筑亦如是。为凸显自然,建筑尽力将人为塑造影响后退,色彩整体沉稳质朴,光洁通透成为表面性质的基本选择——既可以饱揽山景,又能映射自然,将天空奇色“捕获”至建筑之上,再由错列并置的映射面瞬间“裁切”为若干相似但不相同的竖幅画面,成为浓密林间的色彩与明度的反差、真实与虚像的对话。三层空中景廊,地面着色亮黄,呈现可与紫红互补,又与青绿近邻的色彩碰撞。自然竹木与前后通透出的真实青绿结合,再叠加如黛屋顶,建筑归融(但非隐藏)于环境。

▲建筑外观 ▲建筑入口局部 ▲树屋

空间
在这个边界限制严格的命题中,意义与实物之间的联系最终由可供体察的空间组织方式完成。界面是建构空间的基本要件,也是设计操作的具体对象。如何赋予界面恰当的形象,成为建立空间体系过程中的基础。
“任何捕捉“形象的思想”的尝试都注定要与话语思维的问题进行一番殊死斗争”     。作为承担着教育、展示职能的实体与空间,从抽象的生态意义出发,落地于具体的物理存在,最终再由观者读取储存其中的意义,本身成为一个逻辑“迂回”(détour)     但指向明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强化的文字思维成为意义信息编码与解码的切入方式,以此获得贯穿始终的空间生成线索和意义呈现方式。
设计将空间、形式与文字关联。 立面原型取意家宅的同时,也致敬甲骨文“山”字的书写方式,以三角形态增补至原场地凹陷之处,与两侧山体共同形成高低跌宕的“山”形组合,以谦逊、友好的方式缝补原场地留下的生态创痕,最大限度保护和适应现状地形、一草一木,充分尊重场地文脉。 在这个逻辑中,空间本身的意义已不仅是最终呈现的形式语言,更是锚固立场的关键所在。 
建筑空间组织为四个部分——寻迹、赏景、静思、论道,分别应对路径网络、停驻观景、展览游习、研讨交流。   将丰富的内部曲径与穿行后的豁然开朗结合,形成紧凑建筑布局的同时也塑造了风致不一的林中庭园,有限的场地空间中创造林中微园、别有洞天的人文场所。由于场地限制,建筑仅有北面可直接展示。建筑正面朝北,直面黛湖方向,隐喻“夜雨寄北”诗歌意境,与黛湖共同建构文化意义。

▲建筑鸟瞰

一层主入口轴线对景为一处生态庭院,取意山中有建筑,建筑中有山,如此相互依存、相互保护的关系。该庭院完全开敞自然,承接山水雾气滋养,成为进入建筑映入眼帘的第一处重要展区。因用地狭小,有意识将展厅内的观展流线得较为曲折,以延长观展流线、丰富展厅内空间类型。

▲入口台阶局部 ▲一层平面图

二层以生态讲堂、观景平台、林下院坝等为主要功能。生态讲堂开放通透,不同于一般报告厅的封闭设置方法,将其以独立体量设置于主体空间中。在报告厅集中学习后,学员可在二层林下小院休憩研讨,在真实的森林场景中感悟生态理念、绿色气息。

▲二层平面图

三层的空中景廊、鸟鸣树屋提供了参观者另一种赏景、静思的空间感知,以极目远眺、亲近大树、触摸绿叶的方式放松身心、渗入精神,也提供了不同的。 空中景廊取意中国山水画中劈开磐石的高山流水,两侧如镜面对远山风景多次反射 ,步入其中,即可一人独揽缙云,感知山馆一体的沉浸体验。

▲三层平面图

▲空中景廊

▲空中景廊断面示意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建筑与山体、黛湖、道路的视线关系 ▲一层室内空间 ▲一层内庭园 ▲一层内庭园 ▲展厅内部 ▲二层报告厅 ▲主楼梯 ▲入口前场地(褚冬竹 摄) ▲环境局部

后记
两年多前,第一次站在建设场地面前时,没想到在这密林深处,竟曾有这些违规建设和林木破坏;更没想到,过程中无数次上山感受森林特有的荫翳幽凉后,却在这个八月注入了滚烫的记忆。
2022年6月,生态展示馆室内布展完成,标志着这座孕育了两年有余的建筑基本成型,于是,写下了 “创痕与再生” 这个始终萦绕脑海的关键词,将其作为设计小结的标题。未曾想,8月, 一场迅猛肆虐的剧烈山火将缙云山南麓吞噬,经历了惊心动魄同时也热泪盈眶的八天后,山火被同心凝结为血肉长城的军民最终扑灭,无数英雄创造了历史。 静美如画的黛湖水在这次救援灭火行动中作出重要贡献,抽取喷洒向了数公里之外的熊熊烈火。回想设计过程,除了关于建筑与场景的记忆和触动,最大的感受便是对每一棵树都保护得“小心翼翼”,尽最大努力组织与山林共生的建筑空间和施工作业。从地方领导到大众百姓,早已将缙云山视为珍宝,如呵护露珠般呵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如今,烈火掠过的部分山体,林木成碳,青山不青,为全面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添了最直接的注脚。火光中,也折射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为绿水青山的科学养护、持续共生、人山互动留下了更多的经验、想象和期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注释

①据传说,黛湖周边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出诗作《夜雨寄北》之地。

②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M]. 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③出自清代戏剧家李笠翁(李渔)《意中缘》,故事围绕董其昌、杨云友等人展开。

④汤姆·米歇尔. 图像学 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 陈永国,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⑤法国哲学家、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ois Jullien)将“迂回”视为中国人典型的思维与语言表达特征。这样的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人对空间、庭园、建筑的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因此,在中国文化语境内,“意味深长”成为对叙事深度及内涵的褒义表述,也成为了这座对“意义”有较高要求建筑的设计价值追求。


作者简介

褚冬竹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总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生导师( 从事本项目设计时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副院长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