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氧化工艺调试中的一些疑问
npcp
npcp Lv.3
2005年08月22日 23:28:33
只看楼主

我目前在半导体芯片的废水的调试,废水的设计水量1200m3/hr,目前进水量35m3/hr,进水COD=450-500,BOD=150-180,PH=3.5-4,氮,磷需另外投加。工艺流程: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砂滤器。接触氧化池容积400立方米(填料250立方米。采用立体填料)有以下问题,向各位请教: 1、接触氧化工艺,溶解氧控制的范围多少是合适的,在这个范围内,溶解氧高低相应会有什么影响,比如去除效率、出水的清澈度等等;

我目前在半导体芯片的废水的调试,废水的设计水量1200m3/hr,目前进水量35m3/hr,进水COD=450-500,BOD=150-180,PH=3.5-4,氮,磷需另外投加。工艺流程: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砂滤器。接触氧化池容积400立方米(填料250立方米。采用立体填料)有以下问题,向各位请教:
1、接触氧化工艺,溶解氧控制的范围多少是合适的,在这个范围内,溶解氧高低相应会有什么影响,比如去除效率、出水的清澈度等等;
2、运行中出现大量白色泡沫,泡沫是因为什么物质产生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物质的产生,如何从根本上消除;
3、接触氧化的负荷什么范围是合适的?负荷的高低,对应着系统的出水水质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4、填料上大量红斑(票页)虫生长,其次是线虫,占据了填料附着物中的相当大部分,正常吗?谁对接触氧化工艺生物相观测有实际经验的,请留下宝贵经验;
5、出水水质混浊,滤纸过滤后,清澈,有大量细小絮体,难以沉降,什么原因导致,应采取什么措施?
6、甲基苯类物质对生化系统的影响如何?(系统进水中可能含有这类物质)

请有经验的同行,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QQ154169141 希望能成为你的朋友
免费打赏
hdgwater-3000
2005年08月24日 10:12:03
12楼
关于溶氧效率的问题  ,不知你实测过多少,你认为最多能多少?  这是关键,
现在的曝气膜片,6米水深,能有多少?
曝气生物滤池BAF,5米水深,溶氧效率有多少?
接触氧化,普通填料加穿孔,又有多少?
回复
linweitao
2005年08月24日 11:30:44
13楼
大家多向7楼学习,最基本的概念应清楚——接触跟活性两个概念
回复
guweimin
2005年08月24日 11:52:48
14楼
简单说一下

大家主意楼主提到的红斑螵虫,这种微生物的出现说明水体中残留的
悬浮物过多,因为该生物相多以残渣为营养源。

偶也是在一个造纸项目中的接触氧化调试中因为过曝(调试方法)时间
太长后,镜检生物相观测到该物相。

后来当F/M达到要求后,降低风量,出水浊度自然缓慢下降,生物相也随之
改变。

泡沫的问题应该还是生产中的助剂问题造成的,芯片的清洗液。
调试过程中,不用理会,稳定之后看情况决定是否上消泡措施。


回复
npcp
2005年08月24日 12:22:40
15楼

关于溶氧效率的问题  ,不知你实测过多少,你认为最多能多少?  这是关键,
现在的曝气膜片,6米水深,能有多少?
曝气生物滤池BAF,5米水深,溶氧效率有多少?
接触氧化,普通填料加穿孔,又有多少?

谢谢这些问题,做事就怕认真二字。讨论这些不是我的初衷。

楼主:不晓得你的调试工作进行了多长时间?(调试进行了2个多月,目前遇到了些困难,部分高浓度的废水(含有杂环化合物)无法处理,稀释后进入,对生化系统仍有不良影响。)

在调试初期,测量的DO值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微生物都还没有长出来,怎么消耗氧。
(同意观点,初期过量曝气。)

就算是正常的运行,溶氧仪测量的DO值也只能是参考,测量值无法准确反应池内的溶氧浓度,只考虑其范围就行。(范围是多少,溶解氧高低都无所谓吗?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往高的方向调整?什么情况把溶解氧控制低一些呢?测量值为什么会无法准确反映池内的溶解氧浓度呢?)

表面活性剂是一个大类,半导体芯片生产中的添加剂流失在排水中都是表面活性物质(如果每对这方面知识不了解,不要凭感觉发言),只要是鼓风曝气,产生泡沫是必然的(调节池内空气搅拌,只有少量泡沫产生)。泡沫的情况可能会在调试正常后得到缓解(需要知道促进缓解的措施),但是只要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泡沫不会彻底消除(表面活性剂也会被降解,有可能彻底消除)。况且,微生物的分泌物等也会产生泡沫(按照这样的逻辑,没有泡沫的时候,微生物就不分泌了)!


回复
npcp
2005年08月24日 12:31:45
16楼
万分感谢15楼的发言,如果有实际经验的同行都能够把实际的经验同大家分享,会是很好的事情,毕竟每个人接触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而水处理是需要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大家主意楼主提到的红斑螵虫,这种微生物的出现说明水体中残留的
悬浮物过多,因为该生物相多以残渣为营养源。

与描述的情况相同,水中悬浮物高,生物膜碎片,泡沫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高浓度可能含有毒性的废液进入系统造成的,从调试的情况来看这一点很明确,属于生物泡沫。遇到类似情况,在工艺上该如何调整呢?
回复
zystudio
2005年08月24日 13:32:40
17楼
我的想法:
1、关于DO这个问题不用太在意,大概控制在2~5,具体控制在多少比较适合,我觉得应该楼主你告诉我们比较适合,为什么呢?因为每种废水水质不同、进水浓度也不同,膜对各种水的适应度也很难说清楚,有些需要高点,有些低点,所以在调试过程中楼主可以寻找到你那废水的适宜DO
2、部分高浓度的废水(含有杂环化合物)在进入生化系统前一定要经稀释处理,使COD在1000以内
3、泡沫的问题同意15楼的,不用理会。
回复
npcp
2005年08月24日 18:16:56
18楼
高浓度废水主要成分芯片制造过程中化学机械研磨液废液。2立方米每天进入300立方米调节池,混匀后进入接触氧化池处理,出现了以上状况。在未进入之前,系统运行良好。

请有经验的同行发言。在说明问题的时候,能否提供具体的数据,具体的措施,最反对泛泛而谈,看似正确,实际上什么也解决不了。我问这些,不是用来考大家的,是想请大家帮助我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
回复
环保佛
2005年08月25日 00:41:42
19楼
我说npcp,你就让大家踊跃发言吧。你的任务就是从中选择对你有所启发的建议。如果仅能从你口头说的这些问题和现象中得出具体措施,而且还提供具体的数据,估计这位至少是院士。
回复
zystudio
2005年08月25日 09:41:40
20楼
TO npcp
1.不是我说你,你的这种追根刨底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有时工程调试上的问题不一定就能说得很准的,heshaolin说得对,能提供具体的数据,估计这位至少是院士,但你想想院士会上给排水论坛吗?我想傻子都知道答案。
2.在这里我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方说酸化水解,你能说经过水解后水的COD就一定降低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些水经过水解COD不但不降反而升高。所以说有些事情不是绝对的,我想你现在可能不明白,但以后肯定会明白的
回复
wangbangcheng
2005年08月25日 10:29:33
21楼
出水水质混浊,有可能是你的过滤设备的介质有关。难以沉降,有可能是水里含有矿物盐。
不好意思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