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城市住宅》2005.01.期登载的文章,欢迎大家就这个话题发表意见,百家争鸣。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开 彦摘要 我国的住宅设计正逐步从理念和概念的炒作,走向理性和务实的层面上。未来住宅的设计,将重点转向提高住宅设备配置方面。要获得一个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注重套型内部平面空间关系的组合和硬件设施的改善,还要全面考虑住宅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的综合条件及其设备的配置。阐明“绿色住宅”,应当是健康、有益、节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住宅。“绿色住宅”是涵盖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概念。结合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殊情况,呼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创造一种充满自力、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区环境。
这是《城市住宅》2005.01.期登载的文章,欢迎大家就这个话题发表意见,百家争鸣。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开 彦
摘要 我国的住宅设计正逐步从理念和概念的炒作,走向理性和务实的层面上。未来住宅的设计,将重点转向提高住宅设备配置方面。要获得一个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注重套型内部平面空间关系的组合和硬件设施的改善,还要全面考虑住宅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的综合条件及其设备的配置。阐明“绿色住宅”,应当是健康、有益、节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住宅。“绿色住宅”是涵盖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概念。结合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殊情况,呼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创造一种充满自力、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区环境。
关键词 住宅设计 性能价格比 住宅设备配置 绿色住宅 长寿住宅
2楼
从长期被动地适应福利分配的住房,到主动地选择住房,人们对住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对住宅功能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市场化条件下,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满足人们不同的居住需求?什么样的住宅才是理想的住宅?未来住宅设计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
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炼,我国的住宅设计已逐步从理念和概念的炒作,走向理性和务实的层面上。未来住宅的设计向何处去,成为很多规划师、建筑师和开发商深为关注并努力探讨的课题。
1 讲求“性能价格比”
从福利房到商品房,冲破计划模式,设计师不再受面积的束缚,而是开始本着“以人为本”这个***本着眼点,在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切实注重人的实际需求,研究人的居住行为规律。如在住宅设计中,采取“动静分区”和“公私分离”的手法,开始讲求起居厅的设计。这些对提高未来住宅的设计水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随着市场的某些炒作,住宅设计中的一些作法变得很不理性。例如,有些住宅中起居厅的面积达到60~70m2,卫生间甚至达到18m2,空间大得令人不能接受。住宅空间的舒适程度是以人的行为尺度和心理接受尺度为***准的。过大的空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和亲和力,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氛围,甚至会使居住者在心理上感觉自身的渺小,居住空间显得冷漠、僻静。其结果是,人们花钱购买住房,却又未能获得相应的功能与质量。这就涉及到了“性能价格比”这个***本概念。
福利住宅讲求面积的大小,而商品住宅更注重功能和品质。未来,人们购买住宅,将以买到了什么样的功能品质和有哪些服务为主要参考批标,而不是买到多少平方米的面积。住宅消费讲求的是花钱买更多的功能和更舒适的享受。衡量未来每套住宅的价值,其功能和品质将成为成交的主要因素。因此,未来的住宅设计应当更加理性和务实。
住宅面积的增加无疑会带来其功能的改善,但无功能目标而盲目扩大面积,那就是“大而无当”,也就是没有获得相应的功能增量,就“性能价格比”而言,是不合适的。因而,未来的住宅应当特别强调功能的增量,即随着面积的扩大,功能随之升级,套内的功能不断增加。例如,一个简单的客厅演变为一个客厅和餐厅,卫生间的设备也由洗盆、便器、浴盆老三件演变为化妆、淋浴等更多的功能,又有可能将各种设备分区使用。浴室除满足生理需求外,还可变为休闲空间。住宅面积增加了,功能随之提高,舒适度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年来,随着商品住宅的发展,住宅面积有了稳定的扩大,一套二室一厅和三室一厅的住宅一般为90~120m2,各种尺度均较适宜,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如果再扩大套内面积,则应当相应增加套内功能,改善和提高空间的舒适度,包括增加书房、休闲空间、贮存室、设备间、家务间等。
回复
3楼
2提高住宅设备的配置水平
住宅设备及其设计与安装的精品化,对实现住宅的功能增量起着重要作用。考察亚洲近邻日本和“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他们提供给普通公务员居住的住宅,每套面积标准一般控制在70~110m2以内。但由于设备配置周全,住宅部品优良,管道走向布置合理,获得了较高的舒适度和方便程度,居住生活质量较高。
我国未来住宅的设计,将重点转向提高住宅设备配置方面。要获得一个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注重套型内部平面空间关系的组合和硬件设施的改善,还要全面考虑住宅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的综合条件及其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光环境
日照及自然光。其生理卫生价值极高,对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较大。在住宅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合理开发自然光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未来住宅的设计将充分利用日影分析原理和计算机辅助设备,来改善日照和用地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自然采光还涉及窗口布置、窗的构造及所使用的材料等方面,这些也必将引起设计上的创新。
2.2声环境
隔声问题在我国的住宅设计中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轻质材料在未来住宅中的广泛使用,又会加重隔声的难度。隔声技术包括空气隔声和固体隔声两部分。住宅内,人们可忍受噪音约40~45分贝。为达到这一指标,必须增加门窗的密闭性,并改善墙体构造。多年以来,由于对住宅楼地面的固体传声问题重视不够,住宅内隔声效果较差。在未来的住宅中,加强对楼板的隔声叠层构造和面层处理,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2.3热环境
热环境是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采暖和空调而言,又涉及节能、造价、维修、管理等诸多方面。目前,对各种采暖方式的研究和采暖系统的开发各具特色,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
就其综合效果而言,我们提倡相对集中的采暖方式,但应当改为双管系统、分户计量的方式进行。这种相对集中采暖方式的热源供应,既可以组团为单位,也可以单幢楼或居住单元为单位来组织。
套内集中空调的模式也被普遍看好,但要考虑住户的经济承受力,并努力减少室内噪音。
近年来,欧洲先进的节能技术不断地被介绍进来。经历了20多年的大量研究和实践,欧洲在住宅节能方面探索出了很有成效的方法。其中,以低能耗、高舒适度的住宅节能技术尤为突出。该项技术通过使用功率非常低的辅助采暖和制冷设备,既可调整室内温度,保持舒适的状态,又节约了住宅的综合造价。此项技术在我国未来的住宅建设中,有望得到应用和推广。
2.4空气质量环境
住宅室内污气及有害气体的排除,是居住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在有效排除厨房、卫生间的污气和有害气体方面仍不尽人意,高层住宅竖向烟风道形同虚设,串烟、串气、串声现象十分严重,且直排热水器屡屡出现事故。居住套内排气、排污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大系统,尽管装置很好,但由于排风管道或烟道不畅,其设备与设施同样可能达不到功能目标。
未来住宅的通风系统设计,将重点解决烟风道技术问题,研究开发新型专用的烟风道系统和接口配件,形成完整的竖向排烟气的成套技术产品。水平直连排出烟气的作法,具有简便、直接、高效的特点,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普遍采用。预计此项技术完善后,将在我国未来的住宅建设中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采暖和空调房能够及时补充和更换新鲜空气,预计未来住宅中,将采用补新风式冷热交换空气补充装置。此项技术也会在未来的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2.5管道布置
住宅中各种管道布置的不尽人意,一直制约着我国住宅品质的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暖、电、气各自为政,造成住宅内各种厨卫管道无序空行。在商品住宅中,这种影响也始终没有消除,各种管道尽管经过精心包藏,仍问题丛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住宅厨卫整体功能品质的提高,影响了厨卫整体化、集成化技术的进步。未来住宅设计将以“自家管道不到邻居家去”和“压力管道出户”为原则。
各种管道穿楼板是造成住宅跑、冒、滴、漏的主要根源,在商品住宅中也是一种产权不清的表现,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解决的办法是,在下沉楼面和楼面垫层中铺设水、暖气各种水平管道。解决水平管道铺设的办法是设置管道墙,将所有的设备沿着管道墙进行布置,并将各种水平管道放置在管道墙内。
建设集中管井是现代住宅设计中的一种成熟的作法。为了净化室内空间,减少由于压力管道给住户带来的干扰,明晰产权,属公共使用的设备管道应当设置在套型以外,以便于设备的安装、维修、抄表及设置其他一些家用设备(在日本,管井内设置各种表具及热水装置)。管井可以放大尺寸,扩大进深。尽管面积加大了,却将极大地改善住宅内部的空间环境。
回复
4楼
3关注“绿色住宅”
所谓“绿色住宅”,应当是健康、有益、节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住宅。它的***点应是从住户的切身利益出发,营造健康、安全、文明的居住环境,提高住户的居住质量,营造文明的居住环境。“绿色住宅”是涵盖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概念。
“绿色住宅”不仅注重住宅和居住区等硬件建设,更重视人们文明生活方式的软件建设。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提倡重复利用,努力减少污染,保护自然,以创造一个绿色生活环境。
未来住宅设计的首要目标,应是营造“绿色住宅”,服务于“绿色住宅”,以“绿色住宅”这个硬件支撑“绿色生活”这个软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利用居住区***地外部和内部的自然条件,如保留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保护古树和文物古迹,继承文化特色。
(2)要把空气、阳光、绿色引进每套住宅内。未来的住宅设计,将会创造一切硬件条件,让人们尽享大自然的赐予。不仅套型设计着重调整各种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尺度和色彩也将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而且将通过设计师的创新,改善居住的舒适程度,努力营造一个绿色环境。例如,通过增大窗口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色景观;采取增加保温隔热手段或防热隔膜玻璃等措施,把不必要的热量拒之室外;通过会“呼吸”的绿色建材,不断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让居住更为舒适;通过及时更换室内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鲜,等等。
通过优良的设计,在住宅中重新引进自然通风的概念,将在夏季取代或减少空调的作用。例如,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可减少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并实现光电转化,使太阳能系统和房屋面构造结合为一体,既实用、美观,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
(3)“绿色住宅”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即最大化利用了最小化排废。这与“节制”和“节省”有本质的区别。大自然赋于我们各种资源,在技术、经济有保证的情况下,利用各种资源为人服务,供人享用。在享用和接受服务时,一切浪费都是犯罪。但“节制”和“节省”同样也不适宜。我们提倡的最大化、有效化,是要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对不可再生物质要十分珍惜,并着重开发各种替代产品。例如,实施垃圾分类,对分类后垃圾按照有机、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门别类回收,以达到最小排出量和最大化利用。又如,在小区中实施中水系统,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雨水改善气象环境等。这些都是未来住宅设计中必重视的问题。
此外,采用绿色建材、环保建材和无放射性建材,对保证居住者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对建材及产品、设备的“绿色认证”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4)引导“绿色生活方式”是住区未来建设和物业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绿色生活意识,“绿色社区”的建设也将无从谈起,已建好的也将被破坏。要在社区的建设中,开展对住户居住行为的引导,并有效加以规范,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自爱自洁,邻里和睦。这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让“绿色行为”成为生活的必需,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和一种时尚。此外,还要在社区内组织起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公民参与机制,组成由政府、环保组织、物业管理和业主参加的联席会,发动志愿者参加,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区,让环保观念和行为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回复
5楼
4 呼唤“长寿住宅”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不期而至。鉴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殊情况,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创造一种充满自力、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区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日本在住宅建设过程中,着眼于把住宅作为全寿命过程中适应老年人居住的模式,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当有老年人居住,或者房屋主人进入老年之时,可以把普通住宅变更为适合老年人需要的住宅。此类住宅称为“长寿住宅”,这是一种适应人们居住行为变更的住宅类型。具体的作法很多,其中包括进行潜伏设计,需要时则可开墙、凿洞及安装扶手、警报、呼唤等设备。当老年人与年轻人合住时,此类住宅可分可合,形成“两代居”的形式。当然,此类住宅最***本的要素是,在开始规划设计时,就对老年人的需求给予充分的考虑,如预留足够宽的门洞、过道,供轮椅回转。在这方面,绝不吝惜、节省,而是做足、做够。据调查,对老年人而言,约有70%~80%的事故是发生在卫生间内的。因而,他们特别注重卫生间内各种设施的设计与安装,充分考虑使用的方便和安全,在遇险时可有效地救助。但消除地面高差,对日本的传统住宅来说尤为困难。
由于我国4:2:1(老人:成年人:子女)人口结构比例,成年人负担过重,社会必须负担养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社区的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应是一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老年社区内创造一个供老年人自助、自立、自娱、自我服务的环境,变被动养老为主动养老,让老年人不仅仅是领先各类设施养老,而是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于社会。我国老年社区的开发建设蕴藏着无限商机。
规划师和建筑师要不断地研究人们的居住生活行为和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设计住宅首先要设计生活”,这也从某一方面代表着未来住宅设计的趋势 。
回复
6楼
什么是生态住宅
生态住宅,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组织住宅建筑室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无污染、生态平稳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所处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 生态住宅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回复
7楼
什么是绿色住宅及其基本要求
绿色住宅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这种住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亲自然性,即在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动中都自始至终地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尽可能地把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实现住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绿色住宅的基本要求
绿色住宅除须具备传统住宅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因此,绿色住宅的建造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设计、营建方式、选材用料方面按区别于传统住宅的特定要求进行。根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研究制定的有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导则,衡量绿色住宅的质量大致有以下几条标准:l、在生理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敞性;2、采用的是无害、无污、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3、按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原理作无废无污的生态工程设计;4、有合理的立体绿化,能有利于保护、稳定周边地域的生态;5、利用了清洁能源,降解住宅运转的能耗,提高自养水平;6、富有生态文化及艺术内涵。
回复
8楼
生态住宅并非富人的专利
尽管技术支持对生态住宅必不可少,但从技术的层面来讲,无论是高新技术、还是常规技术、简单技术,都是实现生态目标的有效手段。生态并不意味着高技术、高成本,更不是富人的专利。作为未来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住宅如果造价过高,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其生命力必然不会长久。
虽然用于生态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原始的建设投资,但这些前期投资带来的资源节约所产生的效益,也是相当大的。一般来说,只要用于生态的投资,不超过建筑物总造价的5%,则生态投资的成本,在未来5-10年内就能完全回收。
不仅如此,很多生态目标并不需要追加任何投资,在规划设计层面就能做到。例如,通过单体住宅建筑之间的错列布置,就可以再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改善室内外的通风状况;少用大面积的草坪,多种乔木,不仅提高了小区内的生态效应,还能降低养护成本;在坡屋顶的屋面石板下保留空隙,能使空气流畅,还可以防止顶层在夏天过热,节省了空调用电。另外,我们一直所倡导的户户朝南,其实正是生态目标典型的体现。 外,利用生态构件以建筑构件相结合的环保型建材,也能降低成本。
事实上,我国的第一个绿色生态小区——北潞春小区,就是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重点项目,其单价在2400元左右,以其中一套面积为88平方米的计算,总价也不超过30万元。
从我国目前住宅产业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现状来看,要使生态住宅一布到位,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生态住宅的推广应该采取逐步的方式。首先从物理因素出发,即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考虑声、光、热,以及自然通风等因素;其次,逐步提高住宅科技含量,有效利用高科技在住宅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物业管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推广太阳能的使用,实现太阳能的全面被动式利用,即在不消耗电、煤等常规能源的情况下,实现小区内部能源的自然循环。
回复
9楼
生态住宅离我们有多远
什么叫“生态住宅”?目前概念混乱。专家认为,国际上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现在,生态环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所关注和重视。一些房地产发展商也开始尝试在住宅全寿命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生产及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拆除等方面,突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与舒适的住宅环境。
专家指出,要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住宅建设必须从目前国民经济中最大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产业,其中生态住宅要在这场重大而艰难的转变中唱主角。
生态住宅的雏形——中国民居
其实,我国各地传统的民居就是生态住宅的雏形。从江南水乡到大漠草原、从高原山地到平原盆地,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民居。著名的皖南民居就是很好的例子。尽管皖南地区夏季室外温度达到37~38℃,夜间也有25℃左右,但这些民居可以将日间室内温度基本控制在31℃左右,夜间也能接近室外温度。其奥妙在于民居是通过特有的天井构造、小热容的围护结构、狭窄的巷道、双层座砖屋顶隔热、高大的外墙遮阳等建筑设计来达到日间抑制风压自然通风、夜间促进热压自然通风迅速降温。这些就是最传统的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地理因素建出来的房子。
目前,国内不少项目是先建楼后造景,然后关起大门,对社区外的环境不闻不问,而周边的土地不少开发失控,使自然景观遭到破坏,无生态环境可言。某些小区内的步道搞成大理石铺装,不伦不类的。有些开发商以维护草坪、维护生态为名,大量喷撒农药,这恰恰是反生态的。
生态住宅有什么标准
由政府制订的有关生态住宅的标准目前还没有出台。建设部曾发了一个《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意见稿,虽然没有正式出台文件,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出一些生态住宅的标准。 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常规能源、燃气等要进行优化,避免多条动力管道入户。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住宅小区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行节水型器具。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居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外声环境系统应满足日间噪声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等。住宅小区光环境一般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有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包括收集与处置两部分,即生活垃圾的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应达到100%。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类率应达到50%。
在建设生态住宅中,“导则”强调对于材料、部件的选用要遵循两点:一是要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二是要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节约资源建材、水、减少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
最近,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由于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参照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了本土化的修改,推出《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在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5个方面进行量化,将对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生态住宅建设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生态住宅的品牌——“亚太村”问世
2002年6月份,随着广州汇景新城被授于“亚太村”称号,全国第一个生态住宅品牌正式出炉。
“亚太村”生态住宅品牌是由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和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PECC)中国工商委员会联合发起的一个绿色生态住宅联合品牌建设项目,旨在通过“亚太村”生态品牌的联合建设,促进中国住宅产业发展,提高“亚太村”成员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国住宅产业向更适合人居住的生态化方向发展,实现中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据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教授介绍,申请“亚太村”授牌是非常严格的,专家组要对每一个项目生态规划方案的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均达到60分以上,才可以通过生态住宅的评审;项目建成后,还要按照‘手册’进行验收程序,最后才具有授牌“亚太村”’的资格。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8个项目纳入到亚太村品牌系列,侨鑫集团的广州汇景新城和当代集团的北京万国城已通过专家评审,都已挂牌。另外还有6个项目处于方案评审和实施阶段,包括四川万达集团的成都河滨印象,华新国际的沈阳锦绣山庄,西安高新的西安枫林绿洲,锦城苑科技置业的成都锦城豪庭,新城集团的常州金色新城和顺驰集团的天津蓝水二期。除此之外,沈阳、青岛、珠海、重庆等地的许多开发企业也看到了生态住宅的市
回复
10楼
生态•建筑
在当代建筑中,由于生物气候学和可持续性发展标准的引入而带来的变化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谈论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一问题,意味着未来的建筑学不仅仅要考虑建筑物实体的耐久性,同时也要考虑我们的星球本身及其能源的耐久性。在这种情形下,可持续性发展将是基于对一种能更有效地利用材料和能源,而不是挥霍或忽视资源问题的生产模式的引入。在今天,谈论一座建筑物的生态学,简而言之,就是着眼于它的综合环境和气候因素,并将其转化为高品质空间、高舒适度和完美形式的能力。
在这样的建筑策略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趋势,例如建筑在形式、朝向和开口等方面的优化;热惰性的力量和对被动太阳能的开发、对有效太阳能的应用(其向热能和电能的转化),以及有利于建筑物运作的智能系统。最后,更要着重强调的是对在自然循环中可再生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等的运用。
在景观建筑和建筑物与其环境的关系方面,有些方案的重要之处在于一种人造物与自然之间的新结合。它们被称为是一种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建立起一种恒久的对话关系的建筑,将环境因素变为有自身权利的主体。这是一种与树木、气候、地形并存的整合建筑,而不是模仿现有的自然形态或者与自然完全割裂的建筑。
今天,在环境恶化和能源日益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种对自然既非掠夺又不是过度保护的态度:一种对有限资源加以理性运用的态度。简单地说,我们必须学会去适应一种能够想像和设计出未来所需的新体系。
几年前,对于生态建筑的倡导在一定程度上因单一的建筑形象而遭到人们的质疑。在外部,这种建筑通常将自身局限于对节能和生态设备的表现上,而不是将它们结合为建筑自身的构成元素。这样做的结果只是产生了丑陋且更昂贵的建筑物。
然而今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己经遍布各处。德国也许是这种生态建筑观念扎根最深的国家,在这里,新改建的德国国会大厦就被赋予了一个太阳能穹顶和一套自然通风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相信,生态意识的普遍树立,如同在德国一样,将会从一种单纯的意识形态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经济要素:耗费最少资源或实现资源自给的100%的生态建筑,有一天将会成为标准的住宅建设规划中必要的一环,并引起市场对它的高度重视。
虽然现在还无法看清未来变化的方向,但在社会教育的意识方面不存在突发的、大规模的变化,而更多的只是个体的主动性逐渐注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在这种条件下,作为一种正在向社会各个层面广泛传播的趋势,这种变更正在许多领域内发生。而且,虽然许多工程仍然将生态问题仅仅限制于能源这一领域,并且只有少数人接受了生态建筑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基于城市规划,确定建筑的选址、造型、材料等),他们仍然没有认清,正确的方向也许是改变我们的现状并使我们的思想再生。
考虑到仅仅通过将可得到的能源加以优化利用(适度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照明,保温层不足等),我们已经可以将生产能力翻番,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不远的将来最容易得到的能源就是节约和高效,这样来说,生态的就是经济的。相同的原理也适用于材料的循环利用。
关于注重生态的建筑学方面的文献眼下仍然很少,而且读者对象通常仅限于一些专家。因此,《生态建筑》这本书试图通过介绍在生态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建筑方案,展示多种关注环境的理念。
因此这本书是对于建筑中进行生态处理的各种方法的综合表达。所展示的作品构成一种路线,在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环境建筑、住宅、办公建筑、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空间等各方面为生态建筑提供全面的剖析。
本书分为两部分——“从生态到建筑”和“从技术到自然”——追求同一目标但却是明显对立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关于材料再生的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环境已退化区域的复原以及将自然过程结合在方案中,通过特定的建筑意图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将技术进步的成果应用于提高建筑热效率,运用太阳能的可能性,以及外观的生物气候设计。
本书的二元性使其可以不仅收入高技派作品[出自于像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伦佐•皮阿诺(Renzo Piano),约尔达和佩劳丁(Jourda & Perraudin)等之手],以及景观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像罗奇(Roche)等]的作品,当然还有再生或替代材料应用方面的专家[约翰逊(Johnson),安特伦纳尔(Unterrainer),阿坦戈(Atengo),梅尼斯和帕斯特拉纳(Menis & Pastrana)等]的作品。本书既包含纸上的设计方案,也有建成的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本书既收录了专业人员提供的高技派解决方案和日益复杂的智能系统,也有虽然以低技术含量低成本进行设计,却也同样奏效的生态建筑实例。
不同的策略产生了无法“忽视”地段环境(如同景观建筑设计中那样)的方式,和以建筑为“另一个”环境,为一个特定地段地形而建造的方式。
回复
11楼
关于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正是依靠着相应的技术才可以达到相应的生态目的,而这种目的就是“灵活flexbile ,持久sustainable,节能energy saving”,只有这样才算一种与环境亲善的态度……
不能通过自身调节来适应一个地区的气候和周边环境的建筑不算是灵活的建筑;不通过全生命周期的循环来分析设计的建筑不算是持久的建筑;不能够有效的利用现有不可再生能源,同时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负荷的建筑不算是节能的建筑……
能源和环境的观念渗透在生态建筑的设计当中,在具体的操作中也有经济因素的考虑……但是这种经济的考虑并非只是建造,更多的还包括运行和维护,不仅仅是建筑自身,更多的是对周边乃至区域的影响……
对人类生活的地球的负责……
其实这也是构成人们生存环境的很重要的因素……我就很欣赏中国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中的一些设计方法,从新疆地区到黄河流域,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江南的小桥流水,很生态的……
其实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浸透了生态的观念……
生态建筑注重少耗高效的设计……其实这也是科学性的所在。
而只有量化的东西才可以进行对比以求出maximum ,minimum 才可以得到optimized result 。所以计算机的环境模拟分析是生态设计策略中的重要一环……相关的专业软件很多,针对性不同。能量分析的有DOE系列,ENERGY-10,简单的如Equest……美国比较流行的。vantilation的分析可用FLUNT……光环境分析的更杂,其实根据光度学计算原理自己编程也可以……而这些辅助的手段都是在模拟生态建筑中的物理环境……
声、光、热是最基本的,再加上太阳辐射,空气和水……当然是以环境中人的感受为依据……同时也是生态技术层面需要处理和应用的关键。
技术热点之一:ecological envelope(生态围护结构)涉及到热工学,应用光学,声学工程,材料科学……
技术热点之二: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intergrated with building(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应用)包括热利用,光利用,光伏技术,也许光化学转换技术成熟些之后还有光化学利用的光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不过BIPV(building intergrated photovoltaic )技术在国外可能很普遍,遗憾的是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不具有太多的竞争力,以20年的硬件使用年限计算的每峰值功率的价钱是常规火力发电的10倍——15倍(单晶硅电池的报价)用效率稍低但便宜的多PN节非晶硅电池也是4——5倍的价格……hehe,不要小看这些小片,目前很奢侈的技术……不过对于绿色植物光和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原理人工模拟技术如果取得突破,那么最便宜的发电模式将是生物技术的成果……最生态。
技术热点之三:passive environmental design 被动式环境设计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