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交流设计经验
chenguofu
chenguofu Lv.2
2005年08月06日 11:42:13
只看楼主

大家在设计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或一些好的方法能进行探讨吗?或一些不懂的疑难问题大家可以拿出来一起讨论啊!我愿意把我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在设计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或一些好的方法能进行探讨吗?或一些不懂的疑难问题大家可以拿出来一起讨论啊!我愿意把我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免费打赏
suibing
2005年08月06日 12:51:18
2楼
楼主,论坛的作用不就是这样吗
有好的经验,很希望楼主能拿出来,与大家共飨之!
回复
chenguofu
2005年08月08日 09:10:37
3楼
电算结果出错不是程序的问题,关键是你理解程序的水平。比如你应该从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去检查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从你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入手检查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从你输入的数据(截面,荷载,特殊构件定义)入手检查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你不用担心电算对梁柱配筋的不可靠。一般来说手算肯定没有电算准,比如你用弯矩除钢筋截面除Fy.本身你的弯矩就是简化得来,没有考虑结构本身的特性,而是简化成简直梁取荷,同时板的荷载以及取值都不准确,从一开始就是用一个不正确的数据,用一种不正确的计算方法去验证一个正确的结果,我觉得这样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拿到电算结果要仔细看,仔细分析,仔细比较,看相同条件的构件他们的配筋是否有较大出入,或计算结构是否有值得怀疑的异常。然后在去检查自己的方案是否可行,输入是否正确,参数是否合理等等。不过仅仅这样还是不够,要宏观把握,看结构总信息,包括位移,地震力,周期,振型,刚度比等等。同时建议大的复杂的建筑一定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电算软件来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是看最后的总信息,如果两者差别不大,至于具体采用哪个配筋,这个你自己可以根据经验和喜厌取舍。但一般配筋的出入不大。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lqddc
2005年08月08日 10:49:15
4楼

一般计算结果是正确的,要说配筋嘛,自己得手工调整。一般直接采用程序的施工图太不合理。
回复
xiangbo08
2005年08月08日 13:00:24
5楼
对楼主的经验深有同感:
我做设计,即使自己手算也是不放心,就像楼主所言,我们取的计算模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假定,和实际的受力就是有区别的,即使再准确的计算,也是建立在这种不符合实际的假定上的.
回复
chenguofu
2005年08月08日 14:49:46
6楼
我做这么多年的设计,但我没有一个是直接应用程序出的施工图。一般是根据电算的结果,自己出施工图。
回复
chenguofu
2005年08月08日 15:23:46
7楼
看到有不少谈结构设计经验的,受益匪浅。在此本人总结了的几条“更常见”和“更可怕”,供大家讨论。
1、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出问题比承重构件出问题“更常见”。许多人全身心地投入承重构件的计算,忽视了填充墙的拉结、砌筑、抹灰等问题。结果工程还没完工就出现了墙裂缝,抹灰空鼓等现象。工程还没完就让设计人现眼。
结论:重视填充墙的构造。
2、悬挑构件比其它构件“更可怕”。悬挑梁一旦出问题,往往就从高空落下去了。超静定结构的梁坏了,一般是个大裂缝,很少会掉地下。
结论:对悬挑构件不要心疼钢筋。
3、正常使用下的破坏比地震破坏“更可怕”。正常使用下结构坏了,肯定会有人找你的麻烦。地震的时候,谁先死还不知道呢。
结论:不妨单独算一次正常使用情况下的配筋。
4、概念错误比计算错误“更可怕”。概念错了就全错了,往往没救,而且下次还会错。计算错了往往是局部错,好补救,下次就不会错了。
结论:概念不清千万别做设计
5、施工不到位比设计时少配一根钢筋“更可怕”。施工不到位(如节点处砼不密实),你的设计全部白搭,出事的机率很大。设计中少配一根筋,一般能侥幸不出事论:要充分考虑施工的方便性。
6、构造不正确比构件配筋不足“更可怕”。构造不正确往往会造成隐性的、极大的薄弱环节。配筋稍有不足,一般不会出问题。
结论:重视构造。
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希望每个我的同行们设计快乐!!!快乐设计!!!
回复
chenguofu
2005年09月06日 15:21:06
8楼
对于破屋面的梁配筋问题大家有好的建议吗?我个人认为对破屋面折梁配筋可适当减少。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