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这个应该叫“建筑特色”还是“建筑习惯”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的。 情况是这样的,本人路过云南省昭通盐津县,发现这里的房屋最大的“特色”就是:依江而建,头重脚轻,悬挑梁泛滥。 从专业角度上看,负一层结构形式太混乱,看似框架结构,外侧用独立基础支撑框架柱,而内侧没有柱,直接用基础支撑梁,这样就把一根梁整成一端能传递弯矩,另一端成固定端,真想看看梁的配筋是怎么搞的;外侧柱子变截面太随意,变截面位置接近节点,而且此处一定有施工缝。这样的柱子如何抗震?角柱刚度如何体现?上端截面较小部分柱子已经形成短柱,让人担忧。第一张图里,当地震时,短柱节点上的刚性楼面的水平推力对柱子将是致命的。
情况是这样的,本人路过云南省昭通盐津县,发现这里的房屋最大的“特色”就是:依江而建,头重脚轻,悬挑梁泛滥。
从专业角度上看,负一层结构形式太混乱,看似框架结构,外侧用独立基础支撑框架柱,而内侧没有柱,直接用基础支撑梁,这样就把一根梁整成一端能传递弯矩,另一端成固定端,真想看看梁的配筋是怎么搞的;外侧柱子变截面太随意,变截面位置接近节点,而且此处一定有施工缝。这样的柱子如何抗震?角柱刚度如何体现?上端截面较小部分柱子已经形成短柱,让人担忧。第一张图里,当地震时,短柱节点上的刚性楼面的水平推力对柱子将是致命的。
路过一个施工现场,一看就是百姓“自建”,属于凭经验搞。具了解这个属于历史问题,昭通盐津县因地理位于山区,大型平场发展建筑受经济制约较大。 我想说,相关部分应该对民用工程多多提供技术服务,用长远的城建规划来逐步改善这样的建筑“特色”,使百姓能安居乐业。我说的提供服务不能管、卡百姓,百姓生活本就不易,苦一辈子建自己的家,几代人都住在里头可别有什么闪失。
上图为云南省昭通盐津县中和镇两栋楼,80%的民房都这样。看见那个角柱很让人担忧。
[ 本帖最后由 jianyingc30 于 2009-12-30 11:1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