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裂缝
co188new
co188new Lv.2
2009年12月26日 22:54:41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四层带有半地下室的砖混结构,设有构造柱与圈梁。楼顶是坡面,主体工程在09年4、5月份封顶,8月份内抹灰。现在发现顶层的内纵墙(240红砖墙)上有裂缝,在墙体两面都能看到,阳面长度约2M,宽度基本均匀,在1.1mm左右;裂缝的上下两端外有0.2mm左右的一两道不规则裂缝,也是两面都能看到。这是所谓叠加式户型的2单元,3、4层为一户,3层相同位置是开间3M、进深7M的餐厅与厨房,4层是卧室与书房,在这堵墙是用来分割卧室与书房的,裂缝处层高3M,由于是坡顶,墙体另一端层高约4.5M,楼下没有对应的墙体。裂缝出现在靠近横墙的位置,横墙的外侧是整栋建筑的沉降缝(1、2单元和3、4单元之间),奇怪的是在3单元(也就是沉降缝的另一侧)同样的位置,也有形态基本相同的裂缝,宽度较小,不到一毫米。

四层带有半地下室的砖混结构,设有构造柱与圈梁。楼顶是坡面,主体工程在09年4、5月份封顶,8月份内抹灰。现在发现顶层的内纵墙(240红砖墙)上有裂缝,在墙体两面都能看到,阳面长度约2M,宽度基本均匀,在1.1mm左右;裂缝的上下两端外有0.2mm左右的一两道不规则裂缝,也是两面都能看到。
这是所谓叠加式户型的2单元,3、4层为一户,3层相同位置是开间3M、进深7M的餐厅与厨房,4层是卧室与书房,在这堵墙是用来分割卧室与书房的,裂缝处层高3M,由于是坡顶,墙体另一端层高约4.5M,楼下没有对应的墙体。裂缝出现在靠近横墙的位置,横墙的外侧是整栋建筑的沉降缝(1、2单元和3、4单元之间),奇怪的是在3单元(也就是沉降缝的另一侧)同样的位置,也有形态基本相同的裂缝,宽度较小,不到一毫米。
(以下是重新编辑后内容)

在本地最冷的季节(-5~-10度),凿开裂缝处面层,可以看到此处设有构造柱。加钢丝网片修补。目前气温基本稳定在5~15度,情况是:
阴面没有再出现裂缝;
阳面在离地面1m左右处沿原裂缝位置有极细微的开裂,长度约0.5m,宽度0.1mm左右,开裂处表面粉刷,数天后仍会出现;
墙体下的楼板没有观察到明显异常。

根据现在的情况,能否判断原裂缝是温度裂缝?如果是温度变化、干缩等原因引起的开裂,对结构有影响吗?




[ 本帖最后由 co188new 于 2010-3-26 00:18 编辑 ]

未命名.jpg


03-05-08_1056.jpg


阳面1.JPG


阳面2.JPG


阴面1.JPG


阴面2.JPG


宽度.JPG


20091231_13a6d46f2a6d7e4e02099Mb4F3nYE5LV.jpg.thumb[1].jpg


20091231_c2bfc84281baf32ea3d5a0RWgvltHO6P.jpg.thumb[1].jpg

免费打赏
best80000
2009年12月28日 19:02:34
2楼
同意楼上的
回复
wh249498926
2009年12月28日 21:15:38
3楼
恩,分析有道理!值得思考
回复
kungfutiger
2009年12月28日 22:02:42
4楼
感觉与填充墙有关;另外沉降缝两侧墙体很长,中间纵向没有墙体拉结,也可能是墙体不均匀沉降引起。
回复
hongki_ma
2009年12月28日 22:08:28
5楼
说3点:
1、我觉得此开裂的墙应称为内横墙。
2、参照平面图及效果图,此墙不应为有坡度的一边高一边低。
3、出现此裂缝的原因,除2楼的朋友说的下部托梁变形原因外,有另一种可能是下部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回复
caomo922
2009年12月29日 08:54:42
6楼
现在做结构的很少能把楼弄倒。 到是这个出现的裂缝才才是真正的丢丑,本人觉得梁是一方面的问题,一般的梁不会被破坏,这个要看图纸,结构的传力是否明确。我觉得应该是基础,沉降出现在了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地质这块有问题。长时间内 如果这个裂缝没有变大,那么说明结构是安全的 。
回复
r1989
2009年12月29日 08:57:32
7楼
可能是填充墙体受力和构造柱设置不合理以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所致。具体的应该参照结构施工图再令行分析。如果在转角处设置转角柱效果应该好些。
回复
ccbbffooo
2009年12月29日 09:07:51
8楼
这个角部设没设构造柱啊。???
回复
wpz188
2009年12月29日 09:27:20
9楼
同意2楼的观点。:victory:
回复
快乐结构
2009年12月29日 09:49:11
10楼
砖混结构,基础不会出现较大问题。
我觉得好像与坡屋面有关,横墙较长,由于坡屋面,使它向外变形。
基础有问题的,一层一般能有变形
回复
dede2008010120
2009年12月29日 10:27:52
11楼
同意二楼的观点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