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市场分析
longkpanyu
longkpanyu Lv.2
2009年11月26日 11:50:24
只看楼主

化粪池市场分析 (一)化粪池的现状:1.玻璃钢化粪池发展阶段玻璃钢化粪池发展至今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为方型,顶部和底部略小,若是分开就是上下两个梯形。加工时先加工出来两个凹槽状的模型,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即成为一个成品。这种产品解决了传统产品不耐腐蚀,易渗漏堵塞的缺点,但是严密性还不够好,抗压性也一般,无法制作大型产品。

化粪池市场分析

(一)化粪池的现状:
1. 玻璃钢化粪池发展阶段
玻璃钢化粪池发展至今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为方型,顶部和底部略小,若是分开就是上下两个梯形。加工时先加工出来两个凹槽状的模型,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即成为一个成品。这种产品解决了传统产品不耐腐蚀,易渗漏堵塞的缺点,但是严密性还不够好,抗压性也一般,无法制作大型产品。
  第二阶段产品基本为横卧的圆柱体,但顶部和底部还是设计为平面。车轮状凹凸面封头开始使用。因为是筒状模具,这一阶段的产品一般采用对接的方法连接结合。这种产品的抗压性能要比第一阶段的好,但是产品的严密性还可以再加以改良,而且这种产品的加工程序复杂,不利于工厂化生产。
  第三阶段的产品也叫波纹玻璃钢化粪池。这种产品保持了第二阶段的车轮状封头设计,但筒体已经设计为波纹状的圆筒状,基本上一次成型,严密性和抗压性能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地步。如今还有部分企业还在使用这一阶段的技术。
  第四阶段产品也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产品,有厂家称之为内波纹玻璃钢化粪池。产品外形为光滑的圆筒状,减小了产品的受力面积,但内部每隔一段距离采用方钢预埋加固,酷似波浪起伏,故又得名内波纹玻璃钢化粪池。这一阶段的产品技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达到了纯熟的境地。但是,我们还是期待,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技术出现。
玻璃钢化粪池定义:
  玻璃钢化粪池是指以合成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或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制成的专门用于处理粪便污水及生活污水的池子。用于存放从污水管连续流入的固体有机物 , 直到由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以减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玻璃钢化粪池原理:
  玻璃钢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处理构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悬浮物固体浓度为 100~350mg/L ,有机物浓度 BOD5 100~400mg/L 之间,其中悬浮性的有机物浓度 BOD5 50~200mg/L 。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 12~24h 的沉淀,可去除 50%~60% 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 3 个月以上的厌氧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填埋或用作肥料。
  玻璃钢化粪池结构:
  玻璃钢化粪池发展至今,外形一般为横放的圆筒状,两端封头一般采用力学性能良好的车轮状凹凸面设计,内部设有相通的隔舱板,隔舱板上一般设有立体弹性填料,用来截留更多的厌氧细菌。玻璃钢化粪池的主要原料为有机树脂、玻璃纤维、滑石粉填充料。成品可喷漆,也可在加工时直接加入色浆。制作工艺一般采用手糊法制成。
  玻璃钢化粪池工艺流程:
  大致来讲,也就四步:过滤沉淀-厌氧发酵-固体物分解-粪液排放。
  一般来说,我们把一个大的池子分成三格或四格,三格叫三级化粪池,四格叫四级化粪池。
  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第一格,在第一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利用池水中的厌氧细菌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和固体状的粪渣。
  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格显著减少。
  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沉淀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最后,经过再次沉淀的粪液通过排水管流入市政管网。
  四级化粪池则比三级化粪池多了一道发酵腐化的工序,工艺更细化,水质更干净。
  玻璃钢化粪池的诞生:
  传统的化粪池主要为砖混结构,也有钢筋砼结构的,但是制作工艺都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易渗漏、易堵塞,水处理效果也不好,污染周围环境,增加了下游污水处理厂的负担,且施工程序复杂,工期长,不能满足环保部门及建筑方的要求,所以,市场亟待一种更适合更完美的产品。
  就这样,玻璃钢化粪池应运而生。玻璃钢化粪池因其原料的特殊性,轻质高强,不腐蚀,无渗漏,水处理效果杰出,施工安装便捷,只需挖坑掩埋即可,弥补了传统化粪池的所有缺点,受到了各级环保、建筑部门的肯定和赞誉。
2. 广州化粪池现状:
市区 4 万多化粪池管理成难题  
广州市在居住区兴建化粪池的历史已有了 100 多年,市区大街小巷内到处都建有大小不同的化粪池,目前广州市楼宇和公厕化粪池数目已经达 4 万多个。然而,由于市民对化粪池缺乏了解,化粪池长期得不到清洗,存在诸多隐患,而一些无资质的清洁公司则充斥市场,带来管理上的混乱。
问题一:化粪池十年未清理潜伏危机
记者在荔湾、越秀等老城区采访时发现,一些居民对于自己居住了 10 多年的楼宇是否有化粪池竟然表示“从未听说过”“也没有见过”,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化粪池在哪儿。东山区环卫局清粪队黄队长反映,一些市民为了图方便,竟然将旧衣服直接塞进排粪管排到化粪池内。
居民对化粪池的了解甚少,直接导致化粪池管理上普遍存在漏洞。在一些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楼宇内,化粪池从建成开始就一直“默默无闻”地把居民家里排出来的粪便收集起来,却从未得到清理。
根据国家规定,化粪池应以 3 个月至 1 年为一个清掏周期,但目前广州大部分化粪池都难以做到定期清掏,有的甚至十几年从不清掏,大部分化粪池沦为“过流池”,粪便几乎不经任何处理就排出下水道。荔湾区环卫局一位负责人称,如果通过化粪池流到下水道里的水量较少,化粪池里的粪便就极易出现板结下沉,时间长了,很容易从附近管道、沙井内溢出,甚至发酵产生沼气,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问题二:楼宇化粪池政府很难管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区每天产生粪便约 2000 吨,其中通过化粪池收集过来然后进入无害化处理厂的仅有 600 ~800 吨,其余粪便要么长年存积在楼底下的化粪池内,要么通过污水管网、下水道直接排入珠江等自然河流,由于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给广州市水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
据了解,目前广州公共厕所内的化粪池由各区环卫部门统一清理,但各楼宇下的化粪池产权属于业主,所以一般由居民自行组织,付费请有资质的清洁公司处理,这一部分政府很难管理到。
问题三:“野”清洁公司漫天要价
此外,居民区化粪池还面临清理难的问题。广州市一家长期从事化粪池清洁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很多化粪池都是建在内街内巷中,抽粪车进不了,只能靠人工掏粪,然后一车一车推出来。他说,清理一车(标准为 5 吨)粪便的费用在 300 元左右,一般清理一个化粪池至少需要两车以上,所以收入还是可观的,因此很多不具备资质的清洁公司也开始充斥市场,他们不但没有专业的清理化粪池的设备和专业人员,而且也经常会出现漫天要价、将粪便偷偷倒入河涌等情况,政府监管起来也非常难。
尴尬故事一
化粪池渗漏电梯连日臭翻天
说起一个月前在自家楼盘电梯里的一段尴尬遭遇,刚入住中山大道附近一高尚小区的陈小姐仍气愤不已。
她向记者反映,她在这里购房不久,一位朋友想过来看看她的新居,当她带着朋友刚走进电梯的时候,发现一股厕所里的臭味从中涌出来,十分恶心,但陈小姐住在 15 楼,没办法,只能皱着眉头和朋友一起挤进电梯里,看完房又只能从这个臭气弥漫的电梯中把朋友送走。令她觉得奇怪的是,事后一个多星期,臭味不但没有消失掉,反而越来越浓了,她了解到,除了她这一栋楼内的电梯有厕所内的粪便臭味外,附近两栋楼的电梯也有这种臭味,持续时间都已经有一个星期之多,物管公司迟迟找不到原因,小区内不少居民天天在小区论坛上一起发帖子抱怨,每天闻着粪便的臭味出门、回家。
陈小姐告诉记者,在忍受了两个星期的粪便气味后,物管公司才找到事情真正的“元凶”。她向记者反映,原来是该小区化粪池没有接入到市政排污管网,住户家里产生的污水、粪便就全部排入到楼宇前面的一个化粪池内,然后漫入南边的臭水沟里,电梯臭是因为化粪池满了,粪便涌入电梯底导致的。“后来一位管理人员还告诉我,幸亏化粪池建成时间还不是很长,否则将会产生沼气 , 如果从电梯里渗漏出来,短时间可让人呕吐 , 电梯一旦停运后果更将不堪设想……”她回想起那段经历仍心有余悸。
尴尬故事二
化粪池爆炸粪便涌入阿婆家
记者了解到, 2003 2 28 日上午,在中山三路一内街九层住宅楼里曾发生一起离奇爆炸,受害人的遭遇与陈小姐相比,就显得更加不幸了。
2 28 日上午,住在该楼首层的一位近 70 岁的阿婆正在家休息看电视。上午约 10 时左右,忽然一声闷响,她家的客厅地板瞬间爆出一个一块砖头大小的洞,一股黑色水柱混杂着各种脏东西喷涌而出,直冲她家天花板,屋内顿时粪便四溅,电视机、冰箱、桌椅全盖了一层又臭又脏的粪便,天花板也给糊满了,室内电线顿时短路跳闸,坐在木椅上的阿婆几十年从未见过这种突如其来的“场面”,被眼前的景象惊吓得一下子跌倒在地上,本来有心脏病的阿婆连忙大呼起来,她家人闻讯急忙赶回家,将阿婆急送医院,经检查幸亏心脏病未发作,稍作休息即可回家,但阿婆也受此事刺激,以后都不敢一人在家睡觉休息。


后经调查才发现,该楼化粪池就建在阿婆家屋底下,最近经常淤塞,出事前,楼上住户厕所被塞,不得不各自另驳管道从室外直通楼下沙井,阿婆家墙角砖缝处往外渗出脏水,她将旧衣服旧报纸都拿来塞住还是止不住。最后化粪池在自身产生的沼气的压力作用下,发生这起离奇爆炸。
政府对策
粪便直排入处理厂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 8 月份化粪池逐步明确作为市政排水设施的一部分开始,其审批权逐步纳入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统一管理。今年 8 月底,市政园林局正式表示,广州市将借鉴上海、杭州、香港等城市的经验,从今年开始逐步取消广州市内的化粪池。
好处 为污水治理提供“养分”
“取消化粪池将是一件多赢的大事情。”广州市市政园林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猎德等四大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的管网基本能覆盖中心城区,随着污水处理的数量越来越大,其中生物反应池内培菌所需的养分严重不足,“有一段时间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还不得不注入粪便,为培养细菌提供所需的养分。”
“取消化粪池后,每家每户所产生的粪便将直接通过污水管道收集到污水处理厂”,他告诉记者,粪便只占到城市生活污水的 3/1000, 所以直接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处理影响不会很大,反而为污水治理过程提供了免费的‘养分’,另外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他告诉记者,建一个化粪池少则上千元,多则 10 多万元,兴建无害处理厂的费用也不菲,以后,这些费用都可以省去了,“环境好了,钱又省了,老百姓、政府都高兴!”
难处 老城区面临技术费用难题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至今已取消化粪池 570 个,但化粪池要逐步取消,是要有前提条件的,目前仍面临很多困难。
广州市政园林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取消化粪池的地方必须是市政管网已经普及、污水收集系统已经完善、粪便能够进入污水厂处理的地方,除此之外,该地段管网还要实现雨污分流制,这主要集中在珠江新城等新开发的地段。对于老城区,由于管网普遍采取雨污合流制,要取消化粪池还存在先要将管网改成雨污分流制后才能实施,因此难度非常之大,包括技术难题、费用如何承担的难题、之后管网如何管理的难题,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城市有先例,对此市政部门仍在摸索之中。
他告诉记者,目前准备在海珠区工业大道一带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在老城区内逐步推广,“如果出现管网错接,也可能导致粪便流入雨水管,排入河涌造成新的污染”。对于现存已经建好的化粪池,他表示,近期仍将予以保留,“因为要全部清理、填埋这些化粪池费用也不菲,正在摸索投资渠道。”不过,他表示,目前市政部门将积极开展管网存在的乱接、漏接情况摸查,分片分区,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为取消化粪池提供基础条件,完善一片推行一片。
他山之石 沪杭港取消化粪池
据悉,广州市市政园林局有关人员对上海、杭州、香港三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认为,这三个城市代表了目前我国在取消化粪池方面的三种典型情况。
香港管网实行雨污完全分流制,污水集中处理,除个别山区少数几户外,都已取消化粪池;上海、杭州也在推行这方面的工作,但各有特点,上海起步较早,雨污合流制、分流制地区都已开展,而杭州的推行只限于分流制地区的新建建筑、公厕。
三个城市的共同点是: 1. 技术条件决定取消范围,污水系统建设是前提; 2. 取消化粪池与体制关系不大,分流制、合流制地区均可,但与广州市的截流式合流制不同的是,上海合流制地区配套建设了调蓄池; 3. 管道淤塞与取消化粪池关系不大,从实际运行看,取消化粪池后管道中并未出现大块状粪便发生淤塞等情况。
3. 主要城区化粪池现状
“近五年来我市发生下水道、化粪池爆炸事故 13 起,死亡 7 人,主城区化粪池现状令人堪忧。”今日,人大代表彭应吉反映道,由于各小区普遍未按政府要求的“一年清掏两次”强制性规定办理,化粪池长期无人清掏,主城区很多下水道淤积现象严重。
彭应吉说道,下水道淤积现象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分布在主城区,即使是清掏后的粪便也无处消纳或者直接排入下水道,造成下水道堵塞。主城区内各住宅小区化粪池的清掏工作普遍由进城的农民工担任,无正规的防护设备、设施,在操作时往往造成臭气四溢。农民工缺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从业人员的伤亡事故。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市发生下水道、化粪池爆炸事故二 13 起,死亡 7 人、伤 29 人。
“我建议从源头处理,彻底解决这一都市顽疾。”彭应吉说,重庆应该尽快起动主城区粪便 ( 淤泥 ) 消纳站这一城市公共事业工程,由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导该项目的建设。相关公司在技术、管理、设备、投入等方面进行协助,促成此工程的建设。更好地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市环境愈加优美服务。
小区化粪池清渣作业现状:
炎炎夏日,酷暑难挡。环卫行业夏季业务安全工作重头戏——“双高”已经来临。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督查大队“双高”工作除继续做好主次道路、背街小巷、河道的清扫保洁打捞等日常督查考核工作外,于去年新增的小区化粪池清渣作业督查考核被列为大队另一项工作重点。从对以往小区化粪池清渣作业的督查情况分析,夏季由于气温较高,雨水充沛,粪料发酵降解速度快,发生堵塞满溢的可能性降低,是腾出时间解决疑难问题的好时机。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督查大队化粪池督查中队以“双高”工作为契机,提前介入,将查找易堵易满化粪池工作为切入点,指导作业公司整改已明确顽疾,减少冬季因设施原因引起的化粪池满溢投诉事件,同时联合处相关部门对老旧住宅缺失破损池盖井盖进行定损、增补、更换等一系列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环卫设施的安全保障。
从在“双高”期间督促指导作业公司查找、整改易堵易满化粪池工作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化粪池清渣作业主要存在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懂的人少,做的人少。
化粪池清渣不同于道路清扫是面上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它的作业对象都在地下隐蔽处,作为一名清渣作业人员必须详细了解住宅环卫设施的基础资料,如检查井的排列设置,管道的起止走向,大池的进口外排等,作业方式上,需熟练掌握残渣清掏,压灌冲水,疏通管道积粪,驳运进池厚排等技能。而在目前的清渣一线,从未接触过环卫工作的临时工占据大部,这批临时工先前对环卫工作的了解甚少,环卫技能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做的人少,这当中有观念、心态、收入的影响在起主导。在外,社会上的本地下岗失业人员在再就业时很少考虑环卫工作;外来民工若无一技之长选择了环卫工作,也是宁可扫大街也不掏大粪,在面对环卫工作高劳动强度,低回报收入的实际情况留得住的很少,都以打短工为主,流动性大;在内,原先的事业编制基本工内退留用容易被收入的急剧减少,年龄偏大,身体状况等困饶,心态失衡,人心不稳。
二、面的扩张,量的增多。
随着老城区新建楼盘的饱和,大量新建成小区都在城郊。例如,城中村改造安置组团,城南的天镜南苑、南江枫林、沁雨园等即将接收的拆迁安置小区,城西的快阁苑,城北的龙洲花园,润沁花园等,这批住宅均建在城郊三环以外,且小区规模庞大,每个小区平均住宅总量在 70 幢以上。面对如此宽泛的作业区域,数量如此庞大的住宅群,现在的清渣队伍已现局促。
三、人工作业为主,机械作业为辅。
“懂的人少,做的人少”、“面的扩张,量的增多”客观现状已摆在眼前,最为直接的解决途径便是在作业过程中能将机械来代替人工,解放劳力,提高效率。然而,目前在清渣一线只有清卫公司一家配备有一辆吸粪车,且需要在三个作业班组之间轮换使用,分配到每个班组的利用频率仍然较低。其余两家外包作业公司在这一方面仍为空白。
“清爽就是硬道理”这是环卫工作约定俗成的实际工作要求,应用临时工或临时聘用工充实环卫一线已由过去的趋势变成现实的普遍,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环卫体制改革带来的基本工逐年减少,环卫工作后继乏人的窘境,促进了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的成熟,但由此突现的弊端也已十分显现,值得我们深思。

(二)化粪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化粪池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截流粪便及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以防管道堵塞。经过多年的发展,化粪池的截流功能在不断改进,所用材料也不只拘泥于水泥砂浆,近而向趋于一体化、严密性较高、净化效果较好的集成式生物化粪池发展,从而减少或消除砖砌化粪池严密性不高造成的地下水源及四周土壤的污染,提高出水水质,降低维修养护难度。
就目前天津的市政设施来看,大都还在沿用砖砌外包水泥砂浆的老式化粪池。据现有资料分析,原因有三,其一,还在使用的老式化粪池无损坏或损坏不严重,置于地下不影响美观,个人和单位都不愿“浪费”这笔经费支出。其二,新型化粪池无论在结构功能上还是在使用年限上都有待考究,没有普遍使用,实际经验不足。其三,新型化粪池材料严密性较高,结构也较复杂,有的还加入了生物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效果明显改善,同时整体功能造价也明显提高,这是造成新式化粪池不能大量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
目前,天津地区的化粪池仍在沿用老式结构,只不过在不影响化粪池截留污物作用的前提下,在其内部结构上稍有变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养护难度,并尽可能的减少劳动力及相关生产资料的投入。
一、现使用中的化粪池结构组成及其净化原理
下面就和平区原各国租界的三种老式化粪池及现今仍在建设使用的化粪池进行简单的内部结构说明比较:
在天津市和平区,不仅保存了大量完好的英、法、日各国的建筑风貌群,同时保存下来的还有各国完好的地下排水系统,并且这些排水设施一直沿用到今天,完好率、净化效果甚至于超过我们新建设施。在此我们只来讨论主要的截流净化设施——化粪井(也称化粪池)。
在英、法、日三国租界出现的老式化粪井中,结构大体相同,区别不大。基本上都分正、副粪(租界化粪井均为正、副粪结构),正粪容积较大,副粪较小。正粪留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有立管,其作用是改变水头方向,减缓水流对底部沉积物的扰动,以保持较好的沉积效果,其二还可以保护进出水管口,以防漂浮物堵塞管口。正、副粪间设穿孔墙,墙两侧也接有两根立管,副粪出水口设有同样立管,其作用同上(请参见图 1 )。这种化粪池的净化沉淀原理与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和曝气池的沉淀及消化原理——污水中的悬浮物,可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化粪池停留的一定时间内消化去除一部分有机物。
英、法、日三国租界出现的化粪池主体结构基本相同。法、日租界地以闸板井(化粪池)出现居多,主体结构同上所述,只是在正、副粪室间原有的墙体,换以一定厚度的挡板,便于安拆使用,下流空间走水,上留一定空隙导流池体里产生的有害气体,截留原理及效果基本相同;不同点只是在材质用料以及外形上稍有差别。多数化粪池以方形、长方形居多,池内各立管以圆形为主,也有少量方形立管,以及受地理条件限制形成的不规则池形,但这些差别不对其截留、沉淀、过滤功能形成影响,所以出现在各国租界的化粪池功能相同,功效在实际使用中大体相仿。值得一提的是,在英租界的化粪池出水口第一个检查井处设有鸡头管,其外形似一只昂首雄鸡,主要起二次过滤沉淀作用,由于数量有限又加管道老化损坏,目前地下已没有此类管道。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还不能取消化粪池,它对保护市政管网的畅通,减少市政大管径管道的养护周期、增加使用年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化粪池至今仍在使用。现行使用中的化粪池多数是在老式传统化粪池的基础上稍作变动,主体结构基本相同,而正、副粪间多在使用溢流挡板(墙),或是取消穿孔墙两侧的立管,只留过水孔,净化效果基本没有变化,目的也只是为了降低养护难度,减少投入成本。(具体结构请见图 2 、图 3
二、传统老式化粪池存在的问题
作为水处理构筑物的化粪池,由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化粪池出水各项指标均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其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
化粪池施工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处理效果差。有的化粪池严重渗漏,污染地下水。并且砖砌池易被酸性腐蚀,造成裂缝、堵塞等,病毒、病菌、有机物不能完全发酵分解,臭气外溢传播疾病,污水未经净化污染水源,危害人们健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
滤池中油污和脂肪堆积。大量的油污和脂肪进入系统,堆积无法处理,堵塞系统,造成污水外溢等问题,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3.
设施分散,日常管理不到位。致使化粪池长期无人清淘,污泥结在池底,化粪池有效容积日趋减小,变为只过流并不沉淀杂质的检查井,失去其处理作用。同时由化粪池引发的事故不断,例如池内气体喷出灼伤人体、吸粪时发生爆炸;工人下池清渣时窒息死亡等。

4.
经化粪池处理的污水进入集中污水处理厂,致使二级生化处理中的微生物营养成分的不足,抑制生化细茵的繁殖,降低处理效果。

5.
施工复杂,造价并不低,施工周期长,维修难度大,使用年限短等。
三、化粪池的发展方向
当前,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在广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在污水治理方面,采取了大规模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截流、河湖清淤、工厂污水达标排放等众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污水治理的源头上,需要重新认识一个新的问题——老式普通化粪池的更新改造。由于化粪池粪水污染是属于源头的污染,如果不大幅度削减这种污染,则其他污水治理措施成效都要大受影响。因此,化粪池的净化功能,关系着排水管网能否畅通、是否可以杜绝污水外溢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减小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等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业内人士一直以来没有放松对老式化粪池更新换代的思考,目前在我国部分城镇,出现了组装式化粪池、集成式生物化粪池、生态型化粪池等多种更新换代产品,这种产品基本介于化粪池与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之间,作为老式化粪池的更新换代,又有较好的污水净化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从政府到地方、个人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改进型化粪池也陆续地出现在部分新建住宅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较为先进的地方。根据化粪池的作用及其结构特点,展望化粪池的发展方向。

1.
组装式化粪池。现阶段检查井、化粪井(池)、井墙等陆续出现预制、组装结构,省去了大量劳动力,减小了施工面积,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这种预制部件可以批量生产,节省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组装式化粪池的组装结构:组装式化粪池是将原有化粪池的正、副储粪室以槽的形式分开,中间以管道( PVC 材料居多)相连接,独立的储粪室均采用预制件埋设,净化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减小了工、料、机方面的投入成本。

2.
集成式生物化粪池。组装式生物化粪池无论是集成式还是组装式生物化粪池,均是在普通化粪池基础上加入了非动力生物处理结构。集成与组装式生物化粪池的共同点是:池内设储粪仓和过滤仓,仓壁布满易于生物挂膜的纤维和网状材料,组成多级生物膜法处理装置。微生物附着于载体表面生长。生活污水首先排入储粪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沉淀、初步酸化和水解后,通过微生物载体构成的生物膜滤料进入过滤仓,并在过滤仓中逐级流动、反复过滤,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沉淀、过滤和分解,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入高空。不同之处在于:集成式化粪池是将组装式化粪池的调节池、沉淀池、发酵池和过滤池集成在一个容器里,也就是等同于生活使用中的老式化粪池分室细化,并加入了生物降解装置。
这两种生物化粪池相比较,集成式生物化粪池整体运装比较简单,污水的降解路线长,出水杂质少,并且由于厌氧较充分,残留粪渣少,氮磷也得到了较好降解,净化效率较高。并且这种集成式生物化粪池已在无锡市黄巷新村、房管中专等地初步使用,据资料表明,经当地检测中心检测,出水水质达标,净化效果较普通池要好。综合考虑,这种微生物处理结构,将是化粪池发展的趋势。

3.
生态型化粪池。生物化粪池虽已出现使用,但它无论从净化效果,还是环境要求等其他综合因素考虑,都不能达到人们保护环境的理想要求,于是随着生态理念的出现,生态型建筑逐步露出水面,进而生态型化粪池理论也逐步形成。
将生态工程技术植入化粪池,是在改造后化粪池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使粪便污水达到无害化排放,同时发挥其生态效益。整体工艺过程由污水井、厌氧池、厌氧过滤池、氧化沟、生态塘等 5 个部分组成。外观呈峰谷状有一定高程,可以配合生活区建筑景点装饰。内部为水处理建筑装置(见图 5 所示)。将生物制剂一次性引入到化粪池内,在池内微生物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吸附、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通过氧化沟、生态塘进一步氧化处理。
内部生态处理部分,采用具有一定高程的一体化工艺,即:采用玻璃钢或增强塑料制成具有一定高差的生态托盘 , 自上而下逐级放大 , 逐级过滤,每一级托盘填充以适应其水质的水生生物,实现生态连接。池内产生的沼气接连通管 , 统一收集再利用,整个生态型化粪池占地面积较大 , 所以利用好池形加以装饰绿化很重要,尤其是生态塘,利用奇妙的生物链关系和水体自净原理,进一步净化出水水质,同时又美化了居住环境,还可以节省能源,可谓一举多得,这才是人类追求的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真正的生态平衡要求。
这个将生态、节能理念融于化粪池的工艺构想,充分考虑了建筑本身特点和生态工程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耗,降低运行成本及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利用生态技术处理污水,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同时又节省能源,开发商也能接受,居民满意,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行业网站LOGO1.jpg

免费打赏
wy711637
2009年12月04日 19:44:29
2楼
大家给点人气啊,难道我发重了?要是发重了请版主见谅啊!
回复
qidey
2010年07月29日 11:10:50
3楼
有的不规范的做法,不经过三隔处理发酵就直接渗透到地表下,造成对地下饮用水源和城市地下供水管道严重污染。
回复
dljzcy516
2010年07月29日 17:16:47
4楼
好多,呵呵,
回复
z1286583075
2014年05月24日 14:06:39
5楼
恩,还不错,顶一下。
回复
yuxian946
2014年05月24日 17:17:15
6楼
还是有不少信息的,赞一个,谢谢!
回复
huanglianmin
2014年06月18日 19:42:59
7楼
不错的资料

yj蓝天:收藏啦,谢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