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结论
(1) 从工程算例的运算过程可以看出,文中方法运算时是简单快捷且易于掌握的,改变了规范方法不便于手算的缺点。
(2) 经与规范中全截面均匀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结果比较,在截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满足相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纵向钢筋需用量,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仅是现行规范方法的52.8%。
(3) 由于公式推导中运用的所有假定均来自于现行规范,故其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4) 对于计算时不需要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部位仍应按弯剪构件的构造要求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且应按正截面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要求进行最小配筋率判断以保证不发生少筋破坏。
(5) 需说明的是,文中依照规范做法沿用了矩形截面的混凝土等效应力图形参数 值及矩形截面混凝土极限应变 值,按有关文献圆形截面的该两参数值均应增大,由此导致 的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小。
回复
3楼
运用7. 3. 8条中圆形截面偏心受压公式进行圆形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未进行界限受压区高度判断,因而与一般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时须进行界限受压区高度判断以保证配筋在适筋梁配筋范围内的一般做法不一致;
(2)圆形截面用于受弯时,最小配筋率取值不能按圆形截面用于受压时取值,规范在该方面并无明确说法;
(3)同时配置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的受弯构件肯定比仅配置受拉钢筋的受弯构件在同等情况下配筋量大,用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方式去设计圆形截面正截面受弯配筋肯定会更进一步增加配筋量。
回复
4楼
我一般是用理正计算的
回复
5楼
有人会手算吗?
回复
6楼
手算过程同矩形截面基本相当。
回复
7楼
没讨论完啊:time:
回复
8楼
采用《基坑规程》的计算方法,进行迭代计算,应该是很容易的
回复
9楼
不错的看法,我最近正在看这个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