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点菜”国家“请客” 我成最大建筑浪费国?
leesnow
leesnow Lv.10
2005年06月20日 20:54:23
来自于甲方业主
只看楼主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批评一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沦为“巨型结构游戏”  “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出现的建筑业的铺张浪费,正在中国大张旗鼓地上演。”跑遍了欧美20多个国家的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教授郑光复说。  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则指出,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正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兴建。他警示说,大型建筑工程还要以实用、经济、安全为前提,不能追新、求特,做“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批评一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沦为“巨型结构游戏”

  “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出现的建筑业的铺张浪费,正在中国大张旗鼓地上演。”跑遍了欧美20多个国家的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教授郑光复说。

  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则指出,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正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兴建。他警示说,大型建筑工程还要以实用、经济、安全为前提,不能追新、求特,做“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业主点菜、国家请客” 中国成最大建筑浪费国?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在4月底透露,我国建筑能耗惊人,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

  据该负责人介绍,我国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增建筑中节能不达标的超过八成,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许多公共投资项目建成之日即亏损之时。”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工程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邓晓梅博士认为,很多大型建筑由于盲目求大求新求洋,在一次性的高额投资之后,往往还伴随着长期的高额运营维持费用。

  冷眼中国城市建筑:中国的钱多得没处花了吗?

  业主按百分比提取回扣 建筑方案评审潜规则

  在国内建筑方案的评审环节中,违反标书和建设规模、投资超限、甚至推翻评审结果搞二次评审等行为屡见不鲜。一些经常参与建筑设计方案评审的专家向本报记者透露了评审中的一些“潜规则”。

  潜规则一:业主按百分比提取回扣,投资大、造价高的设计容易通过:专家认为,这种造价越高越受欢迎的现象,往往发生在由国家投资的项目,和由政府官员操办或国家垄断企业主办的项目上。

  潜规则二:地方官员和业主把持决策权,专家意见只供参考:在专家组评审阶段,按国际惯例,专家组里应该有政府官员、建筑师、工程师、历史学家、法律人士,还应有规划、艺术、环境方面的人士,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但在国内,评审组中有一半或更多的成员是本地官员或招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专家的意见只起参考作用,决策权仍把持在地方官员和业主手中。

  潜规则三:招投标缺乏“阳光评审”,暗箱操作多:按照国际惯例,一个重要的公共建筑工程,所有设计方案的评审过程都要全部公开,所有的方案、评委名单、评审意见、投标过程,都要在建筑专业杂志或专门网站上公布,一个大的工程项目甚至还要为此出专集。但在我国,从招标、评审到中标结果都缺乏公示,缺乏“阳光评审”。这为暗箱操作、建筑腐败创造了机会。

  大型公共建筑公众参与程度低 技术专家压力下孤立无援

  潜规则四:选择外国建筑师可借机出国考察:在国内的建筑设计中,往往是外国建筑师受追捧,国内建筑师受“歧视”。据一名业内专家介绍,即使不存在贪污,某些政府业主也倾向于采用境外设计师的设计,最起码可以借此到国外考察,这在各地的建筑项目中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海外建筑师进入内地20年

  建筑师的无奈:“现在是业主教育设计师的时代”

  许多建筑专家指出,近些年建筑领域内长官意志、业主意志独大以及建筑行业的浮躁心态等,极大伤害了中国建筑业素质和建筑产品的质量。中国亟需进行建筑文化的启蒙。

  ●业主意志主导抄袭模仿。中国许多建筑项目来源于经济开发,开发商或主管开发项目的政府领导就成了建筑领域的主宰,从最初的决策到建筑的形式、风格,直到建筑材料的采集,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开发商和地方领导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像国外一样,建筑师对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有着很大的发言权。在这种开发商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建筑创新和建筑艺术基本谈不上,建筑理论也不起作用。

  ●浮躁之风扼杀建筑师创新能力。中国不是没有好的建筑师和有才华的设计人员,但却缺乏可以沉下来思索和创新的环境。官员们忙着出“政绩工程”,老板们忙着赶工期,设计师们忙着草草设计图纸。众人都忙着赚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精心地积累、思考和设计。

  ●建筑设计实施缺乏配套环节。“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你图多我比你图更多!”当前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状况之激烈,可谓各用其招。“但是一个设计单位的服务好不好,只有在过程中才知道!”目前最大的市场仍然是民用建筑尤其是居民住宅类,而住宅的设计难度和技术要求与公共建筑比要低,但由于其规模大、项目数量多,在设计收费上比公建项目更有利可图。不少设计单位在与甲方接触之初,使出浑身解数,出方案、讲创意、画效果图;然而一旦签约之后,主创设计师便把眼光放到了新的目标上,而大量创意落实的工作则交给了没有什么经验的年轻设计师,进入生产线程序后,实施时的服务质量就更难保证。

免费打赏
cgya2
2005年06月21日 07:36:05
2楼
其实建筑规定的决策者正是利益的既得者,这根源不除,怎么也改不好的。
回复
chen780427@co163
2007年04月10日 14:54:22
3楼
社会现在就这样!洋人好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