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拜占廷式建筑 圣母守护教堂,又译为圣母帡幪教堂,位于南岗区东大直街上,被列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是中国目前唯一开放的典型拜占廷式建筑的东正教教堂。 东正教是由早期的基督教分离出来的教派,在东欧一带盛行,而在西欧多为天主教。东正教与天主教在教义、教规上均有不同。 东正教在教堂的建筑形式上也有不同,往往采用早在东罗马时期就形成了的拜占廷建筑风格。拜占廷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建筑,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哈尔滨的拜占廷式建筑
圣母守护教堂,又译为圣母帡幪教堂,位于南岗区东大直街上,被列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是中国目前唯一开放的典型拜占廷式建筑的东正教教堂。
东正教是由早期的基督教分离出来的教派,在东欧一带盛行,而在西欧多为天主教。东正教与天主教在教义、教规上均有不同。
东正教在教堂的建筑形式上也有不同,往往采用早在东罗马时期就形成了的拜占廷建筑风格。拜占廷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建筑,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利用穹隆顶作为建筑大厅,这样的建筑构成是从罗马万神庙等建筑发展而来的,有上下两层穹隆顶组成。上层是小穹隆顶,底层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的过渡部分,由于它的形象好像船帆,所以又称为:“帆拱”。这种建筑样式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为了克服穹隆水平推力的方法,具有建筑技术上的意义。因此,帆拱在建筑史上别具一格。
再则,建筑多采用集中式布局,这是根据东正教活动的需要,以及宗教形态视觉效果的要求而设计的,平面上往往有两条十字交叉的对称中轴线,空间层次较多。
拜占廷式建筑传到俄罗斯后又有所创新,在洋葱头式的尖顶上设十字架,塔楼多圆筒形,外形以墙为主,窗子很细长,上面用半圆弧为顶。形成了庞大而又有节奏性的建筑外形。
在20世纪初,东正教传入中国,首先在东北地区流行。拜占廷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东渐的产物,这种建筑艺术对于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也有所影响。
圣母守护教堂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据说,起初建在了乌克兰俱乐部内,因此老哈尔滨人喜欢叫它乌克兰教堂。1930年春,重修改建为砖石结构。这座漂亮的拜占廷风格的建筑,出自于俄国著名建筑师吉达诺夫的手笔,施工图是他攻读建筑学的大学毕业设计,由中东铁路当局出资修建。1936年建成后对外开放。
该教堂占地面积9502平方米,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体现出拜占廷建筑的特点。门廊为圆顶,分为两层,由钟楼和大厅组成最高点,堂大厅从上到下通顶高达30米,钟楼正门两侧,分列两口大钟。大的重1300公斤,是1899年在莫斯科浇铸的。中央大穹窿顶控制着整个教堂结构,下部用帆拱承托上部圆顶。4个六面体小塔上的4个小穹隆烘托着中间耸起的巨大的穹顶,硕大的半球形屋顶上高高地竖着十字架。大穹顶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处上方的钟楼又起一处小穹顶,错落有致,凝重庄严。在大厅内由半幅木质“圣隔”分为里外两间,里间为圣所,设置宝座、祭台等;外间是祈祷场所。
“文化大革命”中该教堂遭到破坏,1982年动工修复,1984年10月14日重新开放。现为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所在地。
2楼
道外的保护建筑和中华巴洛克
--------------------------------------------------------------------------------
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组图)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常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不圆的珍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来称呼那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建筑师们以自由奔放的格调来表达世俗情趣,一反僵化的古典形式,于是形成巴洛克建筑风格。这一风格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领域都发生影响,一度风靡欧洲。 在哈尔滨的建筑中,典型代表是教育书店、秋林公司。
哈尔滨市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坐落在道外区,它南起南勋街,北至靖宇街的南二、三道街,在长350余米的南二道街两侧有39栋建筑,多是一层为商服、二层为住宅的砖木结构楼房。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是哈尔滨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定位、建筑风格、群体布局、商业氛围等诸多方面都独具特色。
-----------------------------------------------
现状分析:保护区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与商业。其间分布着诸如“老鼎丰”、“老上号”、“同记商场”等众多老字号。同时,该区拥有大量的历史保护建筑,具有浓郁的传统市井风貌。居住用地在街区中的比例最大,多是一至三层的围合式大院住宅,建筑密度较大。
保护区建筑: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其中有保护建筑28处。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最为集中的街区,此外还有很多折衷主义和古典主义风格建筑。
保护区院落:保护区内分布着大量的合院,主要以商住混合功能为主,“前店后厂”或“上住下店”是道外传统商市的主要特色之一。院落的分布很密集,布局形式各不相同,构成了保护区的建筑群落。
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组图)
现有老字号分布图 (来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网站)
这些建筑体现出西方建筑史上的巴洛克风格,窗户比例推敲得非常好,设计手法也是欧式的,但庭院的内部空间却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形式,而且是双层四合院,就是人们所说的"圈楼"。有天桥、天井、回廊,每一个院落的外墙高,单面坡,体现了中国民居的民俗特点:肥水不流外人田。每座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有的是杂货店,有的是丝绸庄,有的是烟草店、有的是浴池……靖宇南二道街南侧19号大院,原来是一个丝绸庄,叫"仁和永",是烟台"仁和永"丝绸庄设在哈尔滨的分号,主要经营布匹丝绸,兼做西装向外地批发,生意非常兴隆。
它的建筑面积为1 396.63平方米,有4栋砖木结构的建筑,始建于20世纪10~20年代。至今保存完整。据记载,"仁和永"丝绸庄大院临南二道街的房屋,南半部分租给了一家鞋铺,北半部租给了一家帽子铺,临南三道街的房屋,一层是"仁和永"的营业厅,二层是仓库。大院南侧房屋,一层中间部分是粮库,其余部分是店伙计宿舍。现在还保留有"仁和永"绸缎庄十几封营业时期的繁体字信件,其中有开业时阿城、山东省黄县等地发来的贺信,买卖往来的账目、名片,有子女问候父母的家信,有一张发黄的"仁和永"老板的照片。
中华巴洛克建筑模式组合图(来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网站)
这些建筑大都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而且是砖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外墙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以及人为的破坏,有的墙体已经裂缝,局部塌陷。为了保护这些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式建筑珍品,重现老街风采,恢复"中华巴洛克"建筑原有风貌,再现建筑史上这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挖掘深埋多年的"宝藏",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对这里进行全面修缮,并恢复老字号,实施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工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按照保护原则,对这片建筑进行"整旧复原"。
一是修旧如旧,从整体上保护南二、三道街的传统风貌,再现南二道街历史风采,尽可能恢复和保护风貌区独特的环境风貌和传统建筑风格;二是合理更新,在保证风貌建筑外观不变的前提下,对19号院建筑的内部设施进行改造,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三是完善设施,增加和完善市政设施,改善街坊内人居环境质量;四是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规划设计人员经过多次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确定了保护规划内容,施工人员坚持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经过精心维修、改造,目前,一期整治工程已经完工,修缮后的保护街区基础设施完善,建筑风格独特。打磨、粉刷的清水砖墙与街道共同构成灰色的主调,18盏低垂的喇叭花形的红色街灯悄立一旁,窗框架一律刷成红色。灰色和红色的色彩反差,在古老的传统氛围中突出了时代的特色。"中华巴洛克"保护街区的优美环境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中华巴洛克"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哈尔滨殖民时期的道外区是中国居民集居地,在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与外来文化的渗透中,生活在这里的中国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汇在民族传统之中,创造了非常有价值的"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
回复
3楼
回复
4楼
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组图)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