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框架加少量剪力墙的结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只是在6.1.3条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8 .1 .3条提出了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其最大使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 .1 .7条提出了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仅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在结构分析计算时应考虑剪力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如楼、电梯间 位置较偏而产生较大的刚度偏心时,宜采取将此剪力墙减薄、开竖缝、开结构洞等措施以减小剪力墙的作用,并宜增加与剪力墙相连之柱子的配筋。但是,对于这种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如何控制?是按纯框架结构的1/550控制?还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1/800控制?规程JGJ 3—2002没有明确规定,抗震规范GB 50011—2001也没有具体规定,设计中如何控制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框架加少量剪力墙的结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只是在6.1.3条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8 .1 .3条提出了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其最大使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 .1 .7条提出了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仅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在结构分析计算时应考虑剪力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如楼、电梯间 位置较偏而产生较大的刚度偏心时,宜采取将此剪力墙减薄、开竖缝、开结构洞等措施以减小剪力墙的作用,并宜增加与剪力墙相连之柱子的配筋。但是,对于这种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如何控制?是按纯框架结构的1/550控制?还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1/800控制?规程JGJ 3—2002没有明确规定,抗震规范GB 50011—2001也没有具体规定,设计中如何控制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楼
请问各位高手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结构?是如何控制其层间位移角的?
回复
3楼
我设计过一个你上边所说的情况下的建筑,对于这种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我是按1/800进行控制的,我的理解是加入部分剪力墙的框架,按框剪考虑.
回复
4楼
层间位移角应按1/800进行控制,因为过大的位移将引起剪力墙塑性破坏。
回复
5楼
个人认为仅布置很少的剪力墙时位移角可按框架结构控制。
规范对位移角加以限制是为了确保重力二阶效应不致过大、非结构性构件不致严重破坏。极少数的剪力墙经过削弱后对总的抗水平作用贡献本来就很少,如果将与其连接的框架梁或连梁抗弯再适当削弱,就能达到强柱弱梁的效果,大震时梁先形成塑性铰,不致引起结构的整体破坏。
如果仅有极少数剪力墙的结构也以框剪位移角标准来要求的话,将会使框架做得过刚,导致不经济和吸引更大的地震能量。
当然,最好不要出现极少剪力墙的体系,总的来说是不利于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
回复
6楼
如果不考虑剪力墙作为抗侧力构件的话,位移角可按框架结构控制。
回复
7楼
问题提的很好,这个我设计中也没考虑那么多,听楼主这一提,感觉有探讨的价值.
怎么不加积分,奖励积分:5 by herunfeng3333 原因:问题有价值
个人认为按框架较合理.
回复
8楼
我现在也在做一个高层建筑,第一次做很想参考一下图纸,这里真的很好
回复
9楼
从审图那里知道得,听起来也满有道理得。
“这种结构得层间位移角控制可以按照剪力墙占抗倾覆力矩的比例,在550到800之间内查得到。50%就取800”
回复
10楼
只要有剪力墙,就不能按框架结构计算,否则反而不安全.
回复
11楼
按剪力墙承担的倾覆力矩定层间位移角
50% 40% 30% 20% 10% 0%
1/800 1/750 1/700 1/650 1/600 1/550
其他情况按比例可通过内插确定(专家意见)大家放心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