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与风险防范 (转贴)
qyfy
qyfy Lv.12
2005年04月25日 23:28:14
只看楼主

工程量清单计价经过近几年的试行,特别是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出台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普遍推行,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计价行为有了比较明确的依据。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不够完善,特别是投资体制的原因以及投资代理人行为的不规范,一些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投标的项目,“中标价”并不是一定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价。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作用,笔者在学习有关规范的基础上,认为拟应采取如下措施。

工程量清单计价经过近几年的试行,特别是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出台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普遍推行,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计价行为有了比较明确的依据。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不够完善,特别是投资体制的原因以及投资代理人行为的不规范,一些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投标的项目,“中标价”并不是一定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价。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作用,笔者在学习有关规范的基础上,认为拟应采取如下措施。

  把握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动权
  当一个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确定之后,大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以及建筑标准,小到钢筋、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和电气、水、暖、通风等设备的种类型号、五金配件的数量等等都已基本确定。因此,建设单位或投资方应在设计阶段设置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为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施工阶段中出现的不合理变更。由于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造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招投标单位或工程咨询代理中介组织编制标底的准确性及施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甚至影响到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工作,所以,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凡从事工程造价的业务人员,应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能力;具有编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准确性应由编制单位负责,以保证编制质量。

  建立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制度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的评标办法大多采用百分制评定。在开标会结束后,由评标专家立即进行评标、定标。采取这种评标定标办法,对遏止及避免评标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保持整个评标定标过程中的独立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装饰装修工程,特别是施工方案优劣直接影响报价的工程,在评标定标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投标单位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或执行市场价格,出现各家投标单位报价相差悬殊较大的现象,很容易造成采用了先进技术工艺、节约了项目造价的投标单位失标或废标,使评标定标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合理。因此,我认为,应当参照国际惯例,建立工程量清单报价澄清制度,让投标单位在评标时有一个解释澄清的机会。解释澄清主要是解释澄清投标方案的科学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项目报价的合理性。通过解释澄清,保证投标竞争公平、评标定标公开、合理。

  净化行业环境 提高人员素质
  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标后的施工行为,对项目的工期、质量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工程项目造价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为了保障工程量清单计价健康有序的实施,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招投标投标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编制施工项目的工程量清单报价,防止哄抬造价或故意压价、分别约定报价以及招投标单位向投标单位泄露标底、在开标前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投标报价等串通投标行为的发生。对预算编制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进行技术设计规范和预算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和执业资格登记备案制度,严厉查处预算造价人员私自承接预算编制业务以及其他损害业主或国家利益的现象,定期进行预算工作检查,对高估冒算、预算编制质量低劣的预算造价人员予以处罚或取消预算编制资格,净化行业环境。

  合同双方分担风险应明确约定
  由于市场价格风险较大,这对按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标的施工企业来说,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可低估的。因为按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标的工程项目,对合同双方应有一个风险合理分担的问题。如果在合同中未约定风险范围,当市场材料价格变化风险达到不合理程度时,仅施工企业一方是无力承受这种风险的。当一种材料的市场价格上涨风险较大时,如果其他材料的组价能够对价格上涨的材料亏损进行补偿,施工企业对于这种风险还是可以承担的。问题是如果非但不能补偿,甚至其他材料的组价按市场价也存在着亏损时,这对受到市场压级压价、垫资施工、甚至还要交数额相当可观的多种保证金以及有些业主恶意拖欠工程款的施工企业来说,无疑使生产经营在已无利润空间的基础上雪上加霜。
所以,按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标的工程项目,合同双方应当对风险分担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否则,建设单位或投资方既不负责材料采购,又不对材料认质认价,将材料涨价风险全部让施工企业承担,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和诚信双赢的原则。另外,建设主管部门还应当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审核与中标合同的签约监督,审核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标准性,参与评标定标的过程监督,审查中标价的合理性和对中标合同的签约监督,以保证合同按规定签订,保证合同主体、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经济效益。

  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法规建设
  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是完全以市场为导
qyfy
2005年04月27日 01:08:08
2楼
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有关联的各项配套工作和大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特别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初期,各地应做好适应当地建设工程项目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所需要的计价依据的修编工作,及时解决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营造一个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造价计价方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01月08日 17:42:06
3楼

工程量清单计价环境下加强工程造价风险防范
  2003年对于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人员来说,是巨变的一年,我们经受了工程清单计价的洗礼,低价中标已成为超势,尤其是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原来就存在于招投标及施工管理中的工程造价风险凸显出来。以固定价合同承接的工程更面临无法承受的风险压力。因此,如何加强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已成为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一、招投标阶段,投标报价极具挑战性。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环境下,招投标实施合理低价中标。也就是由保证报价不低于企业成本价的最低价中标,而成本价是承包商经过合理组织、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等手段可能形成的个别成本。因此,在招投标阶段,报价是否得当是影响投标成败 的关键。报高了,就会失去市场份额,报低了,就会没有利润或有潜在的亏损。这就要求投标报价具有较高的水准,切忌凭主观臆断、粗制滥造、盲目报价。由于投标报价和工程实施存在时间差,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就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投标报价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我们应从几方面着手进行防范:

  (一)首先要认真学习招标文件,了解评标方法和投标报价所包括的范围。招标文件是合同的一部分,要充分了解招标范围和报价内容。在仔细阅览图纸、踏勘现场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答疑精神,不要丢项、漏项,否则这种风险完全由施工单位来承担。

  (二)成本预测是投标报价的首要条件。为了保证报价既不低于个别成本,又是最低价,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首先要进行成本预测。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将自身的经营优势转化为报价优势,以增强企业报价的竟争力。投标前企业内部对工程所有材料和人工、机械等进行摸底分析,以实际市场价格或企业内部劳务、周转材料、机械租赁价格结合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最低成本价。以此为依据,再考虑招标条件、环境及企业投标策略,作出有竟争力的报价。

  (三)建立适当、有效的企业询价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最大特点是把招标双方都推向市场,单价不可调整,任凭市场价格涨落、风险自担。这就要求询价及时、可靠。

  (四)识别风险因素,风险预测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识别风险因素,通过SWOT技术分析综合利用项目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各方面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并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国家发展计划,重视历史经验数据积累和分析,掌握适时信息,从而预测各种资源价格变化趋势,对预期价格作出正确的判断,在投标报价中考虑价格风险。

  (五)预留必要的风险费是控制风险损失的一种补偿措施,但需要政策支持,所有投标单位都达成共识,否则报价将没有竞争力。如厦门市低价中标招投标办法中明确规定“招标人编制工程预算控制价时,应根据工程大小、技术复杂程度、施工难易程度、施工自然条件,按3---5%的风险包干系数计入工程预算控制价。”

  二、合同订立阶段,要严格把好合同订立关,约定风险范围

  (一)尽量采用示范文本,以防止一些显失公平的条款。增强法律意识,对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合同条款的逻辑性认真加以研究,中标后合同订立阶段要斟字酌句,认真研究专用条款,注意各有关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

  (二)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凡是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产生的风险,究竟应由谁来负责;双方违约责任的界定业主供应材料设备或指定分包商的计价方式要明确约定,在协商签约阶段,通过修改,补充合同中有关规定条款来解决,力求按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与业主分清责任,从而达到降低合同条款风险有目的。

  (三)合同双方分担风险应明确约定。对实施时间跨度较大的工程,如果在合同中未约定风险范围,当市场材料价格重演2003年涨价风暴时,施工企业一方是无力承受这种风险的。而在投标过程中过多地考虑风险系数就意味着不能中标。所以在合同中约定双方风险承担范围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对于采用固定价合同,工期又比较长的工程,必须定量地约定风险范围。这是施工质量和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三、合同履约阶段,以合同管理为龙头,搞好索赔工作。

  (一)做好投标报价交底和合同交底,让项目管理人员了解合同范围、报价策略等,在履约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密切关注合同范围以外的一些分部分项工程价格的签认和合同范围内工程量增减给企业带来的得利润变化。杜绝大包大揽,而不过问经济效益。

  (二)对于不能回避的风险,要及早采取措施将风险转嫁, 也就是总包单位将一些工艺复杂、不熟悉领域的或风险比较大的工程在投标阶段提出分包定向合作意向,考虑一定的利润空间基础上报价,在工程中标后签订分包协议,这部分风险转嫁给分包单位。

  (三)索赔的有效应用,工程索赔贯窜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工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于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例如:本来合同签订是外墙抹灰墙面,而现在变成贴面砖,面砖甲供,这正好是索赔的绝佳机会,贴外墙面砖的市场人工单价远远高于定额人工单价,订立人工单价执行市场单价的补充协会,把抹灰人工亏损的一部分也弥补回来。当然,在索赔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性、资料完整性和技巧性。

  总之,工程量清单把施工企业推向了市场,作为买方市场中相对被动的角色,我们必须通过风险分析,在各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风险防范。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20日 09:38:34
4楼



工程量清单下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作者:66WEN收集整理 来源:www.66wen.com 更新时间:2006年10月31日



 
一、风险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风险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当代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甚至人们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充斥着风险。人们在不断地接受风险的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求各类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分析风险、防范风险,甚至利用风险。
那么,风险究竟为何物呢?概括地说: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和导致的不良后果。


风险是活动或事件发生并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显然其主要是由不确定的活动或事件造成。而活动或事件的确定或不确定是由信息的完备与否决定的,即风险是由于人们无法充分认识客观事物及其未来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大干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由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存在着局限性,造成人们对未来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某些规律无法感知,从而不能作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造成信息不完备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信息本身的滞后性是导致风险发生的另一个原因,从理论上讲,完全绝对的完备是不存在的,对信息本身来说,其完备性也是相对的。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探索事物、认识事物、并通过各种数据和信息去描述事物,而这种认识和描述只用当事物发生或形成之后才能进行,况且这种认识和描述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种数据或信息的形成总是要滞后于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信息滞后现象的必然性。


二、工程项目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风险既然是无处不在的,对建设工程项目来讲,其存在风险也是必然的。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可能遭遇的风险,可将其定义为: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包括工程项目风险率和工程项目风险量两个指标。


工程项目风险的特性
工程项目风险具有以下特性:
T-S工程项目风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决定了工程项目风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工程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在: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发生后造成的后果怎样都是不确定的。但人们可以根据历史的记录和经验,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分析预测。工程项目风险的可变性。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总会发生变化,风险也不例外,当引起风险的因素发生变化,也会导致风险产生变化。


风险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
①风险的性质发生变化;
②风险造成的后果发生变化;
③出现新的风险或风险因素已消除。
程项目风险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
①风险主体是相对的。相同的风险对不同的主体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对一方是风险,对另一方来说也可能是机会。
②风险大小是相对的。同样大小的风险对不同承受能力的主体,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


工程项目风险的阶段性。
风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通常认为包括三个阶段:
①潜在阶段,是指风险正在酝酿之中,尚未发生的阶段。
②发作阶段,是指风险已成事实正在发展的阶段。
③后果阶段,是指风险发生后,已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的阶段。
以往,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项目的建设一直采取的是无险建设状态,所谓“无险”并不是工程建设无风险,而是指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都不承担风险,而由国家承担工程全部风险。这样,造成我国企业既无风险防范意识,由无抗风险能力。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要求,使我国建筑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要求,参与国际竞争,我国适时制定实施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在进行工程计价时,充分考虑工程项目风险的因素,体现工程项目风险发包、风险承包的意识。


风险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也体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方面主体上,即业主、承包商、咨询机构及监理工程师。业主与承包商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包括咨询机构及监理工程师签订其他形式的合同 ,双方各自分担相应的工程风险,但由于工程承包业竞争激烈,受“买方市场”规则的制约,业主和承包商承担的风险程度并不均等,往往主要风险都落到承包商一方。
从国际建设工程项目来看,作为业主一方,其承担的主要风险有战争、暴乱以及政局发生变化的风险;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造成的风险,如:地震、山洪、台风等。经济局势动荡,通货膨胀、税收增加等经济类风险;此外,还有项目决策失误,以及项目实施不当造成的风险。对于业主方的风险,其可以要求承包方购买保险、订立苛刻的合同条件,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及工程实施完成后的反索赔措施等转移风险;此外,业主还要筹备一笔资金作为风险基金。
对于承包商来讲,其承担的风险较多,一般包括政治风险 战争与内乱、业主拒付债务、工程所在国对外关系的变化、制裁与禁运、工程所在国社会管理与社会风气的好坏 ;经济风险 物价上涨与价格调整风险、外汇风险、工程所在地保护主义 ;技术风险 地质地基条件、水文气候条件、设备材料供应、技术规范、工程变更、运输问题等 ;公共关系等方面的风险 与业主的关系、与工程师的关系、联合体内部各方关系、与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门的关系 ;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承包商机构的素质和协调能力等。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20日 09:39:49
5楼



工程量清单下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作者:66WEN收集整理 来源:www.66wen.com 更新时间:2006年10月31日



 
对于具体工程项目来讲,承包商在进行项目决策、缔约及实施工程中,还要面临如下风险:决策错误风险,包括:信息取舍失误或信息失真风险、中介代理风险、买保与保标风险、报价失误风险;缔约和履约风险,包括:不平等的合同条款及合同中定义不准确、合同条款遗漏、工程实施中的各项管理风险;责任风险,包括:职业责任、法律责任、人事责任,以及他人归咎责任——替代责任。


由于承包商在工程承包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所以其在投标报价和生产经营的过中,要善于分析风险因素,正确估计风险的大小,认真地研究风险防范措施以避免或减轻险,把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承包商在进行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时,还要建立风险成本观念,并将工程项目风险成本作项目成本的组成部份,应体现在工程造价成本费用中。所谓“工程项目风险成本”一般是指风险活动或事件引起的损失或减少的收益,以及为止风险活动或事件发生采取的措施而支付的费用。


风险成本包括:
风险有形成本是指风险活动或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发生在风险活动或事件现场的财产损失或伤亡人员的价值;间接损失是指发生在风险活动或事件现场以外的损失,以及收益的减少。


风险无形成本
风险无形成本也称隐型成本,是指风险活动或事件发生前后,而使风险主体付出的代价。
主要包括:
减少获利的机会;
阻止了生产率的提高;
引起资源配置不合理;
影响了人的积极性,引起了人的恐惧心理。
风险管理费用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费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防和风险控制所发生的费用。

回复
suxiaofu
2007年02月10日 17:18:08
6楼
好贴,好人!
回复
fjc5196
2007年02月23日 22:43:15
7楼
回复
wangdaweizhuluo
2007年03月28日 10:44:38
8楼
好,不错不错,经典文章。
回复
fc_0511
2007年03月28日 19:33:39
9楼
现在招标好多陷阱~~~~~~~~~
回复
sp50000
2007年04月03日 09:58:28
10楼
说的有理,支持
回复
wh4613
2007年04月03日 21:20:37
11楼
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