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大家看看这句话怎么理解?
meng_2002_md
2009年02月08日 13:49:34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1)垂直相邻各层房间均采用地板辐射供暖时,除顶层以外的各层,均应按房间供暖热负荷Q,扣除来自上层的热量Q2,确定房间所需有效散热量即Q1。2)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Q1,和向下层(包括地面层向土壤)传热的热损失量Q2。如果是一层,地面用30mm的聚苯板做隔热层,上面铺反射膜,填充层厚度为50mm,地面层为水木或者陶瓷,在计算热媒的供应量时,应该怎么做?地面层向土壤的传热损失该怎么计算?

1)垂直相邻各层房间均采用地板辐射供暖时,除顶层以外的各层,均应按房间供暖热负荷Q,扣除来自上层的热量Q2,确定房间所需有效散热量即Q1。
2)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Q1,和向下层(包括地面层向土壤)传热的热损失量Q2。

如果是一层,地面用30mm的聚苯板做隔热层,上面铺反射膜,填充层厚度为50mm,地面层为水木或者陶瓷,在计算热媒的供应量时,应该怎么做?地面层向土壤的传热损失该怎么计算?
免费打赏
zxnt
2009年02月08日 18:21:00
2楼
怎么感觉算来算去就是Q

在想说下这个填充厚度是做完系统后填充50 mm,还是留出做完地板砖后的总高度。

我们实际施工填充30mm,在加后期地板装40mm,加地板砖10mm,已经达到80mm.
回复
meng_2002_md
2009年02月08日 18:48:06
3楼

就像你现在所说的,而且只有一层的民宅,这种情况下,怎么计算啊?
查表不同管间距的供热能力时,看到平均水温35度时,不管盘管间距是100mm,还是300mm,向下的热损失都达到23W/平方米,这个损失要计算在热媒提供的热量之内吗
回复
meng_2002_md
2009年02月10日 10:24:46
4楼
在论坛上看了很多帖子,几乎没有看到有关于热媒供热量计算的帖子,不知道大家都怎么计算热媒供热量的!

作为只有一层的民宅,外墙和屋顶都做了保温,传热系数也给出了,要做地暖,房间的热负荷都可以按照给出的系数进行计算,但是地面向下的热损失却不知道怎么计算,《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有这样一句话: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Q1,和向下层(包括地面层向土壤)传热的热损失量Q2。现在的问题是地面向下的传热损失不知道怎么计算,也就不能得出热媒的供热量,这个大家是怎么做的呢?
回复
zxnteasy1080
2009年02月10日 13:45:55
5楼
实际中的 热负荷计算,就 目市场上大部分施工单位前而言,都是15MM管材间距150MM,20MM管材间距200MM,加大或小都是人为因素。独立供暖保温材料好点,集中供暖保温材料次点。很多施工单位都会避开管材使用温度不说,都大该说耐90度高温。管材寿命随温度升高,压力升高逐减,混水降温系统看客户需要而定。

热符合计算我 自己感觉不是绝对的,因为必须得有很多大前提所得出的热符合计算计算才会准确,供水温度,外界天气因素,房屋结构,保温效果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说了算的,做活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在利润面前大部分人都低头了。
回复
meng_2002_md
2009年03月07日 22:09:29
6楼
我个人的观点,热负荷的计算说的也比较明白,室外采暖温度采用国家跟定的参考值,已经是比较严酷条件下的取值,根据这个取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应该是能保证室年内温度有一个比较正常的数值,除非像2008年春节时候那种5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
我现在也觉得采暖更重要的是经验,计算是经验的一个参考数据,很多因素有不确定性,比如保温材料,实际做出来的保温热损失系数是不是和我们计算出来的数据一致等等,都是不确定的,采暖更重要的是经验!
回复
xinhuobb
2009年03月09日 00:18:40
7楼
50mm的填充层是做完系统后填充50mm的豆石混凝土,然后上面才是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和面层。填充层30mm是不对的。规范上有明确的表示。还有对于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板向房间的有效散热量Q1,和向下层(包括地面层向土壤)传热的热损失量Q2。这是理论说法,实际上在做设计时是不需要计算Q2这部分热量的。规范上也有明确的规定。
回复
meng_2002_md
2009年03月09日 09:23:15
8楼
规范上确实有这句话,说在做设计时不需要计算Q2这部分热量,我认为这句话适用于中间楼层的计算,因为中间楼层有来自上面楼层向下的热损失,把该楼层向下的热损失抵消了,对于顶层就不适用;对于只有一层的建筑,向下的热损失是一定要计算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