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考题案例4答案是否有误
caoyue0816
caoyue0816 Lv.2
2008年07月18日 10:13:38
只看楼主

 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0.5分)应批准的工期延长为32天。可我怎么算实际工期应为52天,求助高手

 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0.5分)应批准的工期延长为32天。可我怎么算实际工期应为52天,求助高手
免费打赏
xieqinjian
2008年07月18日 12:34:24
2楼
:)
所有的事件都发生在7月28日至9月12日之间,满打满算47天—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
回复
caoyue0816
2008年07月18日 16:09:55
3楼
"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这是增加工程量11天,这11天不管是否与其它事项重迭都是要增加(延误)的,真正延误(什么也没做)是从8月3日__9月12日共41天,所以共延误41+11=52天,不信你可以假设一些简单的例子计算试试.
回复
caoyue0816
2008年07月18日 16:16:53
4楼
可以看下一问的答案:共可索赔工期32天:3+3+15+11=32也是从工作出发8月3日起算,8.3-8.5与前11天也有重迭,但11天全部计入,实际这一问的答案是对的,也就是这11因为是增加工程量引起的延误,无论发生在什么地方都全部计入
回复
caoyue0816
2008年07月18日 16:23:27
5楼
再反推:可索赔32天(甲方责任),乙方责任延误20天(8月6日_8月25日),实际延误:32+20=52天
如果乙方按8月8日_8月25日为乙方责任延期为18天,总延误32+18=50也不等于47
从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不对
回复
xieqinjian
2008年07月18日 16:59:57
6楼
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时间只能按日历天数计算,或者说,只能按工地上没做事的日子数。这是因为,其一,不同原因停工的时间重叠的情况是复杂的,有时甚至在某一天有三种以上原因呢?显然没法重复计算。其二,与结算金额挂钩的还是经批准的工期延长,这个数字才对确定总工期计算索赔金额有实际意义,因此,只在这里才出现了对批准工期的时间重叠。但是,批准的是对未来工期的延长,这里又是不存在重叠的。
回复
caoyue0816
2008年07月19日 09:11:42
7楼
若7.28-8.7不是增加工作量而是甲方的托延责任造成的,那么答案47天则是对,否则不对.我们作两个假设:假设1,7月28日__9月12因甲方变更新增加工程量共计47天,其它条件不变,问实际延期多少天?j是47天,那肯定不对,施工方绝不会同意..假设2:假设自7.28起,原工程还有30天工期(工作量),变更后变成了30+11=41天工期的工程量,8.3__9.12工期延误41天,则在41+41=82天后才能完成该工程,实际延长82-30=52天.
回复
caoyue0816
2008年07月19日 11:33:41
8楼
 试题四:(20分)
  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入3月1日在指定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3月6日至3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共有A、B、C、D四家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4月5日)前,四家投标入都递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投标人D因其投标文件的签署入没有法定代表入的授权委托书而被招标管理机构宣布为无效投标。
  该工程评标委员会于4月15日经评标确定投标入A为中标入,并于4月26 日向中标入和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同时通知了招标入。
  发包入与承包入A于5月10 日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的不含税合同价为6948万元,工期为300天;合同价中的间接费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间接费率为12%,利润率为5%。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的关键线路上发生了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
  (1)由于发包入原因,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新增工程款为160万元);另一分项工程的图纸延误导致承包入于8月27日至9月12日停工。
  (2)由于承包入原因,原计划于8月5日晨到场的施工机械直到8月26日晨才到场。
  (3)由于天气原因.连续多日高温造成供电紧张。该工程所在地区于8月3日至8月5日停电,另外,该地区于8月24日晨至8月28日晚下了特大暴雨。
  在发生上述工期延误事件后,承包入A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发包入提出了索赔要求,经双方协商一致。除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之外,对其他应予补偿的工期延误事件.既补偿直接费又补偿间接费,间接费补偿按合同工期每天平均分摊的间接费计算。
  问题:
  1.指出该工程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谈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多少天?应予批准的工期延长时间为多少天?分别说明每个工期延误事件应批准的延长时间及其原因。
回复
caoyue0816
2008年07月19日 11:34:32
9楼
 问题2:(8分)
  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0.5分)应批准的工期延长为32天。(0.5分)其中.新增工程属于业主应承担的责任(0.5分)应批准工期延长11天(7月28日至8月7日),(1分)
  图纸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的责任(0.5分)应批准延长工期为15天(8月29日至9月12日) (1分)
  停电属于业主应承担的责任,(0.5分)应批准工期延长为3天(0.5分)
  施工机械延误属于承包商责任(0.5分)不予批准延长工期(0.5分)
  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范围,(0.5分)但8月24~25日属于承包商机械未到场延误在先.不予索赔,(0.5分)应批准工期延长3天(8月26日至8月28日)。(0.5分)
回复
xieqinjian
2008年07月19日 15:29:45
10楼
:)
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没有错,所有的事件都发生在7月28日至9月12日之间,满打满算47天。
问题一,增加与延误
“‘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这是增加工程量11天,这11天不管是否与其它事项重迭都是要增加(延误)的”。——引自2楼
这里混淆了两个概念,“实际延误”,是指按原定工期、原定工作量,实际已滞后的时间;
“批准延长”,则是属甲方责任(风险)的工期延误和新增工作量应增加工期之和。
问题二,假设之结果
两个假设:假设1,7月28日__9月12因甲方变更新增加工程量共计47天,其它条件不变,问实际延期多少天?j是47天,那肯定不对,施工方绝不会同意..假设2:假设自7.28起,原工程还有30天工期(工作量),变更后变成了30+11=41天工期的工程量,8.3__9.12工期延误41天,则在41+41=82天后才能完成该工程,实际延长82-30=52天. ——引自7楼
“假设1,7月28日__9月12因甲方变更新增加工程量共计47天,其它条件不变,问实际延期多少天。”这就是说,7月27日下班前都是按原定工期、原定工作量施工的,且工期无滞后。7月28日__9月12日发生了一大推的事(既有延误,又有新增),9月13日一上班来分析,工期已拖后了多少天呢,47天。因为47天前的事已做完了,这47天没做事。实际延误就是47天。至于再给47天能否补偿这47天中发生的事情,那是别外一个问题了。就好象昨天工地停了一天电没施工,昨天甲方又通知,因工程变更增加10天的工作量,今天早上来分析,工期耽误了几天呢,就是一天,至于总工期要增加多少天,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施工方绝对不会不同意。
“假设2:假设自7.28起,原工程还有30天工期(工作量),变更后变成了30+11=41天工期的工程量,8.3__9.12工期延误41天,则在41+41=82天后才能完成该工程,实际延长82-30=52天。”
混了,混了,彻底混了。首先,“原工程还有30天工期(工作量),变更后变成了30+11=41天”,这里是在讨论工期延误时就把新增工作量应增加工期算进去了;其次,“8.3__9.12工期延误41天”,这个41天是什么昵,不清楚,实际延误吗,显然不是,批准延长吗?——还是用题中的32天吧,即使是批准延长的32天吧,不是与前面30+11=41天中的11天也重复了吗;再次:“在41+41=82天后才能完成该工程,实际延长82-30=52天”,索赔过程中工期延误的概念,又演变成了完工时间推迟的概念,不是彻底混了吗?
可以简单的问题,千万别自己绕自己,弄那么多混淆的概念,要想找到正确的答案,恐怕难!
回复
caoyue0816
2008年07月21日 09:01:33
11楼
“假设1,7月28日__9月12因甲方变更新增加工程量共计47天,其它条件不变,问实际延期多少天。”这就是说,7月27日下班前都是按原定工期、原定工作量施工的,且工期无滞后。7月28日__9月12日发生了一大推的事(既有延误,又有新增),9月13日一上班来分析,工期已拖后了多少天呢,47天。因为47天前的事已做完了,这47天没做事。实际延误就是47天。__引自10楼
“‘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也就是说7.28__8.2这6天(停电之前)还是做了工的,不是你说的这47天都没做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