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固定总价合同项目结算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有胆有识的石榴
2024年10月09日 13:22:00
只看楼主

来源:造价人家园

|

作者:擅长EPC管理的

对于项目各参与方而言,EPC 固定总价合同既带来了优势,也带来了挑战。对于业主来说,能够在项目初期确定工程总造价,便于控制项目预算和投资风险;同时,将工程建设的大部分责任交给承包商,减少了业主的管理工作量。对于承包商来说,虽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但也有机会通过优化设计、合理安排施工等方式获取更高的利润。然而,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承包商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项目各参与方而言,EPC 固定总价合同既带来了优势,也带来了挑战。对于业主来说,能够在项目初期确定工程总造价,便于控制项目预算和投资风险;同时,将工程建设的大部分责任交给承包商,减少了业主的管理工作量。对于承包商来说,虽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但也有机会通过优化设计、合理安排施工等方式获取更高的利润。然而,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承包商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EPC 固定总价合同项目结算中  
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合同条款不明确  
1. 工程范围界定不清  
在一些 EPC 项目中,合同对工程范围的描述不够准确和详细,导致在结算时双方对某些工作内容是否属于合同范围内存在争议。例如,一些附属工程、临时设施或特殊施工要求可能没有明确纳入合同范围,从而引发结算纠纷。此外,合同中对工程变更的界定不清晰也会带来问题。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情况属于工程变更,以及变更的审批程序和价款调整方式,那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可能难以确定其结算方式。  

 
工程范围界定不清会导致结算工作量增加,双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确定哪些工作内容属于合同范围内,哪些属于变更范围。这不仅会影响结算的进度,还可能导致结算结果的不准确,影响各方的经济利益。  

 
2. 价格调整条款模糊  
固定总价合同通常意味着在合同履行期间价格一般不做调整,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价格调整。如果合同中对价格调整的条件、范围和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就容易在结算时产生争议。例如,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法律法规变化、不可抗力等因素可能导致成本增加或减少,但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双方对于是否应该调整价格以及如何调整价格无法达成一致。  

 
如果没有明确的价格调整机制,双方可能会在结算时对价格调整的合理性产生争议,导致结算工作陷入僵局。此外,价格调整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项目的成本风险,影响各方对项目成本的控制。  

 
(二)工程变更管理不善  
1. 变更审批程序不规范  
在 EPC 项目中,工程变更较为常见。如果变更审批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变更被批准,或者重要的变更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审批。这会影响结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变更审批程序不规范会延长结算的时间。因为在结算时,需要对变更的合理性和价款进行审核,如果变更审批程序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审核工作难以进行,从而影响结算的进度。  

 
2. 变更价款确定困难  
工程变更往往会涉及到价款的调整,但在确定变更价款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例如,变更后的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单价确定缺乏依据、变更对其他部分工程的影响难以评估等。此外,如果双方在变更价款的确定上存在分歧,又没有有效的协商机制或争议解决途径,就会导致结算工作陷入僵局。  

 
变更价款确定困难是导致结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双方无法就变更价款达成一致,就会在结算时产生争议,影响项目的顺利竣工和交付。此外,变更价款的确定困难还可能导致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消极态度,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风险分配不合理  
1. 业主承担风险不足  
在固定总价合同中,承包商通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险。然而,如果业主在合同中没有合理地承担一些风险,如地质条件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等不可预见的风险,那么当这些风险发生时,承包商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从而影响结算。例如,如果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法规发生变化,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但合同中没有规定业主应承担相应的风险,那么承包商可能会要求调整合同价款,否则可能拒绝结算。  

 
对结算的潜在影响: 业主承担风险不足会使承包商在结算时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可预见的风险,而业主又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承包商可能会面临经济损失,影响结算的顺利进行。此外,风险分配不合理还可能导致承包商在投标时提高报价,增加项目的成本。  

 
2. 承包商承担风险过度  
如果承包商在合同中承担了过多的风险,也可能导致结算问题。例如,一些不可抗力事件或极端情况可能超出了承包商的承受能力,此时如果合同没有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承包商可能会因无法承担损失而影响结算工作的进行。  

 
承包商承担风险过度会成为结算时的争议焦点。双方可能会就风险的承担范围和责任划分进行激烈的争论,影响结算的进度和结果。此外,过度承担风险还可能导致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冒险行为,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四)项目管理不到位  
1. 进度管理不善  
在固定总价合同中,工期延误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增加成本、影响工程质量等。这些问题都会对结算产生影响。例如,工期延误可能导致承包商需要支付违约金,或者业主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此外,如果工期延误是由于双方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在确定责任和结算价款时就会更加复杂。  

 
在结算时,需要确定工期延误的原因和责任方,以便确定相应的赔偿责任。然而,如果进度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双方对工期延误的原因存在争议,难以确定责任方,从而影响结算的进度和结果。  

 
2. 质量管理问题  
如果项目质量管理不到位,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结算时需要扣除相应的质量保证金或者进行返工费用的计算。如果工程在验收时发现质量不合格,需要进行整改,那么整改费用由谁承担以及如何计算就会成为结算的争议点。同时,质量问题还可能影响工程的使用价值和寿命,进而影响结算价款的确定。  

 
在结算时,双方可能会就质量问题的责任划分和整改费用的承担进行争论。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就会影响结算的进度和结果。此外,质量问题还可能导致项目无法按时交付,影响业主的使用和收益。  

 
(五)计量与计价不准确  
1. 工程量计量错误  
如果工程量计量错误,可能会导致结算价款与实际工程价值不符。例如,计量方法不科学、计量人员疏忽等都可能导致工程量计量不准确。此外,对于一些隐蔽工程或复杂工程结构的计量,可能会存在较大的难度和争议。如果双方在工程量计量上无法达成一致,就会影响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量计量错误会直接影响结算价款的准确性。如果计量结果偏大,业主可能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如果计量结果偏小,承包商则可能面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风险。此外,工程量计量错误还可能导致双方在结算时产生争议,影响项目的顺利竣工和交付。  

 
2. 计价方法不合理  
固定总价合同中的计价方法通常在合同签订时就已经确定,但在实际结算中,可能会发现计价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单价的确定缺乏依据、费用的计算方式不明确等。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材料、设备或工艺的计价,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就容易在结算时产生争议。  

 
计价方法不合理会引发结算争议。如果双方在计价方法上存在分歧,就会在结算时对价款的确定产生争议,影响结算的进度和结果。此外,不合理的计价方法还可能导致项目成本的不准确核算,影响各方对项目成本的控制。  

 
二、EPC 固定总价合同项目  
结算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完善合同条款  
1. 明确工程范围  
在签订 EPC 固定总价合同前,双方应充分沟通,明确工程的具体范围和工作内容。可以采用详细的工程清单、图纸和技术规范等方式,对工程范围进行准确描述。同时,应明确哪些工作内容属于合同范围内,哪些属于变更范围,以及变更的审批程序和价款调整方式。  

 
合同中应明确工程的地理位置、规模、功能要求、技术标准等基本信息,以及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此外,还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2. 细化价格调整条款  
在合同中应明确价格调整的条件和方式,以便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及时调整合同价款。例如,可以规定原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法律法规变化、不可抗力等情况下可以进行价格调整,并明确调整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价格调整条款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和模糊。双方应在合同签订前充分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并在合同中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同时,应建立价格调整的监督机制,确保价格调整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二)加强工程变更管理  
1. 规范变更审批程序  
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审批程序,明确变更申请的提交、审核、批准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变更申请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提交,审核人员应严格按照审批标准进行审核,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变更审批程序中,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确保审批工作的高效进行。例如,变更申请应由承包商提出,经业主、设计单位等相关方审核后,由业主批准。同时,应建立变更审批的监督机制,对审批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审批工作的公正、公平。  

 
2. 合理确定变更价款  
在确定变更价款时,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变更后的工程量、单价以及费用组成等因素,确定变更价款的具体数额。同时,应考虑变更对其他部分工程的影响,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  

 
为了确保变更价款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应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对变更价款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第三方评估机构的选择方式和评估标准,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优化风险分配  
1. 合理划分业主与承包商的风险  
在 EPC 固定总价合同中,应根据公平原则合理划分业主与承包商的风险。业主应承担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如地质条件变化、政策法规调整等;承包商应承担一些可预见的风险,如设计错误、施工质量问题等。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风险的承担范围和责任划分,避免出现风险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风险承担范围。合同中应详细列出业主和承包商分别承担的风险,以及在风险发生时的责任划分和赔偿方式。同时,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2. 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对于不可抗力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进行转移;对于设计错误风险,可以通过加强设计审查等方式进行防范;对于施工质量问题风险,可以通过加强质量管理等方式进行控制。  

 
在 EPC 项目中,可以采用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建立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以共同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在风险发生时,双方应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制定解决方案,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四)强化项目管理  
1. 改善进度管理  
建立健全进度管理体系,采用科学的进度控制方法,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可以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路径法等方法,对项目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和控制。同时,应加强对进度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延误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工期延误问题,应及时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应根据合同约定,确定工期延误的原因和责任方,并采取相应的赔偿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工期延误的预防和控制,避免工期延误问题的发生。  

 
2. 提升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可以采用质量检验、质量验收等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整改费用应由责任方承担,并在结算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应加强对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降低质量问题对项目的影响。  

 
(五)确保计量与计价准确  
1. 提高工程量计量准确性  
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和工具,确保工程量的准确计量。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实物量法等方法进行计量,同时应使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和软件,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加强对工程量计量过程的监督和审核,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可以建立计量审核制度,对计量结果进行审核和确认。同时,应加强对计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计量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2. 选择合理的计价方法  
选择适合 EPC 项目的计价方式,确保计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以采用固定总价法、综合单价法等计价方式,同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计价依据和费用组成。  

 
明确计价依据并实现统一。首先,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计价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计价定额等。这些计价依据应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以便在结算时能够得到各方的认可。在合同签订时,应明确规定计价依据的版本和更新时间,以避免因计价依据过时而导致的结算争议。例如,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出台了新的计价定额或调整了相关政策,应及时对计价依据进行调整,并在结算中予以体现。  

 
在结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计价依据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分歧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争议,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计价依据的解释权和争议解决方式。可以设立专门的争议解决机构或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解释和裁决,确保计价依据的正确应用和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为了推动 EPC 固定总价合同结算的研究和实践,建议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加大对数字化技术在结算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力度;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才,提高项目结算的水平和质量。同时,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对 EPC 项目结算的监管和指导,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