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 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0年间增长近6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至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4.9%,这说明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① ,老龄化日益加剧。同时,在少子化趋势和“三孩”政策的影响下,未来的儿童人口比重将会有所波动。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及全龄友好社区的营建。
0 引 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0年间增长近6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至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4.9%,这说明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① ,老龄化日益加剧。同时,在少子化趋势和“三孩”政策的影响下,未来的儿童人口比重将会有所波动。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及全龄友好社区的营建。
全龄友好社区 ② 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终身住宅”(Lifetime Homes),其提出目的在于应对老龄化社会。随后,美国坦普尔大学代际中心、英国国际长寿中心及社区和地方政府部、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等机构不断完善其概念、构成要素等,慢慢衍化成“全龄友好社区”的概念。国内学者对全龄友好社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对社区养老功能的关注及对国外多代居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龄友好环境营建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学者们在引介国外“终生社区”“代际融合”等理念的基础上,从全龄共享、全龄友好等视角出发,重点在社区配套设施、公共空间更新、社区整体规划设计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同时,自2021年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开展了全龄友好城市或社区试点,如广州提出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成都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北京开展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上海营造全龄友好慢行交通环境等。2022年,住建部、民政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联合推进全龄友好社区营造。可见,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都逐渐从仅关注单一的老年友好或儿童友好社区转向更为包容的全龄友好社区。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较早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弱势群体需求、社区营造、设施服务等领域,但现有研究多关注单一年龄群体,较少从不同代际群体视角研究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将重点关注城市存量空间的品质提升,尤其是老旧社区更新与改造。然而,老旧社区往往存在活动空间不足、步行环境不连贯、缺乏无障碍设计等问题,导致其内部公共空间无法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日常生活需求,且在公共空间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涌现“代际冲突”的现象。因此,如何营建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代际融合的公共空间环境,成为城市老旧社区更新与改造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从全龄友好社区视角探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并以南昌市梨园西社区为例,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群体的时空行为和活动需求进行更新实践。
1面向全龄需求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1.1广场公园空间不足,代群使用冲突明显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大多为建筑边缘的零散空间,存在数量少、面积小、分布散等特征,仅能满足居民休憩交流和健身锻炼等基本需求,部分社区虽配置了老年人和儿童活动设施,但活动区域划分过于机械,区域之间缺乏互动,空间共享程度较低。而且,老旧社区建设初期忽视了不同年龄群体生理、心理、文化属性的差异性,导致设施功能同质化现象严重,广场公园空间难以满足全龄需求,如缺乏儿童游戏和青少年活动场地,代际群体使用高峰时期存在相互干扰和冲突的现象。
1.2街道空间人车混行,老幼群体出行不便
老旧社区交通组织方式多为人车混行模式,但由于停车资源有限,停车难成为老旧社区日益突出的问题。随着居民停车需求的不断增加,老旧社区多采用路旁停车和宅间停车两种方式来增加停车位,这将不断压缩街道空间和宅间活动空间。由于停车空间不足,多数车辆侵占人行道、道路转角、消防通道等空间,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幼群体出行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老旧社区建设年代久远,很多道路特别是人行道存在铺装不平整、缺乏无障碍设施或无障碍化率低等问题,对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极不友好。
1.3宅间空间消极占用,未考虑代际交往需求
大部分老旧社区宅间空间和宅旁的边角地、荒弃地等存量空间被空置,未得到有效利用,或是消极的利用,如“粗暴式”设置封闭型花坛,未考虑两侧居民的交流需求;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的无序停放,不仅侵占活动空间,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植物群落配置不科学,如全部种植高大乔木,影响宅间光照;缺乏必要的休息设施,代群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场所;居民放置废弃家具侵占公共空间,居民无法在其间进行必要的日常活动,也不利于代际交往互动。
2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全龄化更新总体技术框架及更新策略
2.1总体技术框架
代际互动与融合、多主体参与的公共空间更新是老旧社区实现“全龄友好社区”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分析不同年龄群体需求和总结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点—线—面”不同的形态特征,从广场公园空间、街道空间、宅间空间3个层面探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全龄化更新策略(图1)。广场公园空间具有“静”和“终”的特质,是为人们提供长时间停留或休憩、锻炼等活动的公共空间,呈面状形态,突出空间的复合整合、包容共享及场所精神;街道空间具有“动”和“续”的特质,是提供交往、通行功能的公共空间,呈线状形态,突出空间的健康慢行、分龄特色等;宅间空间包括宅间和宅旁空间,指住宅建筑之间或住宅与街道等围合形成的小微公共空间,呈点状形态,突出空间的零散丰富与代际陪伴。
图1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全龄化更新策略示意图
2.2引导广场公园空间多元共享的全龄化更新策略
2.2.1整合设施功能,打造多元复合的互动空间
广场公园空间承载着不同年龄群体的运动、休闲、娱乐、社交等多种需求,是促进代际互动的重要场所。然而,大多老旧社区用地局促,可挖掘利用的空间有限,广场公园空间的更新应加强对现有设施及空间资源的复合整合,通过功能置换、适当改扩建或空间关联等方式,打造功能多元融合、复合集约的互动空间(图2)。同时,老幼群体和少年是老旧社区广场公园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但中青年群体也有着各自的空间需求,广场公园空间的更新不能机械地将不同年龄群体的活动空间分开,需考虑各年龄群体之间的代际互动空间,将单一功能转化为多元复合功能,设置代际互动的融合设施,既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活动需求,又为代际交往提供载体与桥梁,促进社区代际互动与融合。
图2互动空间功能多元复合模式图
2.2.2优化功能分区,实现包容弹性的共享空间
不同年龄群体在身心机能、兴趣爱好、活动时间、空间需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构建全龄友好社区过程中急需协调的问题。因此,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应细分代际差异,根据不同年龄群体差异化的时空行为和活动需求,采用“硬性”设施或“软性”边界,将广场公园空间合理、灵活划分(图3),增强空间功能的弹性,为不同年龄群体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进而减少“年龄群体冲突”现象,实现公共空间的全龄共享目标。同时,考虑共享空间使用的时间维度及不同时段主要承载的特定活动内容,采用包容性设计方法,实现在同一空间领域内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并鼓励居民分时错峰共享同一空间,使不同人群在其中都能找到易识别、安全、舒适的设施与场所。
图 3共享空间优化功能分区模式图
2.2.3提升环境品质,形成和谐在地的场所精神
广场公园空间环境品质主要从物质环境和文化空间两方面进行提升。一方面,改善基础设施空间,配置丰富的自然景观,加强自然要素的观赏性、互动性,建立起各项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联,满足不同年龄群体亲近自然的需求及景观喜好,如老幼群体主要的活动空间在景观配置上应选择色彩鲜明、易于识别的植物类型,而广场空间配置乔木时应选用落叶乔木,以达到夏季遮阴、秋冬晒阳的效果,从而为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家庭提供代际交往的舒适景观空间。另一方面,老旧社区更新应充分挖潜社区的历史文脉,提炼独特的文化要素,将文化与空间相匹配,延续集体记忆,保留地方历史,从而唤醒几代人的场所记忆,形成和谐在地的社区文化,强化居民的场所认同感,促进文脉传承(图4)。同时,依托良好的空间环境、居民间的情感联系和活动行为,形成“孝”、互助、和谐的传统文化氛围和场所精神,促进代际陪伴,实现代际融合。
图4历史文脉传承延续模式图
2.3提高街道空间安全便捷的全龄化更新策略
2.3.1完善步行交通,构建健康安全慢行场景
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出行范围和路径,梳理车行道路和路边停车空间,见缝插针式建设集中停车场地,有条件可设置立体车库,避免出现步行空间被停车空间侵占的现象,从而织补街道步行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同时,为满足各年龄群体对于散步、慢跑等小体量活动空间的强烈需求,应沿社区内部车行道路设计适宜的人行步道,沿社区外环设计跑步道、漫步道等健康步道,构建社区慢行场景。社区内部人行步道建设需分区段设置游戏玩耍、健身锻炼、休憩停留、植物景观等功能模块(图5),增设符合不同年龄人群人体工学的休息座椅,营造全龄交流的场所感。健康步道建设也需优化道路断面和路面材质,沿路布置良好的照明系统、距离激励标志、休憩停留座椅等设施,人行步道和健康步道共同为不同年龄群体提供安全便捷的慢行空间和舒适良好的健身体验。此外,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在机动、视觉、听觉方面的局限性,完善盲道、无障碍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提高交通标识、语音提示的可识别性,以便于老年群体和残障人士的出行。
图5慢行场景营建模式图
2.3.2细分代际需求,打造分龄友好特色街道
细分不同年龄群体的上学、工作、买菜、就医等需求差异,结合附近或社区内部菜市场、学校、公共交通、卫生院等设施场所的具体位置,营造社区上学路、买菜路、通勤路、就医路等特色街道(表1),如遇重合情况可综合布置,打造宜行宜骑、空间融合的分龄友好特色街道空间。上学路可结合人行步道,设置幼儿和少年群体专用的学径空间,保障儿童能安全便捷地到达托幼机构和中小学。老年群体采取步行方式到达菜市场、商超等场所,为买菜路的主要使用人群,应设置无障碍坡道、休息座椅等,使老年群体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通勤路的使用人群主要为中青年群体,应设置风雨廊架、游步道等,同时种植形式多样的绿植,既为社区居民提供散步及驻留空间,也可使中青年群体在结束单调乏味的工作后感受道路空间的多样性。就医路要保证道路的畅通性,方便患病居民顺畅就医,同时沿街设置健康宣传内容,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表1特色街道特征及更新改造内容
2.4加强宅间空间更新利用的全龄化更新策略
2.4.1挖掘零碎空间,拓展社区公共空间供给
老旧社区宅间、宅旁、楼栋入口等区域存在较多低效利用的零碎空间,更新时应梳理整合此类小而不规则的“闲置”空间,根据居民意愿和使用需求加以更新改造利用,建设“非标准场地”,使其成为不同年龄群体公共交往的积极空间(图6),从而提升公共空间资源供给能力,弥补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规模不足的问题。同时,植入休憩健身、景观园艺等功能,打造居民日常活动的“口袋空间”,丰富公共空间内容和形式,为不同年龄群体的基本活动和代际交往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空间资源支持。
图6低效闲置空间拓展利用模式图
2.4.2关注“一老一小”,丰富代际互助陪伴空间
“一老一小”因出行能力的局限性及近距离活动的高频率,成为宅间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宅间空间更新时应重点关注老幼群体的活动需求,为老年群体设置适宜的健身器材和棋牌娱乐设施,为幼儿群体提供安全的儿童游戏场地(图7)。同时,还可考虑配建小型运动场地,以满足青少年群体对羽毛球、乒乓球等小型球类运动的需求。通过有限的宅间空间为“一老一小”提供便捷、丰富的活动场地,并适当布置中老年人的陪伴休憩场所,如休息座椅、风雨廊架等,增进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
图7代际互助陪伴空间更新丰富模式图
3南昌市梨园西社区更新实践
南昌市梨园西社区建成于1990年,占地面积约为15?hm 2 ,属于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单位大院。现有居民主要为单位在岗中青年职工、退休老职工及其家属,具有稳定的社交圈和生活圈。社区常住人口有4?306人,其中0~14岁、14~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18.6%、46.1%、35.3%,年龄结构老化突出。社区及周边配套设施较完善(图8),但内部存在多处未合理利用、年龄群体使用冲突的空间(图9),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图 8 梨园西社区配套设施分布图
图 9 梨园西社区全龄群体聚集公共空间现状图
3.1根据时空行为特征,判别全龄群体的公共空间活动需求
3.1.1时空行为特征分析
分析梨园西社区不同年龄群体 ③ 时空行为特征发现(表2):老年群体闲暇时间较为充裕,外出活动频率高,主要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开展日间活动。中年群体处于家庭事业稳定期,多在休息日开展棋牌或锻炼活动。青年群体生活节奏较快,通常在工作日下班后开展休闲活动,休息日则前往城市公共空间开展活动或居家休息,总体活动频率较低。少年群体均为学龄儿童,一般在工作日放学后或休息日进行活动,部分高年级学生学业压力繁重,外出活动的频率会有所降低。适龄幼儿群体大多进入幼儿园学习,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作日放学后和休息日。
表2梨园西社区全龄群体的时空行为特征
3.1.2公共空间活动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群体的公共空间活动需求及空间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3)。老年群体行动速度慢且出行距离短,对于公共空间的设施、选址等有着较高的要求,社区更新时应根据老年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可达性和舒适性。中年群体的活动形式多样,年龄跨度较大,对活动设施和空间类型具有多元需求。青年群体在社区活动频率较低,其活动空间可结合其他年龄群体综合布置,形成代际互动的公共空间。少年群体天性活泼,活动内容丰富,尤其偏好高强度运动及相应的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地、嬉戏活动空间。幼儿群体处于发育初期,爱好探索未知事物,故强调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和趣味性。从全龄群体的活动内容和需求空间耦合可知(图10),全龄群体活动需求空间涵盖从满足日常的基本活动需求,到追求生活品质的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范围。
表3全龄群体的基本特征、活动及空间特征
图 10全龄群体与活动需求空间关联图
3.2广场公园空间全龄化更新,促进代际互动与融合
3.2.1加强空间复合整合利用,促进不同年龄群体的交往与互动
梨园西社区早期建设的交通环岛及周边场地是幼儿和少年群体的主要集聚场所,现状主要设有假山、伞亭和棋牌桌等休憩设施,整体利用率较低。更新时,基于社区内部交通流量,将环岛景观展示功能置换为儿童游戏功能,设计为亲子看护和代际互动空间,从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出发,完善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周边场地补充植入游戏探索、学习交往、文化展示等功能,通过人行横道链接,完善地块功能设施,提高场地功能复合度。以幼儿群体为纽带,吸引不同年龄群体参与同一空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居民代际融合的实现。
3.2.2加强空间包容性和弹性,鼓励不同年龄群体错峰共享空间
梨园西社区休闲广场位于江铃保育院对街,放学时段人流密集,存在相互干扰、空间使用冲突现象。更新时,根据不同年龄群体差异化的时空行为和活动需求,将广场合理灵活划分为5个区域,增强空间包容性和弹性。具体分区为:①东侧棋牌区保留;②北侧健身区适当增加器材类型和数量;③西侧等候区沿道路一侧放置可改变朝向的座椅,对外满足等候需求,对内满足看护和休息需求;④中央活动区放置可移动的儿童游戏设施,形成机动灵活的开敞共享空间,如早间和晚间可供中老年跳舞做操,日间可作为少年轮滑场地,放学时段则作为幼儿游戏场地;⑤南面停车区主要供接送幼儿的家长停车使用。
3.2.3促进社区文脉传承,提升不同年龄群体的社区归属感
梨园西社区所属单位是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基地和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的出口商之一,蕴含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更新时,可挖掘社区和单位的历史价值及汽车工业元素,并将其融入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链接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营造和谐、在地的场所精神。例如,利用景墙、铺装、展廊、小品、雕塑、工业部件等要素,展示与重现社区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汽车文化,唤醒不同年龄群体对单位和社区的记忆,增强公共空间的亲和力,提升居民的体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3.3街道空间全龄化更新,打造全龄友好出行空间
3.3.1营建健康慢行出行场景,提高公共空间的安全可达性
梨园西社区为人车混行式社区,规划应合理设置车行出入口,疏通内部车行流线组织,使机动车在社区内尽量保持单向通行。更新时,规划形成以江铃西三路、梨园西路、梨园中路为骨架的“方格+树状”车行路网和环形健康步道(图11),以提高社区各公共空间的安全易达性。同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挖掘空间潜力,规划3处集中停车场地,缓解路边停车压力,保障步行空间及其连续性。此外,健康步道结合宅间空间或空旷场地设置活动准备区或休息区,布置相应配套设施,与人行步道共同构成完整的慢行出行场景。
图11梨园西社区道路系统规划图
3.3.2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的出行特征,打造不同特色主题街道
梨园西社区内部及周边已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地铁站、集贸市场等设施,更新时,结合设施区位和代群需求,规划营造上学路、买菜路、下班路等3条特色主题街道(图12)。上学路通过路面铺装划分家长接送区域,同时地面景观融入童趣和文化元素,提高儿童出行安全意识,体现“儿童视角”;买菜路禁止临街店面档口摊位占用人行道,并适当拓宽档口一侧,沿线增设安全护栏、标语及宣传牌等,运用视觉元素重塑社区“烟火气”,道路另一侧则增设休息座椅,营造全龄交流休憩的街道空间;下班路主要从公交站点或接送点到社区中心,沿路设置绿植、廊架、座椅等,与环湖游园路相连,使中青年群体在结束忙碌的工作后,能调整心境、舒缓压力。
图12梨园西社区特色主题街道路线规划图
3.4宅间空间全龄化更新,丰富代际互动空间载体
3.4.1发掘利用零碎公共空间,分时满足近距离活动空间需求
梨园西社区的低效零碎空间主要分布在建筑山墙之间,由于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较大,对健身锻炼型活动需求强烈,因此更新时将12栋宅旁闲置空地改造成“非标准”乒乓球运动场地,与东南侧现有健身场地形成“小巧玲珑”的社区运动角。同时,规划将西片区服务中心西侧闲置空地打造成休闲小广场,晨间和晚间供中老年群体跳舞、做操,日间供老年群体进行晒太阳、闲聊等休闲娱乐活动,幼儿和少年群体也可在此戏耍玩闹,夜间则可考虑为居民提供限时停车服务等,从而丰富社区运动健身活动场地的类型和空间,满足社区居民多样的健身运动空间需求。
3.4.2丰富整合代际陪伴空间,促进老幼群体互动与融合
梨园西社区包含23处开放式宅间空间,仅有6处设有休息座椅,大部分空间由简单绿化和铺装构成,功能不完善。更新时,结合梨园西社区实际情况,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的社区需求,因地制宜增设功能设施。例如,在日照不足但居民密集的16、17栋宅间空间设置部分架空平台,扩大居民游憩活动空间。架空平台不仅解决了宅间活动日照不足和空间有限的问题,还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了沐浴阳光、游憩及阅读交流的空间,同时在平台下方设置棋牌娱乐、健身休憩、儿童游戏等空间,使其得到综合利用,丰富了宅间代际互动的陪伴空间。
4结束语
老旧社区在建设初期多基于年轻居民群体视角,导致现有公共空间供给与不同年龄群体的多元需求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全龄友好社区视角下的老旧社区更新需积极应对新时代人口结构的转变,从不同年龄群体的多元诉求出发,聚焦多世代对公共空间的差异化需求,实现全龄群体在使用时空上的多维度融合,最终建立全龄友好共享型公共空间。然而,全龄友好社区的构成要素除安全、包容、可达的公共空间外,还包括全龄参与、基础服务设施、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未来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在物质空间环境的基础上,还需关注社会环境建设与治理等内容,探索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全龄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促使老旧社区真正实现全龄友好社区的目标。
【注 释】
①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0%~3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14%~21%时为中度老龄化。
②全龄友好社区,英文为lifetime neighbor-hood、lifelong neighborhood、community for all ages、multi-generational community等,国内有终生社区、全龄化养(适)老社区、全龄(友好)社区、多代社区等不同翻译。
③参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学龄、成年年龄划分标准,本文将年龄群体分为5类:幼儿群体,0~6岁的学龄前儿童;少年群体,7~17岁的学龄期儿童;青年群体,18~34岁,属于成年早期;中年群体,35~59岁,属于成年中期;老年群体,60岁及以上,属于成年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