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山 这些看似互相独立的建筑对象被“当代生活”这一条线索所串联起来形成的一种充满独特生机的复杂有机体,在此中生活和工作、哪怕是路过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组成它的细胞。 感谢
这些看似互相独立的建筑对象被“当代生活”这一条线索所串联起来形成的一种充满独特生机的复杂有机体,在此中生活和工作、哪怕是路过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组成它的细胞。
感谢 YFS易建筑工作室 对gooood的分享
项目所在的寿宁县地处福建东北部山区,多廊桥。南阳老镇为典型闽东当代村镇形制:传统木构民居与现代私人自建房混杂,乡镇区建筑密度极高,缺少适宜的当代公共空间。设计用地整体成长条形,两侧长边紧贴民房;北靠溪流、地势较低,南临乡镇主路、地势较高。初到现场,可见场地内共8栋房屋,属于南阳粮站所有公房,已无原功能,为邻居乡民用作杂物堆放、鸡鸭饲养等私人用途,空间阴翳遮蔽、杂草丛生。业主期望对此展开改造更新,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路边凉亭 ? 吴清山
▲凉亭与村镇街道 ? 吴清山
▲凉亭内部 ? 吴清山
对此项目,建筑师采用的策略可戏称为“开墙打洞”——针对场地内的8栋现状建筑(青砖砌体+木屋架、夯土墙+木结构、砖柱+夯土墙+木屋架等三大类)选择性拆除部分墙体,释放内部空间、打通整体流线;对保留下来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加固与更新,并于恰当位置植入新的功能体块,满足未来维护与运营需求——最终呈现的就是在场地原有体量关系和材料体系统摄下的空间;因为当代的生动性,空间流露出的“似曾相识之感”更加鲜活。
▲凉亭与天光大厅之间的坡道 ? 吴清山
▲天光大厅一侧的小巷 ? 吴清山
▲从小巷望向天光大厅 ? 吴清山
项目整体作为一个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原有建筑转变为的各式廊架围合、分割出了不同尺度、不同标高的室外空间,可容纳不同活动的发生;同时,这各式廊架本身遮蔽下的半室外、室内空间,为乡镇集会、宗族议事、民俗展览、戏剧演艺、婚庆筵席、乡村义诊、纳凉品茶、儿童阅读等功能提供了场所。
▲天光大厅 ? 吴清山
▲天光大厅的半室外空间为多种功能提供了场所 ? 吴清山
在考虑项目整体造价的前提下,设计做到就地取材,将场地中拆卸下来的原有的各类砖、木材料根据其具体状况,甄别性地回收利用。项目整体建造均由当地施工班组完成,其中木工班组为所在区域现存不多的传统木匠团队(具有熟练建造廊桥的技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采用传统木匠经验体系与现代结构计算体系相互配合补充的方式,并尝试新型结构形式,让所谓的“新旧共生”不只体现在最终呈现的形象上,同时也被践行在工程建造的方法中。
▲“新旧共生”的项目概念 ? 吴清山
▲木结构与保留下来的老式青砖公共建筑 ? 吴清山
▲青砖老楼 ? YFS
▲多种多样的廊下公共空间 ? 吴清山
▲公共厕所与休憩平台 ? 吴清山
▲休闲广场 ? YFS
▲廊道 ? 吴清山
▲木构内部 ? YFS
闽东当代村镇令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只是传统木构民居、老式青砖公共建筑、有简有繁的多层自建房、或是传统木构廊桥,而是这些看似互相独立的建筑对象被“当代生活”这一条线索所串联起来形成的一种充满独特生机的复杂有机体,在此中生活和工作、哪怕是路过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组成它的细胞。
▲独特生机的复杂有机体 ? YFS
▲串联起来的“当代生活” ? 吴清山
建筑师所著的《共生与更新Symbiotic Renewal》刊登于2016年第4期《时代建筑》,文中归纳阐述了“共生式更新”作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方式,在复杂存量条件下所能够发挥的显著作用以及所具有的被应用和推广的可能性。该文之核心,即作为途径的“共生”,并不是对各要素的简单并置,而是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寻求各要素之间的互相理解与促进;这种共生所产生的复杂性正是人类聚落这个有机体所蕴含的、应该在旧区更新项目中被尊重的特性——而这种有机体的复杂性,是可以在设计中被谦逊地实体化,而不是脱离语境、简单推倒重建、轻易雕琢粉饰。彼时所提,在不同境况中持续演进,此项目即为在福建东北部山区地域中的一次变奏。
▲夜景全貌 ? 吴清山
项目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