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守护者:揭秘油分离器的应用
傻傻的香蕉
2024年06月20日 10:49:31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来源:制冷网

在一个完整的冷库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除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件外,为了保证系统正常、经济和安全的运行,还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其它辅助设备。辅助设备的种类很多,按照它们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1、维持制冷循环正常工作的设备,如两级压缩的中间冷却器等;  

在一个完整的冷库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除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件外,为了保证系统正常、经济和安全的运行,还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其它辅助设备。辅助设备的种类很多,按照它们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1、维持制冷循环正常工作的设备,如两级压缩的中间冷却器等;  

 
2、改善运行指标及运行条件的设备,如油分离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空气分离器以及各种贮液桶(或器)等。  

 
此外,在制冷系统中还配有用以调节、控制与保证安全运行所需的器件、仪表和连接管道的附件等。  

 


   
0         1
一、油分离器的作用与原理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汽缸壁上的部份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油蒸汽及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且排汽温度越高、流速越快,则排出的润滑油越多。  

 
对于氨制冷系统来说,由于氨与油不相互溶,所以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会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蒸发表面上附有0.1mm油膜时,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多耗电11~12%。所以必须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以便将混合在制冷剂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  
 
 
大家都知道,汽流所能带动的液体微粒的尺寸是与汽流的速度有关。若把汽流垂直向上运动产生的升力与微粒的重量相平衡时的汽流速度称为平衡速度,并用符号ω表示。则显然当汽流速度等于平衡速度时,则微粒在汽流中保持不动;如果汽流速度大于平衡速度时则将微粒带走;而当汽流速度小于平衡速度,微粒就会跌落下来,从而使油滴微粒制冷剂汽流中分离出来。  

 


油分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就是利用 润滑油和制冷剂蒸气的密度不同;以及通道截面突然扩大,气流速度骤降 (油分离器的筒径比高压排气管的管径大3~15倍,使进入油分离器后蒸气的流速从原先的10~25m/s下降至0.8~1m/s);同时改变流向,使密度较大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沉积在油分离器的底部。或利用离心力将油滴甩出去,或采用氨液洗涤,或用水进行冷却降低汽体温度,使油蒸汽凝结成油滴,或设置过滤层等措施来增强油的分离效果。


 
   
0         2
二、油分离器的分类
 

 
目前常见的油分离器有以下几种: 洗涤式、离心式、过滤式、及填料式 等四种结构型式,下面分述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洗涤式油分离器  
洗涤式油分离器适用于氨系统,它的主体是钢板卷焊而成的圆筒,两端焊有钢板压制的筒盖和筒底。进汽管由筒盖中心处伸入至筒下部的氨液之内。进气管的下端焊有底板,管端四周开有出气孔,以免高压蒸气直接冲击筒底,使已沉淀的润滑油搅动浮起。筒内进气管的中部(位于液面之上)管壁上还开有平衡孔,其作用是当压缩机停车时平衡排气管路、油分离器、冷凝器三者之间的压力,特别是在压缩机发生事故时,可以防止因冷凝器的高压将油分离器中的氨液压回压缩机,造成更大事故。在进气管的外侧上部还装有多孔伞形挡板,作分离液滴之用。筒体下部侧面设有放油管接头,与集油器相连。伞形挡板之上的筒体侧面设有出气管接头,并使出汽管伸入筒内有一定的长度,且引出口是朝上开的,其目的是使氨汽在排出分离器以前再折流一次,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  

 
洗涤式油分离器在工作时主要是利用混合气体在氨液中被洗涤和冷却来分离油,同时还利用降低气流速度与改变气流运动方向,油滴自然沉降的分离作用。其中洗涤和冷却作用对洗涤式油分离器的分油效率影响最大,因此筒体内必须保持一定高度的氨液。  

 
洗涤式油分离器中的氨液一般是由冷凝器供给,为了保证油分离器内有足够高度的氨液,它的进液管应比冷凝器出液口位置低240~250mm,另外它一般装在机房外,紧靠冷凝器的地方,这样可以多台压缩机共同用一个油分离器。  


2、填料式油分离器  
填料式油分离器的结构。在钢板卷焊而成的筒体内装设填料层,填料层上下用二块多孔钢板固定。填料可以是陶瓷杯,金属切屑或金属丝网,以金属丝网效果最佳。当带油的制冷剂蒸气进入筒体内降低流速后,先通过填料吸附油雾,沿伞形板扩展方向顺筒壁而下,然后改变流向从中心管返回顶腔排出。分离出的油沉积在它的底部,再经过浮球阀或手动阀排回压缩机曲轴箱。  

 
由上述可见,这种油分离器的分油是依靠降低流速、填料吸附及改变气流方向来实现的,其中以填料层的吸附作用为主。与洗涤式油分离器相比,填料式油分离器的分油效率较高,可达95%(洗涤式为80~85%),安装位置较紧凑且对安装位置及安装高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多台压缩机共同用一台油分离器,故填料式油分离器现已广泛用于氨制冷系统中。但填料式油分离器对气流的阻力较大,要求筒内制冷剂蒸气的流速不大于0.5m/s。此外填料式油分离器的金属丝网一般采用不锈钢丝网,价格较贵。  

 
3、离心式油分离器  
离心式油分离器的油分离效果较好,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压缩机的排气经油分离器进气管沿切线方向进入筒内,随即沿螺旋导向叶片高速旋转并自上而下流动。借离心力的作用将排气中密度较大的油滴抛在筒壁上分离出来,沿壁流下,沉积在筒底部。蒸气经筒体中心的出气管内多孔板引出。筒侧装有浮球阀,当油面上升到上限位时,润滑油通过浮球阀打开阀芯,自动向压缩机曲轴箱或集油器排油。有的在油分离器外部还设有冷却水套,使混合汽体在其中又受到冷却水的冷却并通过降低流速和改变流向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分离。  

 
4、过滤式油分离器  
过滤式油分离器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常称为氟利昂油分离器。   当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进入分离器后,由于过流截面较大,气体流速突然降低并改变方向,加上进气时几层金属丝网的过滤作用,即将混入气体制冷剂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并下滴落聚集在容器底部。   当聚集的润滑油量达一定高度后,则通过自动回油阀,回到压缩机曲轴箱。   在正常运行时,由于浮球阀的断续工作,使得回油管时冷时热,回油时管子热,不回油时管子就冷。   如果回油管一直冷或一直热,这说明浮球阀已经失灵,必须进行检修,检修时可使用手动回油阀进行回油。   这种油分离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应用普遍,但分油效果不及填料式。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费打赏
tumux_29064
2024年06月20日 11:37:04
2楼
油分离器是制冷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分离制冷剂中的油,防止油进入制冷系统中影响其正常运行。我觉得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型:根据制冷系统的大小和制冷剂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油分离器型号和规格。2. 安装位置:油分离器应安装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尽量靠近冷凝器,以保证油能够顺利地分离出来。3. 安装方式:油分离器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安装牢固,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松动或泄漏的情况。4. 接管:油分离器的接管应设计合理,管径应足够大,以保证制冷剂和油能够顺利地流动。5. 排污:油分离器应定期排污,以保证内部的油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6. 维护:油分离器需要定期维护,清洗内部的油污和杂质,保证其正常运行。总之,油分离器的设计和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