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程与水文化的“双向奔赴”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文化与荆楚大地相伴而生,共同演变发展,历经盛衰兴废,其地域特色深深根植于水利工程的水文化内蕴之中。 近日,园冶杯国际竞赛组委会公布了“第十四园冶杯专业奖”获奖名单,由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设计的“武汉市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榜上有名。此奖是该工程在获得“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奖银质奖”“中国特色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第三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等奖项后的又一荣誉。
水工程与水文化的“双向奔赴”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文化与荆楚大地相伴而生,共同演变发展,历经盛衰兴废,其地域特色深深根植于水利工程的水文化内蕴之中。
近日,园冶杯国际竞赛组委会公布了“第十四园冶杯专业奖”获奖名单,由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设计的“武汉市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榜上有名。此奖是该工程在获得“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奖银质奖”“中国特色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第三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等奖项后的又一荣誉。
东湖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二环与三环之间,北起青山港,南止于东湖,是区域重要的排水通道,也是大东湖生态水网引江济湖的引水通道。港渠治理总长4.7公里,跨越青山、洪山、东湖风景区三个行政区,控制宽度100—140米内,是承担区域范围内防涝排水、生物廊道、滨水生活、航运旅游、海绵城市建设等功能的综合型生态廊道。工程以营造特色文化滨水空间为亮点,综合其上位规划及区域特质,沿河渲染“四大主题分区”,构筑滨河文化景观带,展示江城地域文化,是推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的典型示范案例。
江汉平原湖泊众多,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武汉有江,长江与汉江在此“会师”,是举世无双的江城;武汉有湖,是闻名天下的“百湖之市”。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将武汉市的水文化建设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4年5月,武汉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武汉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后,东湖港迎来了治理机遇。打通了杨春湖与东湖港的连接通道,完善了区域排涝系统;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截污,内源污染全清理,面源污染全控制;通过引江入湖、水网联通,实现江湖水体交换、流动、净化。由两侧棚户扎堆,河水淤塞严重的黑臭水渠,蜕变为占地城市海绵综合生态景观公园,附近居民心生欣慰,由衷感激。东湖港的治理,是武汉水生态环境优化的一个缩影。
2017年,武汉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市要为“河长制”的保护河流建立名录,做好数字、文字、图像等全面记录,并因地制宜实施“一河一策”,有针对性地确定治水方案。“河长制”的推行,影响到武汉的每一个百姓。不少市民认为,河长上任后,有了巡查机制,保洁员定时清捞,大家也都来自觉保护环境,让环境倒逼的压力使岸上将治污纳入常规,呈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流,维护河道健康生命。
武汉还按照以水定城的思路,持续实施武昌大东湖、汉阳六湖、汉口金银湖七湖等城市生态水网构建项目,不断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城水格局均衡,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网。
东湖港鎏金承业段渠道沿线水文化景观总体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分区布局,与青山工业文化、杨春湖新城文化、北洋桥文化及东湖风景文化相会交融,形成集景观绿化、休闲娱乐、生态展示为主,兼具文化创意、特色商业、滨水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廊道。同时,东湖港沿线共新建人行景观桥7座,桥梁风格独特,构思精巧,形成“一桥一景”,展现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民乐桥”以远山近岭为元素,通过不同深浅色彩的石材拼贴,形成灰白剪影,在河水的映衬下打造协调的山水意境,展示出自然、乐观的生态风貌。“民欣桥”以东方红卫星、高铁、一带一路为文化元素,描绘与桥梁立面之上,代表着国家高速发展带来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民安桥”取坐落于长江两岸的龟山电视塔、黄鹤楼及长江大桥为背景,描述龟蛇锁大江的壮阔场景,极具武汉风貌特色,隐喻这座城市的人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民兴桥”取武汉大学牌楼剪影为基础元素,以教育兴国、人才强国为根本,描述武汉的高校实力。“民韵桥”与北洋古桥相隔仅400米,两桥相得映彰,登高遥望,桥梁采用拱桥形式,桥身以上新建廊桥,整体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通过今夕对比,感受岁月的变迁,既映衬了与民同乐、兴国安邦的情怀意境,又描绘了古朴诗韵的风貌,更展现了高楼矗立的现代化城市生活。“雅集桥”“屏翠桥”临近东湖风景区,桥面采用钢架平桥样式,整体装饰元素隐于自然山林之中,有文人兴会、对酒当歌的浪漫色彩,透视风景区的文化底蕴和山水特色。
东湖港工程采用“城市河道多物种生物栖息地构建”方法,通过多孔材料固化渠底、水下生态驳岸形成的水下生境;河道两岸陆地连续布置乔木林带或斑块,缓坡岸种植灌木或草坪,边坡浅水区种植沉水、挺水植物,形成各种异质化小生境,满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等多种生物栖息、迁移的需求。工程采用了“滞水型波浪花园”“滞-净式地被岸坡”“透-净型下垫层滞水带”等技术,提出了“海绵河道”“滞、净、排、渗结合海绵坡岸”方法,对10个大小各异、高程体系复杂的市政雨水排口,通过滞净结合的处置措施,有效净化入渠雨水,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深度融合,创建了国内海绵河道示范案例。
如今,东湖港工程一改“黑臭”水体旧貌,展露水清岸绿新颜,成为提升武汉市民幸福指数的生态景观公园。河畅景美、生物多样的水生态环境让东湖港“颜值”大升级,真正实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为“美丽湖北”和“生态大武汉”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供稿人: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