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马岩松MAD设计作品
哎哟便利店
2024年06月11日 17:17:09
只看楼主

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MAD建筑事务所 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位于北京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原称“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建成并投入使用。     自2007年起,中关村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每年以不同议题广邀国内外科学家、企业家、新锐创业者等交流分享,纵论创新。历经十余年发展,中关村论坛已成为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是面向全球高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MAD建筑事务所
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位于北京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原称“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建成并投入使用。  
 
自2007年起,中关村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每年以不同议题广邀国内外科学家、企业家、新锐创业者等交流分享,纵论创新。历经十余年发展,中关村论坛已成为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是面向全球高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位于海淀区中关村核心区,毗邻玉泉山、颐和园、圆明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地处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高地“三山五园”与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的交会地带,总用地面积约5.9万平方米。   在限高12米的约束下,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拥有约1.7万平方米绿色屋面的建筑,如同一片富有生命力的叶片,轻轻落在大地上。  
 
建筑的形态在大地上由北向南缓缓舒展。从不远处的三山向会址方向远眺,建筑体量完全消隐于城市中,绿色屋面以含蓄谦逊的姿态融入五园三山环境中,成为其在城市内的绿色延伸,也成为都市中难得的大地景观。  
 
从城市界面近观,紧挨城市交通干道的建筑南起北伏。通透的立面幕墙随着建筑形态起伏,成为城市立面。玻璃幕墙采用竖明横隐式框架系统,超白半钢化玻璃面板让城市与建筑的连接界面变得更加开阔,增加了室内外视线的互动感。  

 
悬挑的屋面下是宜人的城市灰空间,遮阳避雨的同时,让室内外空间自然过渡。  

 
2769块形状、曲率各不相同的氟碳喷涂双曲蜂窝铝板,以“下搭上”的形式排布于屋顶的异型钢结构之上,形成疏密有致的银白色百叶,也有利于隐藏构造、收集雨水。 夜晚,隐匿于屋面百叶板缝间的灯光与屋面线条同步舒展,动静相宜、相映成趣,既呼应着城市主干道川流不息的车流,也为城市增添了活力与动力。  

屋面爆炸图  

 
场地东南角的流水瀑布水景,将繁忙的城市与现场隔绝开,营造了纯粹有机的仪式感。  

 
MAD希望以极简、纯粹的室内氛围去承托创新思想交流所激发的活力及能量。室内大厅配以两处天光穿透的巨型ETEF膜材天窗,让整体空间变得开放、明亮。  

 
照明设计创新性地让可调节色温的室内灯光沿着建筑结构律动。灯光汇聚于中央飞行器,既为室内营造了不同的科技氛围,也打造了一处极具观赏性的空间装置艺术品。  
 
功能空间以品字形布局,一层的主会场、宴会厅、多功能厅将是举办活动的主要空间;地下一层设置一系列小会议室、VIP休息室等,满足不同规模和私密性会议的需求。  

多功能厅  
在承载会议功能的同时,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悬挑屋面、室外规划及景观设计也产生了大量与自然相连的城市公共空间,供人们自由通达及使用。 场地东北侧一棵原有的古树被保留下来,设计成以古树为中心的下沉阶梯庭院; 建筑东北侧的檐下走廊成为闹中取静的观景空间; 东南与西南角则分别是连通建筑地下一层室内的下沉庭院。  

 

 
通风系统均藏于吊顶和绿色屋顶的混凝土“叶脉”之下,让建筑外观更加简洁完整。屋面使用轻质土,并种植低维护植被,在满足屋面荷载需求、达到景观观感和质量要求的同时,也降低了景观运营成本。 此外,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还应用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采用二级能效机电设备等降碳技术,打造零能耗会议室。 据测算,建筑碳排放强度比一般公共建筑降低50%以上。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于2020年开始设计,2022年8月破土动工。2024年4月25—29日,第14届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国际创新中心举行。  
MAD设计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希望从多维度树立其在规划中的点睛作用:科技层面,以开放、启发想象力的空间氛围展现会址所承载的创新愿景;文化层面,以谦逊的姿态与场地独特的历史及自然背景呼应;绿色层面,成为向城市、社区开放,人人乐至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空间爆炸图

总平面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原称“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

中国北京

2020 — 2024


免费打赏
天地不言
2024年06月16日 12:43:13
3楼

科技层面,以开放、启发想象力的空间氛围展现会址所承载的创新愿景;文化层面,以谦逊的姿态与场地独特的历史及自然背景呼应;绿色层面,成为向城市、社区开放,人人乐至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回复
天地不言
2024年06月16日 12:43:20
4楼

科技层面,以开放、启发想象力的空间氛围展现会址所承载的创新愿景;文化层面,以谦逊的姿态与场地独特的历史及自然背景呼应;绿色层面,成为向城市、社区开放,人人乐至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