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
奔放的钥匙
2024年06月06日 11:10:48
只看楼主

    远眺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与南沙横沥岛   广州自古便是中国对外的通商口岸,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延续了广州对外开放的传统,肩负着广州未来发展的国际使命。在南沙这个宏大的地理背景里,通山达海的基地特征下,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顺应自然而生。


 
 
远眺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与南沙横沥岛  
广州自古便是中国对外的通商口岸,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延续了广州对外开放的传统,肩负着广州未来发展的国际使命。在南沙这个宏大的地理背景里,通山达海的基地特征下,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顺应自然而生。  
 

沿海立面

1 设计生成  
设计总体布局尊重场地脉络,延续城市总体规划,以“山、海、城”为三条主轴线,将建筑自然而然地划分为四大功能体量。建筑以最开放的姿态呈扇形展开,实现景观面的最大化。建筑形态模拟绽放的花朵,回应所处时空的场所精神。  
设计以横沥岛中央城市中轴作为规划主线,形成有序的传统空间序列。建筑取形于传统岭南水乡聚落的“桑基鱼塘”,将会议中心、服务酒店、政要服务三大功能板块均衡布置 在生态簇团之中,择水而建。  
 

东立面鸟瞰

 
2 设计理念  
1)建筑造型一取“木棉花开”的概念,寓意花开同心、汇聚湾区。设计提炼广州南沙独特的地域文脉与自然要素,使建筑远看似迎风绽放的木棉花,体现花城之美。二取“鸿翔海丝”的概念,建筑造型如海边展翅欲飞的鸿鹄,寓意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如纽带般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  
2)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是全球金融领域最高级别对话交流的场所,建筑设计力求体现出“中国气派”“大国风范”的庄严形象,同时室内外空间的设计要融入岭南建筑元素,延续地域文脉。  
 

西立面鸟瞰

 
3)主立面设计以中国传统建筑的剪影形态为灵感,运用现代简约的手法融入传统建筑元素,保留传统建筑的韵律、比例等美学精华,体现出庄重感。屋面飘檐借鉴传统大木作中飞檐起翘的木构形象。整体造型水平向上展开,营造出恢宏大气的“中国气派”形象。  
4)建筑空间序列组织及节点设计融入岭南建筑语言,从西向东层层递进打造“仪式感”。“四水归堂”城市水幕展厅为起点,中央船厅为序,中轴线将场地及建筑室内外的主要空间节点串联起来。设计借鉴传统岭南园林的空间格局,形成由外向内逐步渗透的空间序列。由入口广场进入,人们可穿越水庭院前厅、檐下灰空间、中式门拱,进入中庭“船厅”的敞厅格局。 [1]  
 

如轻纱帷幔般垂下的东立面细部

 
3 平面布局  
建筑空间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岭南建筑文化的精髓——“冷巷”融入空间设计,打造国内首个阳光、绿色、节能的高标准会议中心。 [2] 平面功能结合建筑“花瓣”造型,以圆心控制三条主轴呈扇形展开。“花瓣”下布置各类会议功能空间,“花瓣”间的采光顶下对应各类休息大厅。这些多层通高的开放式中庭,既是人们交通穿行、交流会面的休闲空间,又是各类重大仪式活动的举办场所。阳光透过聚四氟乙烯(PTEF)半透天花及四周通高大玻璃幕墙膜洒向室内,光线柔和、明亮,使得整个空间自然且宁静。  
 

双层幕墙系统

 
4 功能流线组织  
展览、会议功能空间采用分层布局方式,既满足各类规模的活动需求,又有利于平层间的独立运营及使用。首层集中设置展览功能空间,便于布展的装卸运输;二层设置建筑面积为3 000 m2的核心会议区,其中主会场会议厅具有国际前瞻性,已成为目前国内同类型峰会场规模最大的主会场。设计充分考虑到国事会议大型活动的流线组织,设置了两个建筑面积为1 600 m2的多功能厅,与会议与高端宴会的多功能会场进行组合,可满足南沙国际金融论坛理事会议的特定需求。平行论坛的中小会议厅可灵活组合或分隔使用,满足配套所需。  
与此同时,南沙国际金融论坛大会作为国际高级别会议,其场地应具备接待元首级别来宾的礼仪规格,因此会议动线设置具有特定要求。建筑师对会议运营进行了专题研究,按峰会日程安排分为开幕式、迎宾晚宴、理事会议、新闻发布会等活动环节,并根据活动期间迎接宾客、宾客进场、宾客离场等环节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组织。 [3]  
 

连廊

 
5 技术应用  
国际会议中心采用建筑、结构、幕墙一体化设计,在满足结构受力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室内大跨度无柱空间的形式。在考虑经济性及可实施性的基础上,设计力求实现最佳的建筑造型效果。建筑屋面结构采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以纯白的金属屋面和装饰铝板塑造“花瓣”,“花瓣”之间通过玻璃采光顶屋面进行连接。  
屋面采光顶排水与幕墙结构采用整合一体化设计。“幕墙排水单元节点+小截水沟”形成整体排水系统,避免单独设置大排水沟。设计根据广州市暴雨强度对排水效能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各部分截水沟的最小尺寸。  
 

西立面参数化设计具有韵律感的开洞

 
为适应南沙炎热多雨的地域性气候特点,建筑东侧立面通过聚四氟乙烯(PTFE)膜及内侧玻璃幕墙形成双层幕墙系统及岭南“骑楼”,在实现遮阳、防雨需求的同时,兼顾了节能和观赏室内观景的要求。东侧立面如轻纱帷幔般垂下,自然地与拱形雨棚相连,形成架空的入口灰空间。 [4]  
西立面以密实材料为主,选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参数化设计设置具有韵律感的少量开洞,达到局部镂空的效果,有效缓解了南方地区西晒高温的情况,实现了建筑的绿色生态节能。  

阳光透过半透天花洒向室内 中庭“船厅” 宴会厅 宁静的室内氛围 骑楼

6 结语  
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项目的设计以顺应场地特征为切入点,借鉴传统意象,立足本土文脉,结合现代创新技术,满足国际性高端会议中心需求,以打造成横沥岛尖地标性建筑。随着国际金融论坛20周年全球年会的顺利举行,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将助力南沙,走向世界。 [5]  
参考文献  
 
[1]       范跃虹,赖奕堆,李紫妍.现代建筑过渡空间特征研究:以岭南建筑为例[J].南方建筑,2020(12):132-139.      

[2] 郑启皓,黎家骥,王炜航.略论岭南特色建筑基因的传承与创新[J].广州:南方建筑,2019(6):88-95.

[3] 陈志彪.基于峰会与平时运营动态需求下的会议中心功能布局适应性设计研究 [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4] 王丽方,王舸,刘德麟.从建筑表皮到建筑表皮系统:概念和实践的演进[J].湖南: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7-51.

[5] 王桑,吴嘉文.融入南沙新时代 开启建设新篇章[N].中国建设报,2021-12-1(2).

向上滑动阅读全部内容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层平面图

剖面图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