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处理方案
傻傻的香蕉
2024年06月06日 10:11:54
来自于通风排烟
只看楼主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处理方案: 1 、新风供给方式 (1) 靠渗入室外空气补给新风:机组基本上处理再循环空气。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最省,但室内卫生条件差,且受无组织的渗透风影响,造成室内温度场不均匀,而且此种方式只适合于室内人少的场合,要求高的地方不宜采用。 (2) 墙洞引入新风直接进入机组: 在外墙壁上开洞口,用风管和风机盘管相连,将新风吸入。新风口做成可调节的,冬、夏季按最小新风量运行,过度季节尽量多采用新风。这种方式新风得到比较好的保证,但随着新风负荷的变化,室内参数将受到直接影响,故只用于要求不高的建筑物(还影响美观)。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处理方案:

1 、新风供给方式

(1) 靠渗入室外空气补给新风:机组基本上处理再循环空气。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最省,但室内卫生条件差,且受无组织的渗透风影响,造成室内温度场不均匀,而且此种方式只适合于室内人少的场合,要求高的地方不宜采用。

(2) 墙洞引入新风直接进入机组:

在外墙壁上开洞口,用风管和风机盘管相连,将新风吸入。新风口做成可调节的,冬、夏季按最小新风量运行,过度季节尽量多采用新风。这种方式新风得到比较好的保证,但随着新风负荷的变化,室内参数将受到直接影响,故只用于要求不高的建筑物(还影响美观)。

(3) 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

1 )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2 )新风处理后的焓值低于室内焓值(承担部分室内负荷):

(4) 向风机盘管供集中处理的新风:新回风混合较好,机组停用时,可节省处理新风的费用。室内换气效果差。处理风量大。

四种新风供给系统的综合评价:

序号

系统类型

最低初投资

最低运行费用

最小建筑空间

最好通风效果

最好建筑形式

1

渗入新风和排风

1

1

1

4

1

2

墙洞引入新风

2

2

1

3

3

3

独立新风

4

4

3

1

2

4

向盘管内供给独立新风

3

3

2

2

1

2 、新风处理方案的分析:

1 )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a )确定新风处理状态:

根据室内空气iN线、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和风机温升即可定出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L及温升后的K点(K点即为新风出风状态点)。

b )确定出风状态点:

过N点作ε线按最大送风温差与φ=90%线相交,即得送风点O(舒适性空调)。

2 )新风处理后的焓值低于室内焓值(承担部分室内负荷):

a )过N作ε线,并由送风温差确定送风状态点0,则风量G,Gw,GF可确定。

c )由d p 线得L点,考虑风机温升可确定实际的K点,联KO延长与d N 相交得M点,M即风机盘管要求的出风状态点。

风机盘管可按干工况运行可减少排凝水带来的麻烦但新风处理的焓差较大。

( 三)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

风机盘管在夏季提供的冷量为:

根据风量、冷量值,可确定风机盘管的种类、台数,并初定其型号与规格。

为检查所选定的风机盘管在要求风量、进风参数和水初温、水量等条件下,能否满足冷量和出风参数。应对表冷器作校核计算。

若有产品性能资料,可根据机组在不同水初温、水量、风量等条件下、各种进风参数(t 、t 湿 )时的总冷量和显热冷量值,推知其出风参数。

( 四)风机盘管的水系统

双水管系统:供、回水管各一根。夏季供冷水,冬季供热水。

三水管系统:两根水管分别进冷水或热水,但采用同一根回水管道,有混合损失。

四水管系统:加一根回水管,或把二次盘管分为冷却和加热两组。

免费打赏
tumux_79016
2024年06月06日 10:32:20
2楼
我觉得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不少相关规范和规定,像是《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这里面对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处理方案就有着很明确的规定。新风处理方案有很多种,像是直流式、二次回风式还有全新风式等。这需要根据你的具体需求,来确定最适合你的方案。我觉得,选择合适的新风处理方案的关键在于对这些方案的优缺点、适用条件还有对室内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有着很好的理解,除此以外,还需要知道当地的气象条件和规范要求。同时,我觉得新风供给方式也对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新风供给方式可以通过直接引入室外新风,缓解了风机盘管机组的除湿负担,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舒适度。但同时,这也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运行成本。还需要注意的是噪声问题,因为风机盘管机组的运行噪声可能会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总之,选择合适的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处理方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一个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最优化的方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