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信誉成本是施工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吃瓜少女
2024年06月04日 13:30:42
只看楼主

去年恒大的一声雷响,南通铁军伏倒一半,今年碧桂园的一声雷响,民营企业又回到了建设初期的90年代,今后还会是雷声不断,涉足地产行业的施工企业无一幸免。 响雷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因为击中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信誉可以像远古时期人类祭神一样,有了信仰才有了文明建设,没有信誉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 疫情前段时间我一直考虑要在哪个城市买房,犹豫不决,之后家人说在县城买房比较合适,于是找了县城最有实力的开发商买房,同时也买到了县城最贵的房。那时候就考虑到一房两卖和烂尾楼的情况,如果开发商实力小,“中彩票“机率会增加很多,开发商黄了,你预付的钱也就基本是黄了,开发商信誉是绑在赚钱的时间段内,他不赚钱了自然就“中彩票“了,所以,信誉放在第一位考虑,价位和地段放在其次考虑。多数买房者担心,购买力不够了,雷也就响了。

去年恒大的一声雷响,南通铁军伏倒一半,今年碧桂园的一声雷响,民营企业又回到了建设初期的90年代,今后还会是雷声不断,涉足地产行业的施工企业无一幸免。 响雷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 因为击中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信誉可以像远古时期人类祭神一样,有了信仰才有了文明建设,没有信誉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

疫情前段时间我一直考虑要在哪个城市买房,犹豫不决,之后家人说在县城买房比较合适,于是找了县城最有实力的开发商买房,同时也买到了县城最贵的房。那时候就考虑到一房两卖和烂尾楼的情况,如果开发商实力小,“中彩票“机率会增加很多,开发商黄了,你预付的钱也就基本是黄了,开发商信誉是绑在赚钱的时间段内,他不赚钱了自然就“中彩票“了,所以,信誉放在第一位考虑,价位和地段放在其次考虑。多数买房者担心,购买力不够了,雷也就响了。


1



     

信誉的背后靠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支撑

经营人员常常在分供商的合同中写道:“如果建设方不付款,我方收到建设方工程款后再支付给你方”,实现“背对背”付款的协议。如今施工企业的上游暴雷了,下游供应链出了大问题,企业的整个资源信誉崩塌了,企业也就只剩资质了。

信誉背后的故事:

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

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

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

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

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

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

有了1000元 ,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

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 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

从上图分析,就是三角债的关系,而银行干的,就是像旅客那样,盘活现金。如果施工企业信誉还存在,还可以生存下去,如果信誉没有了,当前就要破产。此时,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下去,给分供商出具银行保函或保险保函,只要完整的供应链还存在,活下去的机会还有希望,只是一时承接的工程甲方付款较差,影响不到全局。

由原来分供商缴纳保证金到给分供商提供保函,在这仅仅5年时间里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经营者还希望分供商缴纳保证,等来的只有喘息的时刻。


2



     

信誉成本是一些施工企业面临的决择

一些民营施工企业吃到了前面地产经济的红利,现在找活小于2000万的工程认为不赚钱,而大型地产开发项目又不敢再承接,结果谈了无数项目,有利润的项目价格低,能承接的项目风险大,小活费时费力,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做下来不赚钱,所以就耗着,在等待建筑市场的春风。

有一些民营施工企业还是比较清醒,同时承接两个项目,一个工业厂房项目和一个地产项目。工业厂房项目来支撑现金流,虽然价格压低到保本价,但是工业厂房项目的资金确保了企业正常运转,而地产项目虽然付款难,但是体量大,利润可观,两者折中下来还是不受大的影响。

中建五局在2021年就调整业务结构,房地产业务合同额降到30%,大力推广公投市场业务,大力开发EPC项目也绕开房地产业务。从五局整体上看,3年前就预判到房地产的风险,经营管理中布局很重要,表面的利润可让出,但是不小心踏入风险是逃不掉的。


3



     

成本管理中的五要素平衡

在成本管理中,经营者往往看到的是价格,项目生产中往往考虑的是质量、进度、安全,许多经营者忽略了信誉这个维度,结果出现了没有良药可救的局面。

有些经营者提出:“如果企业信誉扩大,守住现在的局面,项目资金收不回来,那抗着的风险更大,保留信誉度多少比较合适?”这也就是五要素平衡关系。信誉度需不需要扩大,扩大多少,这要根据施工企业的战略调整,只有非常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才能做决策。

例如企业内部分供商较多,可以采用谈判的方式解决,约到拟定的分供商谈付款方式、垫资能力、报价价格,然后再决策整体资金安排。如果企业内部分供商较少,找到的供应商资金实力好,但是报价较高,项目利润会减少,可能做到最终分供商赚了钱,公司白忙活一场。

地产商对预售房风险转移到施工方,比如大型的地产商会成立项目公司,楼盘烂尾了只能和项目公司打官司。他们一边开发一边销售,承包合同虽然写了一个地块,但是要开发一半先“试水”。对于付款还出具了更多风险应对,将甲分包项改为甲指分包,甲方不付钱,分包人找的是施工方,让施工方扛着不及时付款的风险。所以说,地产的项目还没干之前就想到了金蝉脱壳,而施工方还想着这是个肥油水,忽略了信誉这个维度,结果玩到最后都是相互伤害。


4



     

总结

当今,信誉成本是施工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经营过程中要慎重考虑。有一些企业已经早预测出来风险,巧妙避开了地产雷响的冲击;而有一些企业吃了亏长了智,慢慢调整经营方向;更可气的是有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信誉成本,还是按照90年代那个经营思路,那只有等待淘汰了。

原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业绩排第一,资金排第二、管理排第三,可现在需要把资金排第一,业绩排第二、管理排第三。饮鸠止渴活不过今晚那些企业,被淘汰是必然的,折腾起来的这些企业,每前进一步都必须正确,裁员降薪,断臂求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