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屋檐,共享万象”幸福共同体——邻里中心设计范式的思考
雷尔卜罗多
2024年05月30日 06:51:55
只看楼主

为推动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充分体现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邻里中心,在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民政厅指导下,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天目新闻举办“浙里未来·与邻有约”社区邻里中心创新设计大赛。 千城建筑“同一屋檐·共享万向”-幸福共同体项目设计方案为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推动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充分体现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邻里中心,在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民政厅指导下,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天目新闻举办“浙里未来·与邻有约”社区邻里中心创新设计大赛。 千城建筑“同一屋檐·共享万向”-幸福共同体项目设计方案为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一屋檐·共享万象

幸福共同体

HAPPY COMMUNITY


请在WIFI环境下点击观看



01.概念提炼

 

在动笔设计婺城八咏社区邻里中心前,有两个问题一直叩问着设计团队: 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中心?邻里中心营建的方法论是什么? 这也应是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具有普适性的两个问题。为此我们搜寻了大量的国内外邻里中心案例进行了研究,其中三个案例对我们后续设计有较大启发性。

 

第一个是淡滨尼天地 ,通过功能混合打造社区核心生态生活中心,并通过社群运营加强情感交流,打造归属感。 第二个是海军部村庄 ,社区将托老所与托儿所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各年龄人群的真正融合。 第三个是绿洲台邻里中心 ,居民可通过坡道漫游建筑中的梯田“花园”直至屋顶,打造绿色生态型邻里中心。



02.项目概况

 

本案以 “同一屋檐,共享万象” 为设计主题,利用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提供社区生活服务、满足文体活动需求的艺术人文情感型邻里中心—— “幸福共同体”

 

项目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八咏社区,社区北至石榴巷,南至将军路,西至酒坊巷,东至旌孝街,地处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有万佛塔,太平天国侍王府,城垣遗址公园、三清宫、酒坊巷、八咏楼等历史文化资源。本案选取社区中的闲置用地补建邻里中心。



03.核心立意

 

我们认为邻里中心的打造应将 城市、文化、人群、生态、运营、数字 等6大要素的信息系统集成考虑,以 “场景汇聚” 的方式形成一种超越建筑的力量,本案以 “多因一果” 方法论完成 “幸福综合体” 的设计。


01.城市为基丨介入重构,连接焕活

 

项目基地位于八咏社区与太平天国侍王府交界处,属于古子城与八咏社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对周边15分钟与5分钟步行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调研分析,该区域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公共设施配套相对缺乏 ,缺少可供社区居民活动的空间,社区活力较低。

 

因此我们利用邻里中心这一触媒,采用介入与连接的策略,对整个城市与社区进行结构重构与功能织补;将大体量空间分解成独立功能体块单元,并用一片起伏连贯的大屋顶串联成一个大共同体,屋檐下形成巷道空间,将古子城与八咏社区连接起来,屋檐坡道串联成折叠公园,营造多层级多维度的开放共享活力空间。

 

面向八咏社区, 设置入口广场,下沉广场、屋顶坡道入口 ,引导社区居民进入邻里中心,功能上除了社区服务与治理空间外,设置了 八咏书房、社区美术馆、文创商店、非遗体验馆 等文化艺术交往空间,屋顶设置 屋顶农场、慢跑环道、运动场地 等全面激发社区活力,打造幸福共同体。

 

邻里中心遵循 介入重构、连接焕活 的开放性设计导则,注重城市空间渗透、城市街角空间打造、广场空间打造、庭院空间打造。


02.文化为魂丨循脉潜行,向史而新

 

八咏邻里中心——幸福共同体直面古子城丰富的历史积淀,我们抱持着 “循脉潜行,向史而新” 的传承态度,重点梳理了三条主线:回应与焕活历史保护建筑、非遗文化活化传承、风土人情植入社群活动。

 

我们没有采用提取古建筑符号植入邻里中心来回应周边的历史建筑,而是通过 空间行为与视线凝望 与古建筑发生交互与链接,如:在八咏书房的坡道上行走时,感受玻璃幕墙反射出对面的唐代城墙肌理,从而产生时空对话;从坡道上由西向东行走时,视线可远眺万佛塔进行古今对话;屋顶农场与天空篮球场上可俯视太平天国侍王府、三清宫等古子城风貌;红军医院链接内部庭院南北空间。


同时建筑的体量与材质上也做了精心的推敲与巧妙的设计,天际线设计上整体也呈现南低北高的态势,以上这些考虑使得邻里中心与古子城相互借景,相得益彰。

 

将红军医院改造成八咏咖啡馆和社区双创中心,将原基地内保留的酒坊巷195号、酒坊巷201号、酒坊巷223号进行改造并植入新功能, 实现老瓶装新酒 ,古今碰撞让邻里中心充满了历史文化的魅力与新生活力。

 

在非遗体验馆内,将非遗文化与社群活动结合起来,使文化活化得以传承。同时通过场景搭建让当地的风土人情植入百姓生活中,如下沉广场上的婺剧演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组织等。


03.人群为本丨匹配需求,营造场景

 

对八咏社区的 人群结构与需求进行调研分析 ,进行精准画像。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匹配设施功能,创新机制,营造场景。具体而言采用三种空间模块匹配功能需求:

1.邻里中心弹性模块(例如邻里功能单元、老幼单元、菜场单元等)

2.大空间模块单元(例如八咏书房、社区美术馆、非遗体验馆等)

3.特色展示模块(例如红军医院改造为零能耗双创体验馆等)

 

经过调研与走访,该社区人群年龄分布较为均衡, 一老一幼的需求 尤为突出。将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托育中心相邻相伴,设置于幸福共同体中,实现老幼相伴、其乐融融的场景。根据老幼一天中不同的需求,在邻里中心,通过空间、承载场景搭建得到了逐一实现。

 

我们理解场景是个 五维关系 的组合,即三维空间下人的关系与人的活动的总和,基于这一点认知,根据居民需求,我们实现了幸福共同体同一屋檐下万千场景的打造。

 

同一屋檐下各个不同场景的打造,既完美刻画了邻里中心的整体形象,又为社区居民创造了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生”融合的生活状态。


04.生态为源丨节能环保,健康舒适

 

在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下,中国也提出了 3060 的双碳目标,因此邻里中心的 节能环保 也是我们设计思考的重点之一。本案中,我们明确了两个目标: 一是将邻里中心打造为 净零碳 的园区,二是将红军医院打造为 零能耗 的建筑。

 

为了实现 净零碳园区 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具体的减少碳排与增加碳汇的举措。

 

为了实现 零能耗建筑 的目标,我们也提出了减少能耗与建筑产能的措施。


在这些举措与措施中,我们 既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也十分重视软技术、设计策略的运用, 尽最大可能的巧借自然界的声、光、热、风,从而 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同时我们以 “WELL BEING” 为设计理念,在重视节能环保的同时,更注重为社区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室外环境,实现两者之间的 动态平衡 ,并对建筑主动感知、主动调节,让建筑富有生命力。


05.运营为核丨以终为始,贯穿迭代

 

深挖居民需求,设计 更新迭代 。我们的邻里中心是从“1.0行政型空间”“2.0服务治理型空间”推演出的 “3.0人文艺术情感型空间” ,从注重社区群众的“参观感”和 “参与感”到 满足居民对邻里生活的 “参演感” ,从而让居民产生 “归属感”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社区及周边的人群结构及居民需求,结合物业可持续运营的要求,设置适宜比例的 “公益性”“惠民性”“经营性” 空间,并对三大空间进行精准的功能布置及业态选择。

 

巧用空间布局,塑造灵活运营。采用 “集中+分散”“围合+开放” 的空间布局,最大程度发挥建筑效能,形成 “弹性空间”+“复合空间”+“韧性空间” 的灵活性运营空间。同时以 业态叠合 的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不同人群流量相互导流与牵引,如书房+美术馆+生活方式,文创商店+非遗体验,菜场+食阁+屋顶农场,日间照料中心+托育中心,双创+咖啡店等。

 

自治结合数智 ,构建活力社区。最大限度发挥居民 主观能动性 ,鼓励运营自治,激发社群活动涌现,形成人人享有的活力社区。


06. 数字为网丨万物互联,赋能提效

 

多因一果,赋能设计。 利用数字化手段,对项目周边的地理信息、城市空间、气候环境、业态活动等数据归纳整合,系统分析,结合结果指导社区规划赋能设计。

 

精准匹配,高效运营。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对于城市的交通数据以及业态消费数据、热度分布等进行分析比较,提高空间利用率,指导业态运营,提升商业活力。

 

全域积分,共建共享。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社区积分公益性、惠民性、经营性多领域全流通,以积分体系实现社区的共建共享共治。

 

精准画像,千人千面。 通过社区大数据平台,对用户精准画像,可推测出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定向精准推送其感兴趣的活动、商业、娱乐,实现在社区 APP 应用的千人千面。



04.5W1H方法论

 

设计以5W1H方法论为工具从另一维度解析未来邻里中心的生成逻辑。


Who?

使用群体由社区居民扩展至艺术家、创业青年、游客等。

What?

空间类型由社区生活服务型与治理型空间向艺术型人文情感空间转型。

When?

邻里中心的运营时段由单功能空间的营业时间转变为7X24小时全天候。

Where?

将单一的功能性场地进行开放式设计,链接周边历史古迹与公共设施。

Why?

社区服务将基础的生活服务、社区治理提升,结合了文化体验与品质生活体验。

How?

以上信息在场景中汇聚,将社区邻里中心提升转变为同一屋檐下城市生活、文化聚落。



05.设计总结

 

袁书记说过: 未来社区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 ,而邻里中心作为社区一站式综合性生活服务与社区活动中心,我们将其视为一种介质,她将城市、文化、人群、生态、运营、数字等信息综合在一起,最终汇聚成一种 超越的力量 ,成为居民公共生活与活动的聚集地,即 实现美好生活的幸福综合体



06.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 平面图

 
 

? 立面图

 
 

? 剖面图



07.设计效果

 

西南方向城市鸟瞰图

 

西南方向社区鸟瞰图

 

东南方向社区鸟瞰图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