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 市民生活第八件事—去逛“口袋公园”
等三等
等三等 Lv.2
2024年05月27日 14:32:10
只看楼主

曾经是坑坑洼洼的闲置地、尴尬的角落和有点说不出味道的转角,甚至还有着违法建筑的脏、乱、差的地方,一到夏天,蚊蝇滋生,既影响观瞻,又严重扰民。 城市微更新使这些曾经让人很无奈的地方,华丽“变身”,成为人见人爱的“口袋公园”,目前上海已有300多个这样的绿色“口袋”,市民开门有了“第8件事

曾经是坑坑洼洼的闲置地、尴尬的角落和有点说不出味道的转角,甚至还有着违法建筑的脏、乱、差的地方,一到夏天,蚊蝇滋生,既影响观瞻,又严重扰民。


城市微更新使这些曾经让人很无奈的地方,华丽“变身”,成为人见人爱的“口袋公园”,目前上海已有300多个这样的绿色“口袋”,市民开门有了“第8件事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刘海粟美术馆东侧的清风园



   
   

   


1.再小的街口也可以坐坐


这个“口袋公园”够小,才150平方米。在浦东新区路口呈现带状布局的浦建路杨高路,设计中以耐候钢板为主要材料,结合路口的铜牛雕塑,勾勒出曼妙的框景;还通过枯木和小鸟雕塑等手法,与南侧双季花艺主题景点形成呼应,营造了花鸟春色的景观。迎春路合欢路原来的景观以草皮为主,微更新中通过枯山水和色叶乔木及景石形成组团式组景,在细节处理上用中式盆景和生态自然护坡形式来表现精致优雅的海派文化,展示园林景观的古典大气,与周边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气息形成一种互动和对话。结合定制雕塑以及乔木、观赏草、景石形成组团,展示了蚂蚁的爱心、团队合作与忠诚等特质。在大小不同的钢结构廊架中还布置多处休息坐凳,行人至此,可以静坐下来,感受城市的风景。这个“口袋公园”成为周边商业和住宅群中的“绿色驿站”。


   

   

建在刘海粟美术馆附近的清风园,是居民区和延安路高架间的“口袋公园”,梅、兰、竹、菊“四君子”植物以及入口大草坪上的艺术花墙金森女贞、舞春花、比格海棠、萼距花、金叶佛甲草等植物很有味道。利用硬质结构设置的休憩座椅,让市民走得进、坐得下,享受小憩的美好。



2.在家门口感受“古意”


商船会馆花园内的保护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上海现存最早的会馆。2020年,商船会馆花园进行改建过程中,会馆原有条石、遗址院墙的青砖等被修复保留,用于地砖和墙砖使用,留下历史记忆,体现了原汁原味的中式传统园林韵味。会馆花园棂星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元素,选用形态品质俱佳的清代金山石来修复。会馆花园棂星门布置于古建筑南侧中轴线上,寓意鲤鱼跳龙门,水运疏通顺达。整个口袋公园里满满的水榭、景亭、荷风池、假山跌水、月洞门等中式元素,园正门口还选用了造型罗汉松,契合商船会馆历史,很有厚重感,让人们在家门口享受到“古意”。


   
图片来源:上海黄浦    


周边市民说,以前想欣赏古典园林,还要去哪里合适,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天天可以享受这份“古韵”。



3.逛南京路未必到商场转悠


在石门一路和南京西路交叉路口西南角的同福花园,占地面积1745平方米,基地呈块状,是城市更新中的一份“硕果”。建成时间为2020年,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寸土寸金、寸绿寸银。


   

   
项目根据场地的现状、特征作功能设计和景观布局,通过绿化景观,将地块与周边的道路、历史建筑和商业休闲街相连接,建设高达5.5米的连续垂直绿墙,将地块内的地下变电站出入口进行隔离美化,与周边道路、历史建筑(同孚大楼、德义大楼)和商业休闲街交相辉映,凸显“口袋公园”的“点睛之义”。    


   

   

垂直绿墙的组合设计营造丰富的空间转换,形成内外双重空间,外部是以艺术化绿墙为背景的街角空间,内部则是淡雅精致的城市庭院。由于地下生长环境限制,庭院内以栽植小乔木、灌木、草花、观赏草等为主,通过精细化的养护手段,呈现出别致小巧的花境庭院。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中,运用虚实结合手法,采用特制格栅将各类箱体隐蔽于街心花园当中,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成为连接各个路口的生态节点。同福绿地系统、完整、和谐,为周边居民和往来行人提供了一个通行、休憩与休闲的公共场所,都说商场“大同小异”,还不如到同福绿地来逛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村庄“边角料”也将变成绿空间


G320国道作为金山朱泾“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分割南北交通要道,沿线公共绿地不足、景观面貌差、缺少市民活动空间都是群众关心的事。 金山区有关部门计划在G320国道朱泾镇区段(张泾河-斜塘港)建设“朱溪胜境”“灵雨花海”“泾水棹韵”三个口袋公园和若干个街心花园,把那些“边角料”的地块建成绿空间。


“朱溪胜境”,整体以“水”为元素,流线型道路铺装,曲线带状矮墙贯穿在绿化中,体现古镇水韵文化。建成后,将成为一处同时满足老年人休憩、幼童活动、青年交流的多功能公共场所。


   
效果图    


罗星南路—东风南路将新建一座占地面积6546平方米的“灵雨花海”。该处毗邻朱泾汽车站、东林寺、五福商业广场,人流密度大,因离东林寺较近,故以“荷花”为设计灵感,利用花形金属板设计成景墙、镂空景观廊架,其中内置灯光,使荷花与景观融合,灯光从镂空金属板射出,形成繁花似锦的场景。


“泾水棹韵”口袋公园把船子和尚《拨棹歌》诗集融入景观当中,以“拨棹歌”互动墙来展示船子和尚诗集,同时设计滑板场地、趣味攀岩墙等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户外运动场地,局部活动空间中融入党建文化,让学生与周边居民在景观中汲取红色力量,在互动中延续红色血脉,打造成一个“显文化、有温度、传精神”的“港湾”式“口袋”。



5.用绿意守候风貌街区的门口


上海历史街区之一的武夷路,从2017年开始进行城市更新,定位于定西路以东至延安西路口800米路段内,在武夷路靠近延安西路拐角处的路口,一度被违法建筑占据。建成 “口袋公园”后,从昭化路入口处沿塑胶步道进入,虽然2分钟便可穿行,但里面的环境设施布置得很完善,有绿化、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花坛等。这个“口袋公园”北侧是武夷路上的花园老别墅,南侧是昭化路的“街面”,每天,附近的居民和商务楼宇的白领们在此不期而遇,也许,这样的城市才有活力和温度。


   
   


城市更新不仅有宏大叙事,更多的则是由无数的微调整、微美化、微改造、微提升所组成的微更新,它是在渐近、细微、不动声色中改变着城市、改变着生活,让市民们切身感受到方便、愉悦和温暖。其中,“口袋公园”就是这种改变的一种体现吧!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