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坝体渗漏处置措施 D.1 上游坝坡防渗处理
D.1.1
对坝前水深较浅、粘性土料缺乏的土石坝,若上游坡相对平整和无明显障碍,可采用土工膜截渗,见图
D.1-1
。
D.1.2
若粘性土料充足可在上游坡抛粘土(袋)修筑前戗截渗,见图
D.1-2
。
D.2.1
对下游坡大面积散浸,但无脱坡或渗水变浑情况,在上游坡迅速做截渗有困难时,可在下游坡开挖导渗沟,铺设滤料、土工织物或透水软管等导渗排水。
D.2.2
土石坝下游坝坡导渗沟开挖高度,应达到或略高于渗水出逸点位置。开沟后若排水仍不显著,可增加竖沟或加开斜沟。施工时宜采用一次挖沟
2m~3m
后,即回填滤料,再施工邻近一段,直至形成连续导渗沟。“人”字形沟应用广泛,效果最好,“
Y”字形沟次之,排水纵沟应与附近原有排水沟渠连通。各导渗沟开沟形式见图D.2-1
。
D.2.3
导渗沟可采用沙石导渗沟、土工织物导渗沟、梢料导渗沟。导渗沟具体尺寸和间距宜根据渗水程度和土壤性质确定,一般沟深不小于
0.3m
,底宽不小于
0.2m
,竖沟间距
4~8m
。
D.2.4
砂石导渗沟内按滤层要求分层填筑粗砂、小石子、大石子,小石子的粒径为
0.5cm~2.0cm
,大石子直径
4cm~10cm
,滤料填筑下细上粗、两侧细中间粗、上下分层排列、两侧分层包住,每层厚大于
15cm
。
D.2.5
土工织物导渗沟内应选择符合滤层要求的土工织物,沟内应填满粗砂、石子、砖渣等一般透水料。土工织物长度尺寸不足时,可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
20cm
。
D.2.6
紧急情况下,也可用土工织物包梢料捆成枕放在沟内,其上应铺盖土料保护层。透水软管导渗沟内铺设渗水软管,渗水软管四周应充填粗砂。
D.2.7
导渗沟内透水料铺好后,宜在其上铺盖草袋、席片或麦秸、稻草,并压上土袋、块石。
D.3.1
若坝体透水性较强,下游坡土体过于松软;或坝体断面小,经开挖试验,采用导渗沟有困难,且滤料丰富,可采用滤层导渗法抢护,下游坡滤层导渗法见图
D.3-1
。
图 D.3-1 下游坡滤层导渗法 |
D.4.1
此法适用于坝体断面单薄、渗水严重,滩地狭窄,背水坝坡较陡或背河坝脚有潭坑、池塘的坝体。当下游坡发生严重渗水时,修筑砂土透水后戗或梢土后戗,见图
D.4-1
。
图 D.4-1 下游坡透水后戗 |
D.4.2
砂土后戗采用比坝体透水性大的砂土填筑,并分层夯实。一般高出浸润线出逸点
0.5m~1.0m
,顶宽
2m~4m
,戗坡
1:3~1:5
,长度超过渗水坝体两端至少
3m
。砂土缺乏时,可用梢土代替沙砾,筑成梢土压浸平台。梢土压渗平台厚度为
l.0 m~1.5m
。贴坡段及水平段梢料均为三层,中间层粗,上、下两层细。
D.5.1
跌窝形成的可能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坝体或基础内有空洞,如獾、狐、鼠、蚁等害坝动物洞穴,树根、历史抢险遗留的梢料、木材等植物腐烂洞穴等。二是坝体质量差。筑坝施工过程中,清基处理不彻底,分段接头部位处理不当,土块架空、回填碾压不实,坝体填筑料混杂,穿坝建筑物破坏或土石结合部渗水。三是由渗透破坏引起。大坝渗水、管涌、接触冲刷、漏洞等险情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坝体内部淘刷,随着渗透破坏的发展扩大,发生土体塌陷导致跌窝。
D.5.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翻挖,分层填土夯实的办法作彻底处理;如跌窝伴随渗透破坏(渗水、管涌、漏洞等),可采用填筑反滤导渗材料的办法处理;若跌窝伴随滑坡,应按照抢护滑坡的方法进行处理;若跌窝在水下较深时,可采取临时性填土措施处理。跌窝抢险方法及适应性见表
D.5-1
。
先将坑内松土翻出,分层填土夯实,直到填满。如跌窝出现在水下且水不太深时,可修土袋围堰或桩柳围堰,将水抽干后,再行翻筑。如位于坝顶或临水坡,宜用防渗性能不小于原坝土的土料,以利防渗;如位于下游坡,宜用透水性能不小于原坝土的土料,以利排水。翻填夯实跌窝示意图见图
D.5-1
。
当跌窝出现在水下时,可用草袋、麻袋或土工编织袋装粘性土或其它不透水材料直接在水下填实,待全部填满后再抛粘性土、散土加以封堵和帮宽,见图
D.5-2
。要封堵严密,使水无法在跌窝处形成渗水通道。
当跌窝发生在大坝下游坡,伴随发生渗水或漏洞险情时,除尽快对大坝上游坡渗漏通道进行截堵外,对不宜直接翻筑的背水跌窝,可采用填筑滤料法抢护,填筑滤料法抢护跌窝示意图见图
D.5-3
。先清除跌窝内松土或湿软土,然后用粗砂填实,如涌水水势严重,按背水导渗要求,加填石子、块石、砖块、梢料等透水材料,以消杀水势,再予填实。待跌窝填满后,可按砂石滤层铺设方法抢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