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纤维毯技术背景 随着公路建设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公路建设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公路建设的主题。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低碳环保的绿色公路是建设品质公路的必然趋势。
随着公路建设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公路建设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公路建设的主题。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低碳环保的绿色公路是建设品质公路的必然趋势。
目前,植草防护和拱形骨架防护是我国公路边坡防护较为常见的形式。植草防护,环保、造价低,经济性好,但对于高填路段,雨水冲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防护效果不佳。拱形骨架防护,防护效果好,排水顺畅,也有较多的施工经验,但是圬工工程量较大,施工放样也较麻烦。
结合公路防护特点、现有工程技术以及绿色公路理念,一种新的防护形式因其良好的防护效果、环保低碳的防护理念受到了公路行业的关注,即植物纤维毯防护。公路边坡设置植物纤维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打造绿色减碳生态长廊,不仅外形美观,防护效果和拱形骨架防护相当,更是在低碳环保方面拥有独特优势,犹如为公路穿上了绿色防护衣。
植物纤维毯是一项生态边坡防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主要利用稻、麦等秸秆或大麻、椰壳纤维、杂草等作为基底机械加工形成毯状纤维网,用于控制坡面侵蚀并恢复植被。植物纤维毯铺设于土壤表面,不仅发挥保水、保温、保种、抗冲刷、固土等作用,同时帮助植物快速发芽成长,形成植物群落,起到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的效果。最终植物纤维毯完全降解为养料进入土壤环境,是一种造价低、施工快、效果好、纯生态的环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公路边坡防护、河道治理、矿区修复和沙漠复垦等方面。
植物纤维毯按照结构可分为无种子植物纤维毯和有种子植物纤维毯,结构分别见下图。
植物纤维毯防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植物纤维毯防护期、设定植物群落防护期、稳定植物群落防护期。
植物纤维毯防护期,时间2个月内,植物纤维毯铺设完成后就可以起到抗土壤侵蚀、抑制扬尘、保水保墒的作用。设定植物群落防护期,时间2个月-1年,植物纤维毯保温保水,可以帮助植物种子快速发芽生长,通过植物起到防护和修复作用。稳定植物群落防护期,时间1年以后,植物生长一年至多年以后,植物纤维毯完全降解为养分进入土壤,灌木生长成熟后起到护坡及生态修复的作用,种植和原生草本植物与灌木形成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达到长期防护和修复效果。
图4 植物纤维毯铺设
生态护坡植物选用方面,
针对不同的气候、地理位置和工程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纤维毯,在植物起到防护效果的同时,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比如山东半岛地区,选用超过20种植物种子配种方案,适应不同边坡条件、不同施工季节的防护工程。总体遵循的原则如下表所示:
|
|
|
|
适应当地气候,易成活,抗旱性强,耐瘠薄、耐粗放管理。
|
|
生长周期短:生长快速,快速起到防护和绿化效果。生命周期长:多年生,持续起到防护和绿化作用。
|
空间结构: 植物根叶层次结构合理,深、潜根系搭配。时间结构:冷、暖季型植物搭配使用,长、短生长周期搭配使用。
|
边坡养护管理方面,
保证灌溉水量,2-3月内蹲苗,定期补肥、除虫,清除边坡杂草。后期对缺失、损毁部分进行修复,冬季期间可割除枯花,并进行逐年效果跟踪。
某高速公路项目应用植物纤维毯防护减碳检测报告显示, 植物纤维毯每平米产品一年碳足迹数值为4.61kg CO 2 e。 通过施工材料和工艺创新,采用植物纤维毯护坡替代预制拱形骨架护坡,一年内实现碳足迹减少9.10kgCO 2 e/m 2 ,减量百分比66.37%。检测数据说明,植物纤维毯在低碳减排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1.植物纤维毯防护技术可明显缩短工期。
该技术在平整坡面(刷坡)结束后,通过简单的坡面清理、施肥、撒种,就可以铺设植物纤维毯。而采用圬工防护,不论是预制还是现浇,施工工序都较为复杂,混凝土质量大,运输效率低,铺设速度也较慢。另外,该技术可在不增加大型机械和额外投入情况下实现全线同时施工,从而大幅缩短工期,具备其他任何防护技术无法比拟的效率优势。
2.植物纤维毯防护技术可大幅降低造价。
拱形防护技术所需的水泥原材料成本较高,现场搬运工作量大,施工复杂,消耗人工成本较高。植物纤维毯所需综合原材料成本低,施工简单,可大幅节约造价成本。
3. 植物纤维毯防护技术 整体防护效果好。 植物冠层、根、茎能够截留降雨、降低径流速度、增加地表粗糙度等,因此 植物对控制土壤侵蚀过程往往非常有用。然而植被对土壤侵蚀的有效控制,建立在植被恢复一段时间后,在地表挖掘裸露、播种之后至植被恢复前这段时间,土壤容易发生剧烈侵蚀,植物不能够起到有效的保土效果,纤维毯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则可以在该时段提供及时的防护,减弱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持续维持坡面稳定。
植物纤维毯的铺设可有效阻挡雨滴击溅、减缓径流,保护裸露种子,同时发挥平稳表土温度变化并保持水分的作用,为种子萌发和植被生长创造适宜的微生态环境,保证植被顺利恢复,比植草防护效果好。
并且,经过一定时间,纤维毯发生降解,可有效增强土壤肥力,从而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经分解后的纤维毯残体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动增强,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研究表明,覆盖植物纤维毯后,土壤的理化性质也向有利于成土作用的方向发展,土壤孔隙度明显增大,饱和渗透率显著提高,促进了成土过程。良好的土壤环境将提高植物成活率和覆盖率,以实现道路早期绿化,保水保土的目的。
该技术考虑项目所在地地域特色,综合采用土质改良及再造技术、群落配伍及建植技术、生态系统重建及循环,开展生态大循环圈层的构建。以本地植物为调色板进行适当配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化模式,恢复、重建受人类活动破坏或干扰的植被生态系统,通过特定的物种搭配,使人工建植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和物种结构,恢复当地植物群落的生态环境。
该技术在砂质土、粉砂土、黏质土、壤土、荒漠、盐碱等地质均可以使用。目前 山东 、内蒙古、河北、 新疆、 宁夏 等地 已经应用该技术,已经使用的项目有京沪高速改扩建、京港澳高速、内蒙古准兴高速、董梁高速新宁段(风化砂路堑)、新疆阿乌高速(克拉美丽服务区)等十几个,该防护形式也可以用于南方地区。植物纤维毯在防护高度为3米~7米的填挖方路段,防护效益尤为明显;在一些高填方路段也有较好的应用。济青高速、新宁高速、青兰高速莱泰段、济高高速、济南大东环均有填方高度超过7米的段落,使用植物纤维毯技术防护,前期水土保持效果良好,后期植物生长茂盛、边坡稳定。
图 9 防护效果图
目前,该植物纤维毯技术已录入中国公路学会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材料和设(装)备领域成果名录,已申报国家专利32项。根据
各地项目反馈情况,植物纤维毯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在推进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评价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植物纤维毯防护无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创新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