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亚洲城市自己的建筑语言
相逢即是缘分
2024年01月02日 14:04:49
只看楼主

" 探讨亚洲城市自己的建筑语言 HAS design and research建筑事务所由Jenchieh Hung(洪人杰)与Kulthida Songkittipakdee创立。      


"

探讨亚洲城市自己的建筑语言


HAS design and research建筑事务所由Jenchieh Hung(洪人杰)与Kulthida Songkittipakdee创立。      

     
通过 "设计+研究" 并行的方式, 探讨亚洲自身的建筑语言 ,擅长将材料与地域的敏感性结合在空间氛围中,揉合建筑与文化的边界,并创造具有精神性场所。      

     

     

     
在当今的建筑时代中,每天总是能看到学生或是建筑从业者在用 “望远镜” 观看 西方建筑。      

     
但将这些成熟、吸引眼球的西方建筑复制在我们的城市里,却 无法融入我们的生活      

     
     

     
HAS 更喜欢用 “显微镜” 来观察自己所生活的亚洲城市,尤其是火车铁道市场、河道上移动商业船只等 仅存在于亚洲城市的景象      

     
它们的美来自于 内在空间关系 建造这些构筑物的就是没接受过建筑教育的当地居民,但最终呈现的 临时性构造物却与周围环境紧密连成一体。      

     
而这种典型在城市之中,透过时间与使用者而发生变化的空间,就像人们如何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中,重新建构出一种新自然性,HAS建筑事务所称之为 即兴建筑 人造自然 、变色龙建筑      

     
01 . 即兴建筑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02. 人造自然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03 . 变色龙建筑      
本查基蒂雨林观景台      
04 .结语      


01

即兴建筑


即兴建筑,即人们在一个架构中如何试着利用生活器具扩张自己的生活空间。


就像是常规的棚户,都是用钢管构建 的,形态非常松散,没有任何准则,完全取决于使用者在一个架构里面想要怎样去扩张自己的生活空间。


                                                                         

(1)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

佩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隐藏在曼谷市郊的住宅区中。

该处作为泰国 传统的 品房 ,兴建于 60 70 年代,街道 充斥着 对欧式建筑的粗糙仿制

,在这个村庄中当地居民 展现不同于常态住宅单元的生活型态。

他们 建围 取得更大车库面积、加盖屋顶获得更多的储藏空间,甚至利用盆栽侵占道路以满足小花园的愿望。

这些 即兴 而不失和谐 的构筑物,随着 住户们的需求 生长,共同组成城市热闹而独特的景象。


事实上,泰国曾是东南亚最大的金属生产国,钢管或铁棒在泰国是最常见的材料。 这些钢管最迷人之处在于那优美的曲线和管子中空的轻盈体态。

但这些材料却被使用在广告招牌、阳台铁窗、围篱雨遮等处, 失去它的本质特性,未能将之在设计 领域有效利用。


HAS与泰国著名钢管生产家Pacific Pipe联手,将钢管作为单元砖块,打造数个高度和宽度接近4米的“钢管砖”。


将每一根钢管对切后再用于单元两面,从而将 5 个相异直径的管材整合在同一个单元,以旋转和镜面反射方式 创造出多样化的组合效果 ,并 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有利于环保。


围篱立面的开口密度就是一种 自定义的 即兴 处理, 考量了使用者自身对遮阳、采光与通风的需求度设置开口密度,形成疏密有致的形态, 带给建筑呼吸感,并营造家园空间的微气候。

在入口空 间,这些独特的钢管砖围塑出 宁静的半开放空间 ,蜿蜒石路有 如传统泰式巷弄 中的曲径通幽。


钢管幕墙大小不一的“孔洞”引进自然风,身处此处就能感受到微风轻拂,结合泰国当地树种,创造出 非日常性的到达体验


 

一层空间未安装任何空调系统,设计以孔洞连接前庭与后院,并 引入泰式街道巷弄常见的穿堂风, 作为一种亲近自然的新生活方式。


二层空间 则暴露原柱梁结构,并体现斜屋顶那高宽比差异较大的尺度感, 以对比一层紧凑二层松散的 所氛围



提卡森艺术家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创作艺术的工作空间,更是一个 结合生活、起居、餐饮功能的住宅。

它的形式打破常规传统商品房应有的命运, 透过泰国本地常见的工业化材料 重新塑造出一种结合地域、气候、 邻里的新建筑型态



02

人造自然

人造自然,即人们在混凝土城市里如何争取更多的自然、生活与开放空间。

譬如在亚洲城市里,中央商务区都是由玻璃幕墙混凝土建筑组成的,但是在这些建筑之间会产生很多移动摊贩的加建。

人们透过不确定物件像是盆栽、废弃木料、放置室外的小狗与猫来 展示空间的自然性

                                   

泰国MoMA现代铝博物馆

泰国  MoMA 现代铝博物馆项目源自一群具有抱负的业主,意在 恢复铝材对于泰国的重要性。


20 世纪末期,泰国曾是 东南亚最大的铝材生产国。 其丰富且多元化的铝材产量不仅能满足本土市场的需求,还会 出口到 海外。

然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令泰国铝业低价向国内五金市场出售铝材。 继而形成了如今的曼谷街景—— 杂乱无章的广告标志、阳台围栏与底层扩建。


MoMA正是诞生于这样的环境。其地处 曼谷边缘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区 ,道路两旁有大量的广告招牌、购物促销、房地产和商业展示海报。

MoMA 的设计过程正是 始于对街道上常见铝制标牌的研究 ,继而选择将常见的 工业材料铝作为 串联整座建筑的元素

该条道路也是通往曼谷唯一岛屿 Ko Kret 的主要通道。十多年前,萤火虫就在 Ko Kret 岛上栖息,使其成为曼谷人的天然休闲场所。

建筑师 不仅希望将 MoMA 打造成一个公共空间,其还能成为忙碌 都市人的一个度假胜地


建筑设计将 Ko Kret岛的 自然景观一直延伸到项目基地

白天, MoMA 随风摇曳的 悬垂元素使其有如一朵朦胧的蒲公英 ,为繁忙的 Ratchaphruek 道路带去柔软与轻盈;


而夜幕降临,建筑物消失了,只剩下铝型材末端的灯。

当轮廓在风中摇曳时,看起来就 像萤火虫在天空中飞翔 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感觉 ,为高度商业化的 Ratchaphruek 道路增添一份宁静而自然的感觉。



MoMA 在将铝条作为展示元素的同时,还在建筑物、室内、景观、灯光和家具中将其延续, 打造内外整体感


建筑师 还在铝条上设置了LED灯带,从前侧立面一直延伸到两侧的立面,再直接穿过西侧的“隧道”空间。

“孔洞” 创造了独特的到达体验 ,过滤环境噪音并缓解烦躁的情绪,将来访者引导到安静的展览场所。

立面上的铝条不光可以提供多样的照明功能,其还能 为室内遮挡过多的阳光 ,以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

而屋顶花园则有如一座漂浮岛屿,遍植季节性植物, 为萤火虫创造一个城市生态场所。

即便MoMA仅是城市中的一个建筑体,但透过开发与研究铝构件断面,从而 打造出特殊的建筑肌理感 ,替充斥着钢筋水泥的泰国城市, 重新找到另种新地域性



03

变色龙建筑


变色龙建筑,即城市中的建筑为了对应不同功能,演化出多种样貌。


就像是我们常见的市集空间,早上是邻里菜市场、晚上就变成了创意夜市,就像变色龙一样适应使用族群与 城市时间轴的转变。


本查基蒂雨林观景台  

项目隐藏于曼谷市中心的班嘉琦缇森林公园。

它以生态湿地、自然森林、复育动植物栖息地的方式,给予曼谷更广阔的 绿色开放空间 ,并 提供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班嘉琦缇雨林   观景台   是一个 建筑宣言 ,它   以创造更多的自然环境为目标   ,表达曼谷人对于绿色空间的诉求。  

班嘉琦缇雨林观景台从地面向上抬升,周围被大量的湿地与树丛包围, 水面反射让建筑与自然合而为一

其自然生态结合花鸟虫鸣, 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美好   HAS   延续班嘉琦缇森林公园的自然印象,将班嘉琦缇雨林观景台 视为赠予曼谷市民的礼物

因此设计并非创造一个常规的构筑物,而是 把建筑视为森林景观 的一部分 ,透过不同颗粒颜色的立面板块, 让建筑和自然一样充满生命力

 
班嘉琦缇雨林观景台 受场地启发 ,建筑被大量的叶子覆盖,它有如一个漂浮般的湿地小岛,同时也 提供参访者与动植物一个共同栖息之所

 
其微微起伏的外观,不仅可引导参访者至观景台上层眺望公园景观,下层的休憩空间还 结合水雾系统,模拟湿地生态环境 ,提供市民放空、瑜伽、冥想等活动。  
 

在白天,班嘉琦缇雨林观景台有如公园中的变色龙,近一百多块的板子结合四种不同颜色的环保涂料,与 环境达成一个完美的平衡关系

到了夜晚,板子后面的   LED   灯条提供多样照明意境, 让建筑消隐在自然场域中  
建筑在特定场合它 也可以是自然,更可以是自然生命 ,有毛孔会呼吸,也会进行新陈代谢,替人们与城市带来崭新可能。


HAS   相信班嘉琦缇雨林观景台不仅只是个服务设施,它 更释放出一处汇聚民众、陶冶人心,且兼具教育交流的空间,从而展现曼谷在未来对于环境的重视与关怀。

  结语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也在 中国 完成了一系列不同尺度的项目类型,包括 林中空地复合书店、天院、水雾冥想中心、琴亭 等等。
  琴亭  

水雾冥想中心

▲Casa de Zanotta美术馆

亚洲建筑跟西方的建筑完全不同 。亚洲建筑历史与形式受到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的影响,相对来说更 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到了现代,亚洲建筑基本上沿袭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理念和技术。  

HAS希望通过对 亚洲城市自主性的发展 对自然与“人造自然”的现象进行归纳研究,形成仅属于“我们”的设计方法。

无论在材料、构造,还是在环境对应方面,亚洲建筑师掌握的关键词与欧美建筑师是不同的,这是 亚洲建筑逐渐摆脱欧美建筑教育控制发展出的一条新的脉络。

亚洲建筑应该站在欧美建筑的肩膀上,重新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现代性定义。

加倍努力
2024年01月02日 16:40:06
3楼

看到了探讨亚洲城市自己的建筑语言,多谢了。

回复
放水发电
2024年01月03日 08:51:15
4楼

这份资料不错,支持与鼓励多上传分享给大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