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建筑的色彩文化——以苏州地区为例
马铃薯先生
2023年09月05日 10:00:06
只看楼主

    浅谈中国古典建筑的色彩文化


   



浅谈中国古典建筑的色彩文化

——以苏州地区为例


较于西方着眼于本体的石制建筑而言,中国古典建筑更注重于精神的传递,因此素以色彩丰富、对比强烈见称。同时中国古典建筑本身独特的材料使用,构造方式以及空间造型,又为色彩发展提供了载体,从而形成了世界建筑史上最丰富的色彩文化。

起初建筑物的颜色取决于材料本身。除了木构框架外,中国古典建筑还以砖瓦、石头、金属等材料并举,构筑屋面、搭建墙身、铺以地面,最终以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呈现于时代的每一个角落。

但仅以材料本身的色彩,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精神的追求,而木质材料本身,也需要一层防护,来弥补其易受潮受腐的缺陷。于是涂料的使用既满足了自由设色的文化需求又达成了防潮防腐的实用要求,从而有力的促进中国古典建筑色彩文化的发展。雕梁画栋的殿堂、五彩偏装的彩画,色彩的应用盛极一时。


   

虎丘塔内部涂料

   

北寺塔观音殿彩画

   



同时,色彩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能脱离文化本身。一方面中国古代是一个皇权社会。受风水和五行学说的影响,金为白,木为青,水为黑,火为红,土为黄,土为中心,黄色也就象征了权力,色彩被赋予了阶级属性;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也是一个礼制社会,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色彩作为装饰的一种形式,人们赞美其丰富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有力的约束着其对人与自然的影响,色彩被限定了发展边界。但也正因为有了规则的约束,文化才能更具有认同感,色彩的表达才能更深入人心。



   

天坛祈年殿(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无不彰显着皇权与阶级)

   



每一段文化的发展都会经历由简入繁再回归的过程。中国古典建筑的色彩文化,辐射在苏州这片土地后,抛开了浓墨重彩的形式,更早的进入了回归自然的过程。“粉墙黛瓦”已经成为了苏州多年以来不变的名片。

苏州古典建筑的“黑白”文化体系,一方面由于江南地理环境的客观选择,建筑以白灰抹面,黑瓦铸顶,临水而居,因地制宜,从而展现江南水乡的气韵。墙面上纸筋白石灰的抹面,或是为了降低成本、或是为了满足功能的需要,部分墙体也呈现灰或黑色。正如《苏州平江府志》所载“涂白垩以防潮,非为费材而饰也”,注重实用价值的生态选择,成为苏州建筑色彩的决定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是以文人为主的有闲阶级带来的主观影响。北宋南迁,促进了南北方的文化交融,权力的转移,也加深了色彩阶级属性的影响,使苏州地区其他色彩的使用开始逐渐淡化。到了明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跃升,江南地区又汇聚着主动或被动离开权力中心的文人志士,经济的繁荣发展促使人们追求精神的享受,但政治与阶级的限制又限定了色彩的选择,于是性格内敛、品格清高的文人以最朴素的黑与白,形成了“阴阳成彩”的建筑配色体系。历史条件下的艺术选择,成为苏州建筑色彩的另一决定因素。



   

江帆楼阁图(唐)

   

高士图 (五代)

   

姑苏繁华图局部(清)

   



苏州古城内的建筑,多以民居为代表,粉墙黛瓦的基本布局下,点缀着红褐色的木质构建,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呈现出一种静态美,带来心灵的平静,形成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水墨画。也正是这样的色彩文化氛围,苏州的人与物,自古以来,便多上一缕优雅、脱俗的灵气。



   

山塘一角

   

平江一角

   



在民居的基础上,苏州的私家园林,更是造园者用实物画的一幅写意山水画。以园林建筑本身的黑与白和木构、家具的红褐色为背景,表现出造园者追求内心平静和高雅的基本基调。又以作者个人的艺术修养下笔,用富于变化的铺地形式和青灰色湖石假山的“瘦、皱、漏、透”,绘出画卷的主体框架。最后栽培和布置大片的绿植,让自然执笔,植物枝叶本身不同的形态,四季轮换带来的色彩变化,犹如山水画中的不同笔触,虚实相交,生动活泼。漫步其中,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那蓦然回首的惊鸿一瞥,正是造园者清高、脱俗的精神追求。



   

耦园

   

拙政园

   



中国古典建筑,或是青锁丹楹,或是粉墙黛瓦;或是中庭彤采,或是素面白玉;或是绚丽,或是纯净。色彩是最直接的意向表达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时代与地域特征,给人以精神或情绪上的感染。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